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加快完善能源品种体系
5月25日下午,第二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的分论坛上衍能源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石油、等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对我国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能源价格持续波动,对产业链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冲价格风险,成为企业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十分重视能源类衍生品的发展,上市了原油期货、高低硫燃料油期货、沥青期货和原油期权等品种,为能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他介绍,今年是原油期货上市五周年。五年间,上期所多措并举提升原油期货功能发挥。一是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在“负”等极端行情考验下,原油期货运行稳健,价格合理有效,规模不断提升;二是不断优化市场规则,将穆尔班原油、巴士拉中质原油、图皮原油等我国适炼油种引入交割资源池,丰富了可交割资源;三是不断丰富交易工具、发布代表性价格,上线了原油期货TAS指令并不断优化,发布日中参考价、月均结算价,降低了企业参考、使用原油期货的操作成本。
“经过五年的精心培育,原油期货市场逐渐成熟,功能发挥情况良好,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他说,2022年日均成交22.14万手,同比增长25.60%;总成交金额34.91万亿元,是国内期货市场成交金额最大的品种之一。跨国石油公司、贸易商、金融机构中的标杆性企业均参与了上海原油期货交易,由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客观反映亚太地区原油供需基本面,已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价格信号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并被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委在产业政策制定中引用。原油期权也逐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2022年亚洲能源风险奖(Energy Risk Asia 2022 Awards)颁奖典礼上,获得“年度最佳创新奖”的殊荣。
燃料油、低硫燃料油、石油沥青期货与原油期货、期权共同构建了上期所能源类衍生品体系,在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到了管理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利润、稳健经营发展等重要作用。他表示,石油沥青期货目前已成为现货贸易重要的定价依据,其价格信号为国家的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贡献了期货力量。低硫燃料油期货上首创的“境外交收”业务,实现了期货市场从交易端“引进来”到交割端“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格局。上期所联合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基于低硫燃料油期货推出的“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已成为亚洲船燃市场重要的参考价格之一。
“我们也关注到了行业对于液化期货及期权的强烈需求。”他表示,与原油市场相对成熟的国际定价格局所不同,亚太天然气市场始终缺乏一个能够真实反映当地供需情况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配套的风险管理工具。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的意见》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适时推动天然气等期货交易”。上市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能够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稳定成本和利润的工具,有助于行业“保供稳价”目标的实现。并且,通过上期能源的国际化平台,我国参与全球天然气市场再平衡秩序的建设将拥有更直接的路径及方式。为响应国家政策和行业呼声,上期所加快了液化天然气期货和期权研发,积极推进上市工作。
下一步,上期所将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加快完善能源品种体系,持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不断健全市场功能,助力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