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想把宿州做成一本书册,让风慢慢念给你听:千年运河情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长相思·汴水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随着时代的发展,千年时空悠然更迭,当年盛况一时的隋唐大运河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古运河的身影,似乎在默默的追忆千年逝去的时光。

  千秋梦,运河情

  作者:张永平?诵者:金诚

  

  

  

  

  

  蜿蜒五千里,悠悠万世长。

  隋唐大运河,您携带着西北的风情,黄河的豪迈,京华的气韵,朝廷的意志,一路南下,直抵淮扬,跨长江,汇入钱塘大潮,汹涌雄壮!

  隋唐大运河,您流经我的故乡,我是喝运河的水长大,我对您有着特殊的情感,那里有过我欢乐的歌,纵情的舞,还有童年的梦想!

  运河历千年,您始终为两岸泄洪排涝、抗旱保苗、滋润农桑,给整个流域带来蔬果飘香,五谷满仓。

  隋唐大运河,您承运过龙舟隋炀;您融入过白居易的柳韵、皮日休的悲怆、李益的汴河曲、苏轼的野水荒茫,还有那秦少游的东城晚望……林林总总,绚丽闪亮。心仪的墨客骚人纷至沓来,浓墨重彩留下华章,以致运河文蕴深厚,悠远绵长。运河的浪花洗亮了婀娜的岸柳,纤夫的脚步串起了幽怨的时光。只是“黍谷稷子拌香油”的世代传说给隋炀帝冠之以骄奢淫浪。

  隋凿大运河,虽说您嬉于当代,致亡隋炀。但您助力唐宋,漕运千里,舳舻繁忙。“东南四十三州地”,“绿影一千三百里”。您带去北国风雪裹挟的粗犷,您带来南国暖阳温润的柔肠。从而构成江山一统,南北文化大融合,经济互惠,补短取长。

  大运河,您的风云际会,漫付伸舒。世世俱进,代代弘扬。直至北宋南遁,南宋灭亡。元代迁都,通济渠段,才逐渐断流,废止通航。从而开启了京杭大运河,裁弯取直,直达大都,缩短行程900公里,创造了新的历史辉煌。

  从此,通济渠渐次远去,黯然无光。呈一派“行人莫向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萧索荒凉。然而唯有泗县段28公里原始故道,依然流响,造福黎桑。这对通济渠大部消亡而言,显得格外珍贵,以致专家联想,荡气回肠。因此引起国家和世界的瞩目,经过国家多次论证、考量,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4年6月22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考核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为宣传泗县打开了世界之窗。

  大运河,您这一惊世骇俗的壮举,与长城媲美的盛象,无疑给泗县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和无上荣光。于是,泗县县委、县政府带领人民乘势而上,把民装扮得更加妩媚,更加靓丽,更加风情万种,碧波荡漾。清水湾隋风唐韵;悟禅机运河人家;夏邱书院书声琅琅;博物馆精品荟萃;享誉美公园中央;泗州戏拉魂腔扬;跨运河徐明高速;在建忙通用机场:通铁路海陆通畅……。这一切,美化了泗州丰稔的岁月,齐刷刷,撩醒运河千年梦,点缀汴水鱼米乡。

  隋唐大运河,我的母亲河,我爱您风韵犹存,身躯健壮;我爱您慈眉善目,遗韵安详;我爱您熠熠生辉,神清气爽……我以对您的千秋大梦,拳拳深情,衷心祝福您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光,滋养万民,更加辉煌!

  推荐游览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运河主题为特色,整体建筑风格呈隋唐风韵,内设置“隋唐气象”、“人工开河”、“水路繁花”、“南北余韵”、“又见运河”五个固定展厅,展示了大量的古运河文物,彰显古泗州深厚雄浑的历史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