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9岁“打工”,15岁留学,有富二代的命,没富二代的病

2011年3月22日,汪小菲与大S在三亚举办婚礼,在同一天,王思聪与汪小菲吵架。

在社交平台上,王思聪@汪小菲:

一对xx母子,做点实际买卖吧,一天天,不是作秀,就是逃官司,就你裤兜里那俩钢镚,还总冒充富二代,明星老婆是你上流社会的证明。

此言一出,汪小菲怒了,他在王思聪评论区留言:“有你受罪的那天,小崽子。”

被王思聪“点了一炮”,汪小菲“富二代”身份受到质疑。

几年前,汪小菲在宝岛接受采访时,关于“富二代”身份的争议,汪小菲做了详细解答。

主持人问汪小菲:“据说京城四少,现在又换人了,可你成长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最素朴的年代,从小你就不是大家所认知的大陆富二代。”

汪小菲说:“像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没有真正意义的富二代,连富一代都没有,我出生在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才有一波人下海,那时候,我父母还没下海呢。”

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却有富二代的头衔,汪小菲的家世到底如何?

一、不是“富二代”,父母是豆制品厂的工人

1981年,汪小菲出生在北京大院的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汪则翰”,早年在豆制品厂供销科当科长,母亲“张兰”,她是该厂的一名普通会计。

那个时候,北方豆制品厂特别火。

在北方,尤其在冬天,没有新鲜的时令蔬菜,在菜窖里,只能囤一些大白菜。

白菜配豆腐,是北方人传统吃法。

在菜窖旁边,通常会放很多的豆腐。

在北京,汪小菲父母能在豆制品厂工作,在当时,他们也算谋得一份体面的职业。

汪小菲作为第一批80后,他经历过“国库券”、“粮票”的岁月。

小时候,一到周末,汪小菲就跟舅舅,骑着平板的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豆腐。

舅舅卖的豆腐,是从姐姐厂里采购,进货价大概是一分钱一块,售价就是5分钱一块,老百姓买豆腐,通常是一次性买六七块,卖出一份豆腐,舅舅能挣到几毛钱的利润。

汪小菲说:“在83年、85年出生的孩子,都是靠父母打拼过来的。”

在“富一代”还没有富起来,哪里会有真正意义的“富二代”?

王思聪说得对,在经历过“一分钱纸币岁月”的汪小菲,他肯定不算真正意义的“富二代”。

二、母亲很严,从小被棍棒“吓唬”长大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工人不安于现状,他们纷纷辞去稳定的工作,然后下海经商。

汪小菲父母也先后辞职,然后下海经商。

经历几年努力奋斗,他们的事业小有成就。

基业越做越大后,夫妻因为性格不合,在汪小菲几岁时,父母便离婚了,汪小菲跟着母亲生活。

在孩子教育方面,张兰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汪小菲五六岁时,张兰经常骑自行车接送儿子上下学。

每逢考试,张兰就吓唬儿子:“如果这次考试,你考不到前三名,妈妈就把你吊在树上,然后用棍棒去揍你。”

一开始,汪小菲被母亲吓坏了,每次期末考试,他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

实际上,汪小菲从没考过前三名,母亲也从没打过他,久而久之,母亲的“伎俩”被汪小菲识破。

等到汪小菲少年时,张兰再想用棍棒“吓唬”儿子,汪小菲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每次考不好,张兰都想举起巴掌吓唬汪小菲,此时,他就会亮出刚长好的肱二头肌,再稳稳站一个的马步。

汪小菲用肢体语言“挑衅”母亲:“妈妈,来呀,你来打我呀,反正老子现在不怕了。”

从小到大,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张兰一贯坚持不溺爱,不夸奖的做法。

事实证明,汪小菲从小比其他孩子更独立,更优秀,且一点也不娇气。

三、9岁开始“打工”,15岁赴法国留学

张兰向来事业心很重,离婚后,她既要谋生,又要照顾儿子,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张兰的确不容易。

1991年,张兰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她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小餐厅——“阿兰酒馆”。

除了大厨之外,“阿兰酒馆”没雇任何的服务员,舅舅当收银、会计,母亲张兰负责服务、张罗。

从小懂事的汪小菲,9岁开始,他就在餐厅“打工”。

每逢周六下午,汪小菲学校放半天假,在餐厅最忙时,客人排着大队。

汪小菲放下作业,他去帮忙收桌子,客人吃完一桌,他就去把碗筷、盘子收回后厨,把碗筷、餐具洗干净,再摆放好。

活儿忙完以后,汪小菲趴在小桌子上,继续写作业,要是困了,就直接靠在椅子上睡。

在很多人看来,汪小菲的童年经历,无疑是很苦的。

在张兰看来,儿子吃的这点苦,与自己小时候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

所以,汪小菲在餐厅当“童工”的日子,张兰从不会去“怜悯”他。

张兰开的第一家餐厅,汪小菲参与了所有的管理事务,这为他以后从事餐饮打下了基础。

15岁,汪小菲赴法留学,他所学的专业,也是“酒店管理”。

1996年,汪小菲作为第一批80后留学生,刚到法国时,他的生活一团糟。

四、有富二代的命,没有富二代的病

身处他乡,孤身一人,孤独想家是难免的,除此之外,生活上也遇到了很多难题。

一开始,汪小菲不是在巴黎上学。

汪小菲心想:去法国念书,如果不去一趟巴黎,那不是白来了吗?

为了转学到巴黎,汪小菲首先考虑搬家。

扛着几个行李箱,坐着地铁,刚到巴黎,汪小菲花了80法郎,住进了一个“蛋屋”。

与其说是蛋屋,倒不如说是睡袋,刚住第一天,蛋屋漏水,汪小菲衣服都湿了。

想转学到巴黎,首先要转学分,尔后要找房子住下。

足足一个月,汪小菲都住在那个漏水的“蛋屋”里。

那时候,张兰每个星期,只给儿子200法郎,除了吃饭在食堂,学费事先交好,汪小菲省点花,其实也够用,但想住好旅馆,钱是不够的。

在留学生圈子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出国留学,如果没有一次打工的经历,这样的留学是不完美的。

汪小菲随大流,放暑假时,他也去西餐厅打工。

汪小菲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一开始,他是学切土豆,客人多了,经理就让他参与服务。

有一次,客人点了一瓶红酒,出于热情服务,汪小菲主动帮歪果仁开瓶。

在这之前,汪小菲没喝过红酒,也没见过别人怎么开瓶。

汪小菲用两腿夹紧瓶子,然后拔瓶塞,虽然瓶塞拔开了,但他一屁股摔倒在地,酒液洒得浑身都是,最后赔了客人200法郎。

汪小菲去餐厅打工,张兰的生意已经做起来了,但汪小菲的留学生活,依旧艰苦朴素。

时隔四年,张兰第一次去法国看望儿子。

当张兰第一次去儿子出租屋时,她都傻眼了:出租屋很潮湿,里面摆放的所有物件,包括床、电视剧、小桌子,椅子等,全是从二手市场捡回来的。

在这之前,汪小菲就对母亲说:“我的膝盖老肿着。”

这一趟欧洲之旅,张兰算是明白了,长期居住在潮湿的出租屋,容易得风湿病,张兰不敢进儿子出租屋,是因为看了太心酸!

1999年,张兰创下了“俏江南”品牌,汪小菲22岁回国后,他顺理成章成了“俏江南”的执行董事。

汪小菲15岁赴法留学,在他留学期间,汪小菲已经是“富二代”了。

但从小跟着母亲勤俭节约的汪小菲,在留学期间,他依旧艰苦朴素,不像豪门公子哥一样挥霍浪费,这也为他后来做餐饮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兰从小告诉儿子:做餐饮,要勤行。

到底什么是“勤行”呢?

勤行,就是勤俭、勤奋、勤勤恳恳。

张兰说:“做餐饮,因为我们的每一分利润,不是来自销售,而是来自成本,做销售很容易,使劲打广告,甚至买一送一,客流马上就起来了,关键是没有利润,这样做餐厅就是毫无意义的,”

当年,王思聪暗讽汪小菲不是“富二代”,其实是不准确的。

王思聪可以拼爹,汪小菲也可以拼妈。

张兰的“俏江南”发展得风生水起时,汪小菲是赫赫有名的公子哥。

王思聪与汪小菲的不同之处在于:王思聪挥霍浪费,娇生惯养;汪小菲勤俭节约,吃苦耐劳。

所以,汪小菲是有富二代“命”,没有富二代的“病”。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