叶剑英80大寿开国功勋纷纷前来,粟裕迟到被邓小平说笑:你别进了
叶剑英80大寿开国功勋纷纷前来,粟裕迟到被邓小平说笑:你别进了
1977年,叶剑英80岁生辰的时候,原本叶家人想要为叶剑英操办寿宴好好地庆祝一下。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叶剑英向来简朴,越是干脆地叫停了家人们的筹办。然而虽然叶剑英老先生自己对于筵席、聚会没兴趣,生日当天却还是有诸多开国功勋们光顾门楣。彼时的新中国刚刚走出十年动荡走上新发展道路,邓老也到场探望叶剑英。
叶剑英和我党渊源深长。1927年蒋党领导下的白色恐怖越发残酷,对共产党的搜捕和肃清已经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日本人从东北入今建立伪满洲,在我国土地上胡作非为,内忧外患之下,我党的压力空前巨大。然而革命并非一个党派、或是一个人的战斗,在蒋党肆意妄为的同时,国民党内部的有志之士们也私下纠集,反对蒋党的残暴行径。
而这其中就有叶剑英的名字。国难当头,原本应该共同抵御外敌的国人们却自行分裂,人民群众不但要忍受派系之争的压迫,还要忍受日寇们惨无人道的迫害。叶剑英实在是看不下去蒋党一力挑起的“民怨”,1927年备受国民党信任、时任高级将领的叶剑英秘密加入共产党,义正辞严地站在“反蒋”的一边,喊出了“我是无论如何都不站在他那一边”的话。
而也正是在叶剑英的帮助之下, 才有了叶挺和贺龙在1927年8月1日发动的南昌起义。如果不是叶剑英关键时刻站在了真正的革命的一方,还不知道当年的赤地千里的局面还要拖延到什么时候才能被解决。南昌起义同年,加入共产党的叶剑英在我党指示下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一时之间烽火四起,民主革命的火光星星燎原。
大张旗鼓支持共产党工作的叶剑英自然是不为蒋党所容忍,于是官居高位的他最终解甲归田,在我党安排下前往苏联进行学习深造,直到1931年才回国继续参加革命工作。叶剑英的“弃暗投明”从他小时候的诗作中就能窥得一斑。“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如何“大同”,那么自然是站在错误犯得少、且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边肝胆涂地。
叶剑英一直是一号豪杰人物。1922年孙中山先生广东蒙难50天,彼时陈炯明意图篡谋革命政权发动武装政变,叶剑英毅然奔赴北伐军回粤戡乱,粉碎陈炯明的狼子野心。而在叶剑英苏联归国之后,他也是第一时间参加苏区反围剿战争,并在1935年对乱党人士张国焘进行肃清。
张国焘公然篡改中央行动纲领,改北攻为南下,并要求“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害群之马之姿已经展露无遗。好在叶剑英第一时间截获电报,冒死出逃后将电报亲自交付给教员,才有了后面的军委纵队和红一、三军团的汇合。叶剑英是坚定的教员拥护人士,他本人殚精竭力惟愿走在“大同”道路上,而彼时的中华大地放眼望去,没有人比教员更能体恤民生疾苦。
新中国成立之后,华夏大地迎来了焕然一新的新面貌,然而短短十数年过去,中央已经是混乱骤起。教员苦思七天七夜,于是有了十年动荡。起初这部无非是一次党内清查,却不想被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利用,迎来了党内攻讦、民生混乱的十年时光。教员逝世后“四人帮”似乎预料到自己时日所剩无几,抓紧脚步继续篡党夺权,叶剑英再次选择站到风口浪尖上。
叶剑英很明确地表示:“‘四人帮’不亡,新中国难立”,叶剑英本身就是战火中走出来的豪杰,于是他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打倒“四人帮”的担子,协助华国锋一起粉碎“四人帮”野望,并且助力邓小平邓老返回中央执掌大权。混乱的时日才算是慢慢画上了句号。
所以也无怪乎在叶剑英80诞辰的时候,邓小平邓老会亲自到叶剑英家中造访,实在是这位老伙计对中国、对他本人的意义都不言而喻。生日当天,粟裕迟到了好一会儿。邓小平见到粟裕后就开始调笑:“别让他进来了,这哪儿还坐得下”,屋中众人皆哈哈大笑。这群革命老先辈们的感情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