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
大众网记者 刘潇繁 枣庄报道
4月25日,山亭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山亭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常钰介绍山亭区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和管理能力,引导创新主体加大专利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培育,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情况,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磊,区市场监管局二级主办樊兆勇,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股股长张敏敏回答记者提问。
知识产权是衡量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近年来,山亭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和管理能力,引导创新主体加大专利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培育,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区实现了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双提升。
一、赋能创新,高质量推动知识产权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掌握行业、产业链话语权的底气所在。多年来,山亭区持续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向企业大力宣传各级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形势,鼓励企业发明创造。近两年来,鼓励引导30余家企业到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2022年,全区授权专利616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高价值发明专利7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01件,同比分别增长11.64%、60%、11.7%,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提升。
二、激活动能,高效率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生命与价值在于运用。近年来,山亭区大力支持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推荐企业进入省、市专利质押融资库,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活动,纾解企业融资难题。2022年,9家企业成功办理专利质押融资共计4500万元;2家企业获得省专利质押融资贴息8.36万元;天畅环保顺利通过2021年度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验收,并获评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今年4月份,山亭区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并被授予匾牌。当前,全区地理标志品牌18个,总量在全市第一。其中,山亭地瓜枣地理标志2022年正式核准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是全市首件获得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同时,山亭地瓜枣还入选了2022年度“山东地标名片”。山亭地理标志产品多次亮相国家级、省级各类品牌展会,区市场监管局先后在国家会议中心、第二届黄河流域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论坛、2022年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山东专场作经验介绍。三、协同联动,高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蓝天”专项执法行动、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行动。开展知识产权“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打击各类侵犯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权、特殊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为企业品牌创新、市场开拓保驾护航。近年来,共查办侵犯知识产权相关案件60余件,办理专利裁决案件3件,商标侵权纠纷司法确认案件3件,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在全市率先联合区司法局成立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率先联合区公安分局印发了《关于联动执法协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率先与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签订跨区域网络监管合作协议,率先与临沂市费县市场监管局加强协作,全面实施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率先与区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工作方案》,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执法机制。四、助企护航,高水平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成立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进企业”、“入园惠企”等活动,为企业近距离提供专利、商标的申请、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制度,推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2022年,“山亭地瓜枣”“山亭火樱桃”“伏里土陶”“山亭马铃薯”等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省重点地理标志保护清单。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力度,多渠道向群众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并通过组织辖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重点解读专利基础知识及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指导企业申报知识产权。去年以来,以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执法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累计培训企业业务骨干120余人次。推动商标品牌(知识产权)指导站建设,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全市共12家,山亭区4家协会组织成功入选。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上级重要部署安排,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大力实施创新培育提升、转化运用提升、保护能力提升、交流合作提升和品牌培育提升五大工程,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区40周年,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而努力奋斗!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请介绍一下山亭区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张胜磊:近年来,我们不断持续优化服务措施,拓宽工作思路,主动靠前服务,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我区专利权质押融资9件,质押金额达4500万元,同比增长46.1%,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担保、融资难”困境。同时,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2021年度专利质押融资贴息,获得省财政贴息资金近8.36万元。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搭建平台。为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效率,加快各个环节办理速度,我局积极主动与区金融服务中心、驻山亭区各金融机构联系,向银行推介有专利的企业,并一起到企业现场研究制约融资难题,寻找解决办法,精准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通过推进企业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促进智力成果的“知产”向企业经营需要的“资产”转化,让专利成果尽快转化成经济效益,近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二是精准培育企业。我们积极推荐20余家企业进入全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库”和“专利质押融资重点企业库”,对入库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产品类型等不同特点,结合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精心设计服务举措和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在知识产权业务培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运用与促进方面重点帮扶。三是践行一线服务。我局通过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政府开放日”等多项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详细了解疫情之下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和企业需求,面对面地为企业讲解知识产权运用促进方面的业务内容,大力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贴息扶持政策,手把手指导企业申报各类知识产权项目,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助推全区中小微企业发展。2022年,1家企业顺利通过2021年度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验收,并获评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企业成功申报枣庄商标品牌指导站,4家协会(园区)成功申报枣庄市知识产权保护站,1家企业获批枣庄市高价值发明专利项目。
记者:山亭区地理标志资源非常丰富,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介绍一下山亭区是怎样培育地理标志品牌的?
樊兆勇: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亭区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近年来,山亭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辖区地理标志资源优势,全面实施以地理标志商标为核心的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行商标富农工程,培育了一批具有山亭特点、市场知名度高的地理标志品牌群体,使特色农产品借助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效应“点石成金”。近日,山亭区入选了2022 年度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全市唯一。在培育地理标志品牌方面,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地标品牌培育力度。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档案和品牌培育数据库,制定了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知名品牌梯次发展规划。根据“发现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实施阶梯培育、分类施策,加强行政指导。目前,成功培育了“山亭火樱桃”“山亭地瓜枣”“山亭长红枣”等地理标志品牌 18 个,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地标产业8 个。二是加大区域品牌引领力度。积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指导地标企业推行“地理标志商标+公司(协会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程度,增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对接,实现了产业发展、价格上涨和农民增收。以“山亭地瓜枣”地标产业为例,已培育规模以上“山亭地瓜枣”出口加工企业 3 家,合作社及家庭农场 53 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使用山亭地瓜枣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 16家,年产地瓜枣 3 万吨,产值近 5.6 亿元。带动全区甘薯种植面积突破 15 万亩,绿色标准化基地 6186 亩,有机基地 280 亩。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帮扶力度。对创牌企业开展地标注册服务全程辅导,实施“定时、定点、定人、定责”跟踪帮扶制度。提供“保姆式服务”,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品牌培育实施路径,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近年来,山亭区市场监管局先后16次陪同注册人到省、市市场监管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汇报工作,帮助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22项。下一步,山亭区将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战略,借助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金字招牌”影响力,积极筹建“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力争全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者数量达到区域内生产者总数的75%以上,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产值达区域内相关产业产值的80%以上。通过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形成规模经济、品牌效应,让标准品牌和地理标志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记者: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请问山亭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张敏敏: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山亭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区市场监管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严格执法,维护良好的创新环境。我们一直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致力于用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各类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对侵犯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立案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近年来,共查办侵犯知识产权相关案件60余件,办理专利裁决案件3件,商标侵权纠纷司法确认案件3件。二是加强联动,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由我局牵头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联合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行刑、刑司工作对接机制,形成高效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合力,进一步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三是注重调处,推动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我局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在全市率先联合区司法局成立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四是强化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氛围。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