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偏瘫后,在家里也能做的康复训练,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吧
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已成为当今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综合征。偏瘫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极大,及早进行康复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高功能恢复程度。
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部分功能,因此近年来脑梗偏瘫患者做康复的越来越多。下面小编带来几个简单的康复训练,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吧!
此训练的目的是为防止患者因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导致压疮的发生。患者仰卧,十指紧握,双上肢上举,用力向左右甩动数次,利用惯性向一侧翻身。
1.坐起训练:
患者仰卧,一手拉住绑在床尾的吊带,另一手撑床,抬起上半身,并支撑身体坐起。
2.坐位训练
①、长坐位平衡训练:长坐位是指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完全伸展的坐位。患者保持长坐位,一手支撑,另一手抬起保持平衡。治疗师在后方保护。待稳定性增加后,患者可与治疗师做接、投球练习。
②、长坐位支撑训练:患者保持长坐位,双肘关节伸展,双手支撑床面。双肩下降,臀部抬起,治疗师在后面支持。
③、长坐位移动训练:1)前方移动训练:患者将双手放在身后支撑床面,臀部离开床面向前移动。2)侧方移动训练:患者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支撑床面,臀部离开床面向左或向右移动。
1.支撑训练:患者坐稳,双腿伸直。使用双臂用力将身体撑起,使臀部离开床面。
2.减压训练:闸住轮椅,患者双手支撑轮椅扶手。使用双臂用力将身体撑起,使臀部离开床面。鼓励每隔半小时做一次,以防压疮。
3、前方移动和侧方移动同上。
1.辅助转移训练:治疗师用双脚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脚和双膝外侧,双手抓住腰带或者抱住患者的臀部,向上提起。患者用手扶住治疗师的肩部,另一手自然下垂。治疗师身体后倾,抵住双膝搬动患者,将其拉起,患者呈站立位,然后向床边转动。辅助患者缓慢转移到床上。
2.直角转移向前方移动训练:轮椅与床成直角,其间距离约30厘米,关闸。将左腕置于右膝下,通过屈肘动作,将右下肢抬起,放到床上。用同样方法将左下肢放到床上。打开轮椅手闸,向前推动轮椅紧贴床缘,再关闸。双手扶住轮椅扶手向上撑起,同时向前移动到床上。
3.向侧方转移训练:轮椅与床成30°,关闸。左手支撑床面,右手支撑扶手,同时撑起躯干并向前、向左侧方移动到床上。
每次可让患者站立15-30分钟,依次递增,如有头晕、恶心 等不适,可坐下休息片刻重新进行,以便患者逐步适应,如站立后患者双脚肿胀青紫,可在晚上睡觉时将患者双脚垫高,促进循环,肿胀可消退。
1.扶物行走法:站立一段时间后,可让患者锻炼扶物行走。用膝关节固定器固定(夹板)患者膝盖部位,然后扶双杠配合者进行迈步、抬腿等功能重建性锻炼。
2.助行器的行走训练:扶助助行器站立平稳后,借用腰部和髋关节力量交替将双下肢依次甩出,或者扶住助行器来练习蹲下起来增强下肢的肌力。
3、拐杖的行走训练(双拐和膝-踝-足支具即长下肢支具)
①、四点步的训练:平衡站姿;一侧拐杖向前;通过提髋提起对侧脚,低头并扭向摆动腿的对侧;一旦提起腿,即把腿如钟摆一样向前摆动;一条腿向前平衡站姿。重复上述动作即完成步行。
②、摆至步的练习:平衡站姿;双拐前置;通过伸肘、压低和伸展肩胛骨、低头来提起骨盆和双腿;双腿摆至而不摆过双拐,重新建立平衡站姿。拐杖迅速前置,以获得更大的稳定性。摆至步相对于摆过步来说,消耗能量少,摔倒的危险也小。
③、摆过步的练习:平衡站姿;双拐前置;双肘伸展、压低和伸展肩胛骨、低头来提腿和骨盆;一旦提起,躯干和腿即如钟摆一样向前摆动;足跟着地;通过抬头,收缩肩胛骨和推动骨盆向前,重新取得平衡站姿。
(1)可使用后退法上下楼梯。①离最低一级楼梯几寸远,平衡站立。②双拐置于楼梯上。③伸肘、压低肩胛骨,依靠双拐,把双脚提上台阶。④重获平衡站姿。
(2)一手扶栏杆,一手用拐下楼梯,另一拐拿在手里。
很多脑卒中患者回到家后不知道如何康复锻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康复,章鱼康护开放了康复锻炼小班课(小班讲解,一对一指导,老师带练),可以帮你有效地突破瓶颈,获得改善,尽可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姿势引起的二次损伤和不适合自己目前阶段的训练内容,快速回归社会。评论区回复数字1报名参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