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

  原标题: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

  随着毕业季和暑假的到来,“高薪招聘”、“暑期兼职”等招聘广告也贴满了校园周边的宣传栏。其中有机会,也有不少陷阱。由于高校毕业生增多、部分市场需求饱和等因素,不少欺骗性的机构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以高薪诱惑学生,骗取额外费用。

  常见的求职陷阱有:

  第一,中介陷阱。简单布置的工作室,墙上贴着各类海报,几个沙发,两三个人……一般这就是这一类中介的办公环境。他们在电话通知求职者面试时都会说不收取费用的,但是等到求职者去面试就有不一样的说法了。前台会让求职者先填一份信息表,然后等待“经理”的面试,在所谓的“经理”了解完求职者的大致情况和求职意向后,会给求职者介绍各种类型的工作,但随后利用服装租借费、化妆费、造型费等理由向求职者收取几百或上千的费用,这种中介在收取了中介费后往往不按承诺介绍工作。有经验的人直接找借口离开,分不清状况的人则会陷入骗局,损失钱财。

  第二,传销陷阱。目前中国传销分为南北,南方主要以连锁销售为主,北方以人际网络为主。以“高薪的工作”、“赚钱快”等理由将新人骗到异地,随后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在封闭的环境中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唤起人们对金钱扭曲的追求。

  第三,网络陷阱。一些非法企业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的流量点击,当求职者的简历投递后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给自身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第四,合同陷阱。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初次接触正式的劳动合同,有人会自信地认为既然公司录用我了,那么合同肯定没问题的。于是,他们没有仔细阅读合同上的内容,直接签字。结果,后期才发现自己的利益受损。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管和哪一家单位签订合同都应该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请咨询老师或者身边有经验的朋友的意见。

  类似的求职陷阱还有很多,蜜职提醒各位求职者应该提高警惕,学会识别求职陷阱,防止上当受骗。不要轻易相信路边的招聘信息、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抵制高薪诱惑、学习劳动法规等都是值得参考的做法。

  本文原文地址http://www.honcareer.com/article/job/27.html,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