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融长入圈”20年
编者按: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于6月5日至6日在安徽合肥举行。这是三省一市自2019年以来连续第五年召开座谈会。今年会议主题为“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当今世界,大国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制度竞争正成为全球竞争焦点,大国竞争又集中体现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竞争。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球竞争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长三角一体化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但现在,这一制度被扩大到制度层面,被认为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安徽加入长三角是这一变化中的标志性事件。
中部靠东? 左右逢源
2003年,被称为“长三角元年”。
这一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与上海、江苏的党政领导座谈交流、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拉开三省市高层频繁互访序幕。
实际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沪苏浙三地就开始逐步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但彼时,长三角并无安徽。在区域经济版图上,安徽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一个“宝地”,却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江浙沪,一直被安徽视为先发区域。2003年,安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提出“融入长三角”;2005年,安徽再次制定“东向发展”战略,提出依托自身工业化基础以及较低的土地、人力成本,吸引企业到安徽投资设厂,大力发展制造业,积极嵌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
安徽全境几乎都在以上海为圆心五百公里经济圈范围之内,在高铁时代500公里等于2小时。水路方面有“800里皖江”之称的黄金水道,长三角的岸线资源丰富。运输成本与时间越少,产业转移越容易进行。
在本世纪初,联合利华关闭上海工厂西迁合肥,建设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使产品成本下降46%,就是安徽执行“东向战略”的最直接打法。
另一方面,几乎在同时(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时,安徽省与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和山西6省被列入中部地区,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徽向东还是向西?融入长三角还是“中四角”(合肥、武汉、长沙、南昌/湘鄂赣皖)成为一个热门议题。
彼时,安徽在描述自己的区域特征时,常常使用“中部靠东”;合肥也常说自己“左右逢源”。在不知不觉之间,安徽也拥有了一个无人替代的新定位——成为串联“长三角”和“中四角”的重要纽带。
海陆联动关键枢纽
这并不意味着安徽摇摆不定。恰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纽带作用,正是促成安徽从“融长”到“入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济带,一条是纵向的沿海经济带,另一条是横向的长江经济带,而长三角正好处在这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
其中,前者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后者连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长三角通过海陆联动,与外部世界连成一片。
在这样的布局之下,安徽“入长”,既是长三角搭建进击内陆的跳板,又将成为长三角海陆联动的关键枢纽。
这可能也是安徽崛起的关键。安徽承东启西,具有连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两个扇面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战略链接,是两大国家战略唯一的交集地区。
更重要的是,安徽承担着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要素链接的重任。在这样的经济地理上,安徽处在经济几何中心的位置上,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圈,集聚了全国30%的人口、35%的经济总量和40%的消费市场;如果以1000公里为半径,就覆盖了90%的经济总量。
因此,安徽“入长”,是时也命也。2014年9月25日,安徽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终于在国家《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得到确认。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安徽8座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员,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也由此前的“两省一市”扩展到“三省一市”。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全省域被正式纳入长三角地区,“向东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明确。
2019年12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将长三角区域范围正式定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安徽全省得以加入长三角。
这也意味着,在历经多年东向战略的磨砺后,我省正式迈入长三角省份行列;同时,合肥开始淡出“中四角”。
创新环境比较优势
客观上来说,安徽借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是最大的发展红利、最大的发展动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5年,是安徽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安徽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2022年全省GDP达到4.5万亿,占长三角的比重达到16%,比201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202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7530亿元,比2018年增长81.5%,占长三角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合肥联通长三角主要城市的2小时高铁交通圈全面形成。
但经济数据的改变,只是一个层面。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安徽树立起崭新的区域形象和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变化是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形成。
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
在国家层面的统一谋划下,安徽携手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合肥、上海张江“两心”同创;与此同时,安徽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量子信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2021年12月,安徽依托科大讯飞组建省内首家创新联合体——安徽省智能人机交互创新联合体。一年多来,创新联合体平台开放559项人工智能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98万个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64.6万。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徽,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态势基本形成。省级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一半为高新技术企业承担;13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85家为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组建。
2022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7位、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创新环境由2021年的全国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3位,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
今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工作会议时提出:要在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上当好示范,“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真正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创新环境。”
这也日益成为安徽立足长三角时拥有的新“比较优势”。
要素流通高质量发展
回头看去,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时势使然。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从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不平衡是普遍的,但在发展中形成相对平衡,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长三角地区在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被中央层面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支持意见。
尤其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已从市场要素的自发合作进入体制机制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旧的、“有界”的“条条框框”亟须打破,新的、“无界”的“跑道”亟须建立。
今年5月,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一体化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将有力推动公共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配置。
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额约占全国交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要素流通和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基础统一配置资源,实现长三角区域要素合理流动,实现企业之间、城市之间的资产调整和重组,应是未来长三角经济融合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安徽为例,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参与全球要素分配,借力长三角嵌入全球产业链、参与高端供应链分工。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69799.12亿元,逼近7万亿大关,占全国比重24.49%。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这八个长三角万亿俱乐部城市的一季度GDP总量占长三角的53%、占全国13%,撑住了长三角经济大盘。
但光从经济体量上衡量长三角一体化是不够的。一个庞大体量城市群的地基深处,应该有共同的内生动力,它们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有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乃至集成一批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竞争尤其是县域竞争——这是“分”的好处,它有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自主性等等。到了一定阶段,合作会往更深处进行。
安徽商报“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
主要领导座谈会”特别策划
“三生万物”
为您讲述
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
“安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