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归“位”,文明入“位” ,共享单车管理的“江汉样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 李军)纵横交错的城市街道上,车流如织,人们穿梭在密织如网的道路上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在地铁口前,一道道扮靓城市街道的风景线引人注目,一排排共享单车停放有序,整齐划一,俨然成为了城市街道上一道鲜明的文明标记,展示着城市的文明范儿。
坚持源头治理、制度创新、精准施策,江汉区城管执法局积极推进共享单车总量调控、规范停放,有效巩固了“政府主导、 企业主责、属地监管、多方参与”的共治共管共享格局,让共享单车成为穿行在城市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早上9点,在长港路地铁站F口外,江汉区城管执法局执法队员在巡查时,发现此区域部分共享单车歪歪斜斜停在便道上,没有按照规定停放到指定区域。“共享单车摆放在这里占据了道路,不便于出行”说话间,执法队员用手机拍照,将停放乱象发到汉兴街共享单车管理群内。
江汉城管通知两家单车企业在60分钟内完成转运,但均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过清点,两家单车公司共有38辆单车未清理。依据《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江汉城管按每辆20元的罚款进行处罚,并要求加大力度,尽快转运。
这是结合共享单车企业监管实际,江汉城管创新推行的“快处快罚”监管模式实践中的一幕。“快处快罚”即问题交办后5分钟内快速响应,30分钟内企业运维到达处置地点,60分钟内清理车辆并反馈整改结果。对响应缓慢、到场超时、整改敷衍的情况,执法人员会按照每辆违规停放单车20元的标准,对单车运维企业进行罚款。
从源头创造条件,规范共享单车的有序停放。2021年江汉区城管执法局中山大道中队与企业共谋“解题”良策,在实践中摸索“破题”方法,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实行了问题快速响应、快速整改、快速反馈的城市保障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的“快处快罚”新监管模式是江汉城管根据前期经验进行的提炼总结。
“共治”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享”。利用“快处快罚”的模式高效处置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难题,江汉城管形成了“发现问题实时反馈、企业运维及时清运”的工作模式,单车企业也提高了应急管理能力,做到60分钟内完成清运处置。
江汉城管的创新性举措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度,明确细化了各方职责,促进了政企合作,让政府省心,企业用心,市民放心,实现了真正的全方位多赢。
在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城管执法中队监控室,值班队员通过智能监控,发现江汉路有市民正准备在停放区域外停放共享单车。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队员调动了正在周边巡逻的执法队员前去劝导、教育,有效阻止了一次共享单车违停行为。
聚焦共享单车乱停放核心问题,江汉城管梳理辖区内单车热点、难点管理点位和影响交通的堵点,结合点位道路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因素,一点一策,因地施策。运用科技手段干预用户行为,在科技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提高管理效能。将违停消灭在“萌芽”中,在为市民“省钱”的同时,最大限度说服引导,解决共享单车停放乱象问题。
江汉路既是网红景点又是商业区,本地上班族、外地游客都多,人多车也多,治理难度大。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单车“牛皮癣”给城市管理和市民出行都带来了一些困扰。
配合共享单车整治,指挥中心安排了智慧眼监控值班人员,线上实时监测共享单车违停乱象,一旦发现将通过对讲机联系巡逻队员,让队员及时上前劝阻。同时,智慧眼监控的使用,也为共享单车违停乱象发生的集中时间与集中地点的总结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能够实现对巡逻城管队员的科学调度,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
针对单车“牛皮癣”问题,江汉城管持续开展单车车身“牛皮癣”、违法小广告清理行动,要求共享单车运维人员,采取集中回库和街面现场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身“牛皮癣”、违法小广告进行无差别清理。
科技赋能,序化管理的单车治理模式,方便了政府管理、企业运维、市民出行。江汉区积极探索“新模式”,在单车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中持续发力。
城市管理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责。共享单车数量庞大,分散各处且流动性强,由于人手限制,一些停放问题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久而久之产生“破窗效应”,小问题变成大难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单靠原来单一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有效解决。江汉城管将企业和群众拉进“朋友圈”,通过设置“停放示范区”“禁停严管区”“应急中转区”,开启“三区一联动”单车秩序管理新模式,通过优化停放点位、有序停放、引导各方共治等举措,提升城市共享单车管理水平。
目前江汉区设置有8个示范片区,包括西北湖广场、江汉路、汉口火车站等核心片区,其中包括30个停放示范区、21个禁停严管区、5个应急中转区。
停车示范区内设有停放标识牌,并有专岗运维人员在附近点位进行保障作业,确保示范区的规范标准,包括车辆定点入框停放、车头车尾朝向一致、不淤积、车身干净卫生、好骑好看;禁停严管区设有禁停标识立牌,有运维人员在现场进行劝导和转运,保证禁停区内无车辆停放。若用户在禁停区内停车,会收到短信提醒,同时平台会收取5元调度费;应急中转区是为了缓解早晚高峰各点位的停车压力,及时转运附近淤积的共享单车,应急中转区就像一个“蓄水池”,可有效应对共享单车的“潮汐”问题。
夏日傍晚,众多市民下班后都会选择骑着单车,掠过夏天的风。在江汉区西北湖广场,不断有青年男女骑行着共享单车来这儿,美团单车等单车企业的运维人员值守在附近,持续规范单车停放秩序。
从混乱到有序的背后,正是江汉城管精细执法的结果。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的有效补充,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越发规范的运维,在推动共享单车行业有序发展的同时,助力着城市文明更向前一步。
在破解共享单车难题、推进共享单车文明共享上,江汉城管通过主动作为、科技赋能、政企联动,提升智慧治理水平,让单车归位,城市文明“入位”,也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江汉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