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定过的铁案,全部被乾隆平了反,为何乾隆大伯除外?

  乾隆皇帝在清朝的十个皇帝中,应该说是最有个性的一个。虽然说乾隆这辈子当的皇帝时间最久,干的事情也是最多,但是总结起来其实其实就是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就是超过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第二件事情就是纠结自己的臣子爱不爱自己。(其实这个事情说到底,还是想要超过自己的父亲和祖父)

  

  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比父亲和祖父要强,乾隆的十全武功,以及编修《四库全书》都超越了他们。因此在心理上,乾隆感觉自己要比父亲和祖父要强。既然自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前辈,那么前者所留下的东西自己也要推翻。这也是为啥乾隆为啥会反对《大义觉迷录》的出版,以及推翻雍正很多政策的原因之一。

  

  乾隆四十三年,应该说是乾隆要推翻他之前所有皇帝权威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下旨给钉在耻辱柱上的多尔衮和多铎平反,给了他们铁帽子王的追封。不仅如此,乾隆还把当初和他爹抢夺皇位的八皇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平反,下令“仍当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两人子孙,当一并叙入”。甚至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乾隆还将当年被他老爸定过铁案,永不复用的人全部都平了反,那么乾隆为何会如此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乾隆和雍正最不一样的地方是,雍正作为清朝的帝王,其实是真的想把国家治理好。雍正非常痛恶官员的腐败,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反腐之后,雍正发现,所谓的反腐根本就没有办法杜绝。毕竟,在那个年代,君主制的本质,就是集权制,而绝对的权力的体制就是滋养腐败的温床。要彻底的反腐,就要毁灭自己。但是雍正不想就此放弃,于是他提出了养廉银的策略。这算得上是雍正对于防腐做出的最为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反观乾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乾隆到了后期是对国家腐败问题彻底的放弃,甚至还责怪这群贪污的大臣没有分给自己。

  在乾隆时期,朝廷对新疆和西藏用兵,每年的军费开支巨大,为了缓解内外朝廷的矛盾,乾隆只能加强对宗亲的团结以及和官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才会彻底的将自己父亲严格治理的策略全盘否定。

  但是唯有一人,乾隆却没有为其平反,那就是康熙被圈禁于宗人府达26年的皇长子胤褆。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将做了33年太子的胤礽废黜,并将其关押。

  

  天子的废除,让康熙的长子胤褆感觉有了能继承大统的机会。为了能在康熙面前表现自己的忠心,他主动上表给康熙奏明“如诛允礽,不必出皇父手”。康熙一看到这样的内容,立即龙颜大怒。心想为了皇位连自己的亲兄弟你都要赶尽杀绝,那么为了争夺这个位子,恐怕要杀我的时候你小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就在此时皇三子胤祉揭发了其“魇镇太子及诸皇子”的罪行,康熙皇帝更加确定了这个长子的狼子野心,于是就将其割去爵位,囚禁在宗人府。

  而乾隆没有平反此人,或许也是因为这个胤褆做的太过分,因此哪怕是逆反心理如此重的乾隆,也不好替他平反的原因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