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荔湾二小的“六一”活动很诗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通讯员 林琳

  以诗词“链接”,用朗诵“贯通”,把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有机融合,探索艺术课程教学新样态,让儿童在丰富多样的美育学习与实践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展示美。今年的“六一”,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以下简称“省实荔湾二小”)的师生们以两场自编自导、全员参与的朗诵诗剧,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诗意印记。

  “每一位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每天与孩子在一起的人,一定能感受到,孩子的世界是诗意盎然的。在一年级同学的作业本中,每一本,每一天,都会涌现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句,这些珍珠般的语言,就是天然的剧本。“星光闪耀,诗意童年”一年级专场,就以同学们日常作业创作的儿童诗为主体,以朗诵“贯通”,与戏剧表演“融合”,让所有孩子在舞台上共同演绎,成就一次全新的学习体验与展示。

  从儿童视角出发,音、诗、画、剧共融

  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省实荔湾二小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每日晨诵识记、品读古诗文。本学期,艺术老师以对应诗文为主题,开设艺术综合课程。课堂上,老师们将诗文配上音乐,引领同学们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用戏剧的手段进行演绎,用绘画的形式进行重现。以课程为依托,二年级九个班在一学期内完成了包括二十四首古诗在内的朗诵剧创编。

  全剧以两名学生畅游诗意世界串联,她们遇到了皮影制作的诗精灵,走过了春夏秋冬四季,遇到了“复活”的李白、王维、杨万里、出塞的将士、思念亲儿的慈母等,以此为线索走进不同的诗文情境中。

  展演现场,全场剧幕背景是学生在美术课上手绘的作品,再通过师生合作录制成皮影戏。

  省实荔湾二小副校长林琳表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原音乐、美术、艺术三个课标统整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大背景下,落实新课程标准,以美育人,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诗为载体,以音、诗、画、剧共融的艺术统整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创造性运用戏剧+朗诵作为主要展示形式,以学生全员参与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既为儿童的成长赋能添彩,同时也是一次有意义的课程实践探索。”林琳说。

  学生诗歌展演(节选)

  《我眼中的太阳》

  太阳是绿色的,

  我为太阳染上绿色,

  绿色的树苗,绿色的草地。

  生命的绿色,

  让花儿尽情开放,

  让鸟儿尽情欢唱,

  让泉水叮咚,

  让大地万物复苏!

  太阳是蓝色的,

  我为太阳染上蓝色,

  让夏天变得更加清凉。

  但是太阳依旧那样热情,

  蓝色的火焰跳着绚丽的舞蹈,

  唤醒了清香的荷花,

  唤醒了小青蛙,

  唤醒了茂密的树林,

  唤醒了碧玉般的山川。

  清甜的阳光,

  在海边,

  飘散着冰激凌的味道。

  太阳是金色的,

  我为太阳染上金色,

  太阳女神微笑着,

  把大地也染成了金色。

  田野之中一片金亮,

  金黄的稻米,丰收的粮食。

  果园之中一片金亮,

  成熟的落叶,香甜的果实。

  太阳是红色的,

  我为太阳染上火红的颜色,

  再为它画出爱心的形状,

  把我的热情留给寒冷的冬天。

  北风呼啸,刺骨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

  但是有我的太阳,

  小朋友的小手温暖了,

  皑皑的白雪也温暖了。

  可爱的雪人,晶莹的雪花,开心的人儿!

  校对 | 马曼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