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退休后逛商场,买东西却发现没带钱笑道:几十年没亲自花钱了
1989年11月13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完最后一批外宾后,正式宣告结束了自己六十多年的政治生涯。
褪去一身职位的邓公,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个老百姓。纵然已经是85岁的高龄,可邓公的心态却很年轻。
退休当天回家的路上,邓公便一脸轻松的对着警卫长说:
“我现在是普通老百姓了,我也要逛商场!”
后来邓公还真的实现了心愿,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逛了足足一个小时。
不过有意思的是,邓公在商场买完东西后才发现,自己根本身无分文,这才反应过来笑呵呵的说道:“几十年没有自己花过钱了。”
那么,邓公逛商场期间还发生了哪些趣事呢?除了逛商场,邓公退休后的生活又是怎样一番场景?
邓公光荣退休
1989年11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落下帷幕。会议结束之时,刚刚卸下军委主席职务的邓小平受邀来到台前,向全体同志们做了最后的讲话。
近一段时间以来,邓公公开讲话的频率很高,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交代下去的了。不过看着台下将士们殷切的眼神,他还是拿起了话筒,做了在军委的最后一次发言:
“同志们,我们要一如既往的保持对党的忠诚......”
邓公的话简短利落,但是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充满感情,也都深深刻在了现场每个人的心里。
发言最后,邓公环视着现场的共和国将士们,感慨的说道:“即便我退休了,我也会关注军队的发展,关注国家的事业。”
次日,邓公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一批日本来宾,这是他政治生涯最后一次接见外宾,也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已经85岁的邓公仍然,与来访人员一一握手问候。接下来的时间里,邓公再次谈起了退休之事。他表示:
“我已经百分之百的退了下来,以后不会再代表国家见客人,以后我们可以谈友谊,谈交情,但是不要再与我谈政治上的事情,我不插手。”
会面结束后,记者们迅速围了上来,表示想要与邓公进行最后的合影。邓公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正式与记者见面,因此格外配合。
在一声声“咔嚓”“咔嚓”的拍照声中,邓公告别了工作岗位。当天晚间,吃过晚饭的邓小平照例守在了电视机前,静静等待《新闻联播》的播出。
这是他每天必须要看的节目,也是耄耋之年的他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新闻将会播送一条跟自己有关的消息。
果不其然,不多时主持人的声音从电视机中准时传来:
“日前,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成功召开......表决通过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
这则新闻的播报,意味着邓公彻底卸下了所有职务,从此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1月20日,邓公参加了退休后的第一场老战友战争年代回忆活动。
这天,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挤满了当年跟随邓公南征北战的老同志,大家一个个神采飞扬,静静等待邓公的到来。
10时左右,邓公如约而至,一边亲切的与众人合影留念,一边开心地表示:
“以前我们难得见上一面,现在我退休了,以后有的是机会了。”
在当天的活动上,邓公成了绝对的主角,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说起过往那段战争岁月。
从抗日战争到挺进大别山,从淮海战役到进军大西南。邓公惬意的靠在椅背上,与老同志们聊了许久,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临别之际,众人再次与邓公一一握手道别。从邓公走出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起,他的退休生活开始了。
邓公的退休生活
早在退休之前,邓公就曾表示:“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老百姓,生活的简单一些。”
真到了退休之后,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平日里,他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陪伴家人。
邓公有一个16人的大家庭,他希望家人们全都住在一起,每年在和谐、温暖中度过。
邓公很喜欢小孩子,闲暇时他经常推着孙儿去公园漫步,一走就是几公里。如果不出门,邓公必做的就是读书看报,阅读政府文件。
此外,邓公还是一个十足的球迷。从1990年14届世界杯开始,邓公开始迷上了足球。连直播加录像,邓公将国内转播的50场世界杯一个不落的看完了。
邓公与家人在一起
当然,熟悉邓公的人都知道,他还有最爱的两件事——游泳、打桥牌。
邓公对游泳可谓是到了酷爱的程度。不同于一般人的是,他不喜欢在室内游泳池游,也不在江河中游,而是喜欢在大海中畅游,而且一游就能游上两个小时。
即便到了人生的最后几个年头,他也能在海中轻轻松松游个一小时以上。
只可惜那时候邓公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医生不敢让他轻易下海,所以游泳这件事随着邓公年龄的增长,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
至于桥牌,更加是邓公的一生所爱。邓公学会打桥牌是在上世纪50年代,在四川工作期间他了解到了这项十分有趣的运动,自那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游泳时的邓公
其实,邓公还算得上是中国桥牌运动的创始人。
此前,桥牌运动曾一度被视作西方世界的娱乐方式而被禁止。直到邓公上台后,几位北京桥牌专家联名上报,希望国家解除对桥牌的戒严。
邓公百忙之中批示了几人的请求,并将情况反映到国家体委那里考量。在那之后,桥牌运动再一次在国内活跃起来。
在邓公的支持下,中国还于1979年举办了首场桥牌比赛;次年,又开设了专门的桥牌协会,并走向世界,参与到了世界联合会当中。
从这点上来说,中国桥牌的发展离不开邓公的功劳。国际桥牌协会得知情况后,还专门将桥牌领域最高荣誉的“戈伦奖”颁给了邓公,以表彰邓公为桥牌发展做出的贡献。
更有意思的是,邓公于1988年还成为了中国桥牌协会的荣誉主席。
1993年6月,就连桥牌界大名鼎鼎的美国名家沃尔夫也来到中国,专门向邓公颁发了“最高荣誉奖”。
不过,邓公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荣誉,可并不只是因为他对桥牌的贡献,他高超的桥牌水平也是重要原因。
从50年代开始,邓公便在闲暇时磨砺桥牌技术,技艺日渐精湛,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有一次,邓公与胡耀邦、万里组队参加一个桥牌邀请赛。比赛中,邓公攻守自如、思路清晰,凭借几十年的打牌经验,愣是打了对方一个20比0。
就连被誉为“桥牌女皇”的杨小燕都称赞邓公:
“他的水平绝不业余,完全达到了专业水准。”
退休之后,桥牌更是成为了邓公暮年寄情之所在。据常常与其打牌的“棋圣”聂卫平介绍:
“他有段时间每周日都要打牌,从下午3点打到6点,晚饭后继续,一直打到10点多。”
聂卫平
打牌过程中,邓公始终保持着轻松愉悦的氛围,在牌桌上没有丝毫的架子。无论输赢,他最后总是很开心,牌友们都称赞他雅量高致。
更难得的是,即便在牌桌前一坐几个小时,邓公仍然能保持一贯的高效率和清醒头脑。
游泳和桥牌,是邓公人生最喜爱的两项活动,一个健身、一个动脑。或许正是因为这两项活动,邓公才能长时间保持身体健康,活到了93岁。
而除了游泳与桥牌之外,邓公还有一个心心念念许久,但始终没能实现的心愿——逛商场。
邓公逛商场,结账时发现没带钱
据邓公的警卫长张宝忠透露:
“他退休那天回来的路上就告诉我,‘我现在算是普通老百姓了,我也要逛一逛商场!’”
为了实现邓公的心愿,张宝忠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此事。不过由于邓公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相关部门担心邓公会在公众引起空洞,所以建议推迟邓公的出行。
时间来到1992年,邓公第二次南下视察。从广东回来的路上,邓公路过上海,在这里终于实现了一直以来逛商场的心愿。
张宝忠
邓公一行人抵达上海时,正好赶上春节期间。在上海待了半个月之后,转眼间马上迎来了元宵节。就在正月十五的前一天,邓公提出想要出去逛一逛。
工作人员知道邓公的意愿后立刻做出安排,为他挑选了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次日晚间8点左右,商场已经到了快关门的时候,大多数顾客已经离开。
就在这时,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等人陪伴着邓公来到了商场。一行人乘坐电梯来到服装区,吴邦国向邓公介绍了商场的全国劳模马桂宁。
早在前一晚,上海市政府已经提前告知了马桂宁,明天有领导要来视察。马桂宁本以为是商务部、市场部之类的领导,因此并没有在意。
马桂宁
然而从傍晚开始,聚集在马桂宁商铺门口的客人越来越多,可大家都不买,只是来回的查看,这让马桂宁纳闷了好一会。
直到邓小平突然现身在马桂宁面前,他才意识到政府口中的重要领导是谁。据马桂宁回忆,他对于当时的场景多年后仍然历历在目。
邓公与吴邦国走进马桂宁的店铺,一旁的顾客发现眼前此人是邓小平后,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将店铺层层包围了起来。
马桂宁激动的向邓公问了好,接着向他介绍起了店铺的经营情况。只见邓公微笑着点了点头,马桂宁又指着邓公身上的中山装说:
“您这身衣服的料子,我店里也有,您来看看?”
邓公也不推脱,自然地走上前来摸了摸布料,亲切地与对方交谈了起来。离开时,邓公握住马桂宁的手连连夸了他好几句。
紧接着,邓公被引领着来到了不远处的文化用品商店。望着玻璃柜台里面款式各样的文具,邓公顿时心动,想要给家里的孙儿、孙女们买点礼物回去。
挑选了一番过后,邓公购买了四封中华铅笔、四块橡皮。不过到了结账的时候,邓公一摸口袋才反应过来,自己其实身无分文。
这时,吴邦国从口袋中掏出10元钱递了过去,帮邓公垫付了文具钱。身后的马桂宁走上前来,替邓公将铅笔和橡皮包好,交到了邓公手上。
这时邓公才笑呵呵地说道:
“哎呀!我几十年没有自己花过钱了!”
周围人群立刻爆发了一股欢笑声。临走之前,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邓爷爷好!”邓公听到后,亲切的走到那名孩子面前,亲了亲他。
这是邓公第一次以普通百姓的身份逛商场。据邓公的女儿邓林回忆,此次逛上海百货公司是邓公自建国以来,第二次自己买东西。
虽说过程仅仅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但是给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的商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邓公自己来说,则是好好的过了一把瘾。自那以后,邓公便鲜有外出的机会,更别说专门外出逛商场、购物。
回到北京后,邓公也迎来了人生的最后几年岁月。尽管他平日里保持着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戒掉了抽了几十年的烟。但奈何岁月不饶人,邓公的身体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1997年2月19日,这个为了祖国和人民殚精竭虑一辈子的老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3岁。
结语
退休之后的邓公难得逛一次商场,结果险些闹了个没钱结账的尴尬局面。
自邓公投入到革命工作后,就鲜有自己买东西、结账的机会,这些繁琐的生活小事都有工作人员为他解决。
这又何尝不是邓公为祖国和人民兢兢业业、牺牲自我生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