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为何在女性中更为多见?怎样进行饮食调理?
#春季话养生#
胆石症,普通百姓俗称胆结石,是胆囊及胆管等胆道系统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3种主要类型。近年来,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胆石症的发病率,接近10%,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胆石症患者,而且,育龄妇女与同年龄段的男性相比,胆石症的发病率之比,约为3比1,到70岁以后,这种性别差异,会变为2比1。胆石症,为何如此多见?需要做手术吗?怎样进行饮食调理呢?咱们现在就来解释要点。
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元素过度饱和,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成核,发生沉淀,形成固定结晶,结晶体再不断聚集融合,就会诱发胆石症。在这个过程中,胆囊排空功能受损,是促进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胆石症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肥胖、缺乏身体活动、饮食不规律、膳食结构不合理等,都是诱发胆石症的相关因素。
育龄女性为何是胆石症的高发人群呢?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普遍缺少身体活动,胆囊肌肉的收缩力因此而下降,胆汁排空延迟。而且,雌激素水平,会影响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造成非结合状态的胆红素水平增主,雌激素也会影响胆囊排空,这些因素,会促进胆石症的发生。此外,妊娠会引起胆道功能紊乱及胆固醇水平升高,也是导致胆石症的诱因。
从生活因素来看,饮食习惯改变,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而且,体力活动减少,发生超重及肥胖的比率,不断上升,尤其是育龄女性,更易发生腹型肥胖,而腰围的增粗,会造成胃肠蠕动受限,影响胆汁排泄和胆汁酸重吸收,形成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衡,促使胆固醇沉积,诱发胆石夹在。此外,较多育龄女性,因为减肥措施不当,限制正餐,甚至不吃早餐,导致胆汁浓度上升,也是诱发胆石症的相关因素。
胆石症的表现,主要是轻微的上腹闷胀或隐痛,这种症状,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是,80%以上的胆石症患者,平时并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才偶尔发现胆石症。胆石症,可以根据成分的差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发生在胆囊的结石,多数是胆固醇结石,这类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或改变体位的时候,引起或加重胆绞痛。发生在胆总管的胆石症,多数是胆色素结石,典型表现是夏柯氏3联征,出现腹痛、高热或寒战、黄疸。肝内胆管结石,多数是混合型结石,较少发生胆绞痛或黄疸症状。
胆囊结石,可能会发生胆囊管的结石嵌顿,导致胆囊扩张,激活内脏感觉神经,引起胆绞痛,典型的表现,是右上腹部疼痛及急剧加重,持续30分钟至6小时,疼痛可以放射到右侧肩胛,并且伴随恶心和呕吐,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急性胆囊炎,需要及时就医处置。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结石的手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发现95%以上的直径超过1厘米的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则需要借助CT检查、超声内镜检查、磁共振检查。
胆石症的治疗,主要有4类方法,第1类,是药物,主要使用熊去氧胆酸。第2类,是保胆取石手术。第3类,是外体碎石法。第4类,是胆囊切除术。因为,大约75%的胆石症患者,可以终生不产生特别明显的症状,只有25%的患者,由于并发症而引起严重症状,因此,需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胆石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需要注意饮食调节,促进胆汁的肝肠循环。首先,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其次,是防止营养过剩,应该限制精细碳水化合物、高脂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此外,还有1个重要的措施,是控制减肥节奏,因为,体重下降过快,会造成胆固醇合成增加,以及胆盐吸收减少,导致胆囊动力下降,容易形成胆结石。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