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世界湾区|大咖云集广州 畅聊湾区发展新趋势

  4月18日至20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为主题,邀请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以及我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学者、企业家与会,一同读懂中国、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在论坛第一天,三位中国的老朋友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看法。

  竹内亮,一位来自日本的纪录片导演,与他的日本同行相比,他喜欢用冷静客观的镜头记录中国。不夸不骂,不偏不倚,没有地区“专供”,也不刻意使用滤镜,这是他定格中国的原则。

  通过拍摄《我在广东》,竹内亮与广东结缘。“我真正地爱上了广州,我现在在想是否能在广州开一个分公司。所以如果各位知道对于外国创业者的优惠政策的话,请教我一下。”竹内亮笑着说。

  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129118.58亿元,同比增长1.9%,GDP总量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广东作为改革热土、开放高地,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是广东的担当和使命。

  “大湾区是一块非常独特的试验田。”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联合总导演魏克然对记者说。“ 大湾区将中国带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引领中国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他眼里,大湾区能解决很多问题。他认为,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成就与挑战并存,收入差距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凸显。而在大湾区,他看到了新的可能。“大湾区是能很好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难题的一个很好的概念。随着高质量发展逐步推进,我们有可能看到这些壁垒被消除,从而为解决现代化困境提供一个新的答案。”

  魏克然执导的六集纪录片《问答中国》即将播出,通过老少对话、中外交流这一跨越年龄、跨越文化的表达方式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回顾历史,回应关注,揭示方向,魏克然希望这部精心制作的影片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味。“我们在中国和国外的频道同时展播的是同样的内容、同一个版本,只有语言是不同的。”

  今年春节刚开工,广东省便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彰显了广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问答中国》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对此给出了“老一辈人”的观察。

  郑永年认为,高质量发展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为追求,以推进技术进步为支撑。“社会发展要让大部分老百姓有获得感,那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什么?”他说道,“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从而带来的经济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而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天然优势。郑永年总结了三点:有一批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机构;有把基础科研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有提供足够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他希望大湾区能进一步推进融合发展:“我们11个城市融合起来,大家都能出彩。”

  “要对外讲好故事,广东就要梳理清楚自己的文化。”郑永年认为,广东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在对外传播中却缺乏文化自信。

  “大家就讲老百姓容易懂的东西,不要太政治化,也不要太学术化,有些东西就是需要改变讲故事的方式。”郑永年总结道。

  记者:周红豆 李富瑛(实习)杨政芳 陈婕

  脚本:周红豆 李富瑛(实习)

  视频:秦少龙 许晓鑫

  海报:霍维露 武君丽

  审校:袁子翔 尹珏文 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