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造谣消费胡鑫宇,多人被拘快人心
打击造谣更重要,防止谣言生成和弥漫更重要,而这就需要平台尽到主体责任,也需要网友擦亮眼睛
在江西胡鑫宇事件中多人因造谣被抓。据报道,针对近期一些热点案事件中谣言频发问题,政法机关积极履职,依法惩处网上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比如,网民黎某某编造“胡鑫宇被老师失手杀死”“学校化粪池找到女人尸骨,出现案中案”“光头老师删除监控视频”等谣言,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再如,网民刘某某编造“胡鑫宇是被光头失手打死的,原因是胡鑫宇手上的录音笔里有秘密”“光头强,校长均被带走,一锅端了”等谣言,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人们常用这句话吐槽一些自媒体造谣手段的拙劣和恶劣。而反观胡鑫宇事件中的一些谣主,造谣伎俩更显笨拙,没有图也能脑洞大开,没有丁点事实也敢信口开河。
造谣是违法的,甚至有可能涉嫌犯罪。政法机关依法处理,集中公示,维护了受害者的权益,捍卫了法治尊严,也具有以儆效尤之效。
自媒体的造谣行为,与其说是蹭热点,不如说是造热点。比如所谓的“器官移植”“人体实验”“熊猫血”“血衣”“碎骨”等,事实是虚假的,场景是虚假的,录音也是虚假的,可谓无中生有,如此冒犯法律威严,被依法拘留是迟早的事。
细究起来,一些自媒体打“胡鑫宇”的主意,无外乎流量,通过拉升流量变现,以牟取不正当利益。同时,编造耸动人心的消息,把自己打扮成正义人士,一副为弱势群体代言的派头,也容易博取网友好感,除了吸引打赏,还能吸粉。此外,有了足够数量的粉丝,也便于通过带货牟利……这种利益算盘,相关自媒体人可谓打得真精。
一个细节是,对有些造谣的自媒体人,司法机关除了依法行政拘留,还处以罚款。依法重罚,提升其违法成本,这是遏制谣言滋生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造谣的自媒体还被相关平台封禁账号,这也大快人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非法牟利的账号化为乌有,再想依托账号造谣也就不容易了。
不可否认,一些自媒体疯狂造谣,一路狂飙,不断触碰法律底线,还与一些“粉丝”无节制追捧有关。他们把此类自媒体人当成了想象中的正人君子,认为他们是为民请命的勇士,是敢于挑战权威的斗士,于是卖力打赏,并对这些自媒体撒的谎、造的谣深信不疑。
事实上,那些谣言丝毫经不起推敲。谣主只是抛出一个结论,无论证无逻辑,更无事实支撑。比如,所谓的拿胡鑫宇当“人体实验”,这就毫无逻辑可言。问题是,谣主一说,为何就有人信,并且深信不疑?这背后究竟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是谁造成的?值得深挖和深层次剖析。
据了解,公安机关近期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网上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那些热衷于造谣的自媒体该掂量其中的利害了。打击造谣重要,防止谣言生成和弥漫更重要,而这就需要平台尽到主体责任,也需要网友擦亮眼睛。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