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胸怀天下 不断加强国际战略教学科研工作

  原标题:坚持胸怀天下 不断加强国际战略教学科研工作(主题)

  ——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学术发展历程(副题)

  中央党校历来注重国际问题的教学和科研,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创了具有当时历史时期重要特点的相关教学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则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快速壮大,之后经历多次调整充实而渐呈枝繁叶茂之发展态势。目前,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直属机构,国际战略研究院承担着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国际战略研究院坚持传承中央党校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学术发展脉络,努力在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我国对外战略和国家安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取得建树,努力为培养高中级领导干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发挥高端智库作用,服务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奠定基础阶段

  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央党校在延安复校。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正式将有关国际问题的教学和研究纳入教育方针和办学实践中。当时设置的必修课之一“策略时事课”,就包括研究与分析国内外时事等内容。1940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下发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提出,设置课程要依据“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的原则,并要求“时事政治课程分为中国、日本、国际三个方面经常研究”。1941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强调:“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与国际问题相关的文件《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央关于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最近国际事件的声明》等,集中论述了我们党的对外政策和党中央对国际大势的研判,作为党校学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当时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统一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日常课程教学和研究之外,领导人不定期作的政治报告也起到了指导学员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在中央党校作过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包括:1935年12月,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1937年6月,周恩来作的《和平、抗日与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报告;1944年5月,毛泽东作的关于时局问题的报告;等等。

  除了课程学习和时事报告,中央党校还尽力为学员研究和分析国际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党报作为重要的学习参考资料,引导党校学员密切追踪国际局势变化,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其中,新华社主办的《今日新闻》为单日刊,第一版主要刊登国际新闻,《新中华报》为三日刊,设有三日国际、三日战况等栏目,这两份报纸是当时边区了解国际时事的主要媒介。

  这些课程、报告、参考资料涵盖诸多关于国际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不仅对引导学员开阔眼界、认清国际形势、正确把握革命和战争的未来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后来各个历史时期中央党校的国际问题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基础。

  重启发展阶段

  1977年,中央党校复校。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高中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胸怀全局、放眼世界的战略需要,在党中央的支持下,根据校领导指示,1979年,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成立了国际政治筹备组,开展国际政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2年6月,国际政治教研室正式成立,由李元明担任主任、刘平和田文光分别担任副主任。不久,时任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陈忠经被聘请为中央党校客座教授。从1979年至1985年,国际政治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在队伍建设上,除了从校内其他部门调入专业人员外,国际政治教研室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高校录用国际政治、历史、外语等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到20世纪80年代末教研人员已经达到15名。

  在学科布局上,国际政治教研室把研究人员个人的专业和兴趣与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结合起来,李元明侧重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其他同志分别侧重美国、苏联、欧洲、日本、中东、东南亚、南亚、东北亚、拉丁美洲等区域国别的研究。

  在教学上,从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上半年,国际政治教研室为党校研究班、轮训班、理论专业班等不同类型班次开设国际政治讲座课,课程讲授由校内教员和邀请的校外专家学者共同承担。讲题首先涉及美苏争霸和军事力量对比、美国全球战略和军事战略、苏联的对外战略、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等,其次涉及西欧(欧共体)和日本等当时主要发达国家,再次涉及世界热点和发展中国家等。此后,国际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向系统性发展,主要呈现为四个层次:从战略全局看待国际问题、近现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政治(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局势与主要国家对外战略)、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系统性课程逐步弥补了之前国际政治讲座课单一性的不足。此外,国际政治教研室还开创了“国际形势对话会”。这种教学方式在党校礼堂举行,面对所有主体班次学员,由国际政治教研室教员和外请专家分别就有关国际和地区形势作简要报告,然后由学员提出问题,专家现场解答。

  在科研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85年5月和1988年4月先后出版了由李元明主编的面向干部队伍的全国第一部《国际政治》教材(内部发行)及其所著的《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下册)。此外,根据校领导指示,国际政治教研室将国际政治讲座的讲稿整理出来,汇编成书,冠名《国际政治讲座》,由求实出版社内部出版发行。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位研究生培养强调一专多能,既适应国际政治的教学和科研需要,也适应国家涉外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在研究资料建设上,国际政治教研室建立了图书资料室,由学校拨专款购置专业学术图书,包括一些关于国际问题的内部文件,多卷本的英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些英俄日法等不同语种的外文期刊等。

  调整巩固阶段

  1986年,中央党校校委会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由时任教育长江流兼任所长,设立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国际共运、毛泽东思想、国外社会科学情报等研究室。当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格局。中苏关系、苏联改革、美苏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突显,亟待深入研究。1994年,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把校内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同志组织起来,成立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7年撤销),由姜长斌任主任;设立人权研究室,由董云虎任主任。1996年,为适应教学改革需要,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下属机构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改革与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工作、人权、国外社科情报7个研究室。之前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国际政治教研室则在1990年并入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在1996年又从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并入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从1986年至20世纪末,随着学科研究部门的调整,国际问题研究的相关学科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是苏联问题、中国对外战略、“一国两制”等,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当代国际共运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一国两制”与国家理论等,主办刊物《国外社会科学信息》,该刊后更名为《国际社会与经济》,之后停办。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出版了《当代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丛书》《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对外关系》《当代国际政治概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等。

  这一时期的国际交流主要是同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联合研究从1994年筹备、1995年启动,一直持续至2005年。先后在中国和美国召开了三次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两本著作《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

  在此过程中,中央党校国际政治专业博士授权点于1993年12月获得批准,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姜长斌和张中云,于1995年招收了第一届博士研究生。之后,李忠杰等相继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突显特色阶段

  世纪之交,中央党校校委会决定于2000年4月正式设立战略研究所,依托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教研人员,组建中国外交、港澳台、当代世界思潮三个研究室,同时把国际政治教研室和世界经济教研室及其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从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和经济学教研部调入。2001年,根据校委会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决定,战略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国际战略研究所,以突出国际战略研究的特色。至此,国际战略研究所形成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思潮、中国外交、港澳台(后更名为国际关系与港澳台)5个研究室和1个办公室的架构,编制50人。从21世纪初至2015年,国际问题研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充实提高,呈现出党校国际战略研究的特色。

  这一时期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和谐世界理念”等重大课题,出版了《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研究》等著作以及“国际战略研究丛书”,向党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和谐世界理念的长篇研究报告并得到肯定。同时,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从之前的苏联俄罗斯问题研究扩展到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研究、非洲研究、中东研究、软实力研究等方面,推出了《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苏联兴亡史论》《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等一系列著作。

  这一时期国际战略研究所承担的主体班教学任务发展比较快,国际问题相关课程从新疆班、西藏班扩展到省部班、中青班、厅级班、县委书记班、党校系统教研骨干班等;参与了《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当代世界经济》等教材的编写,主持编写《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国际问题二十讲》《和平为上: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国际政治与经济若干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外交》等教材。

  这一时期的国际学术交流包括同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研究的第二阶段。合作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从解冻走向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再探讨:1969—1979》等论著。

  这一时期,国际战略研究所陆续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华美国学会、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单位,承担着教育部与中央党校于2013年5月合作成立的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的具体工作,从2010年起逐步搭建起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50人论坛、全国党校系统国际战略研讨会等年度学术交流平台。从2003年起,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后流动站设立,形成国际政治、外交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构成的学位研究生培养架构。

  全面发展阶段

  2015年12月,国际战略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国际战略研究院,增设国家安全研究室。2018年3月,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建。国际战略研究院下设的研究室全部更名为研究所,撤销国际关系与港澳台研究室,同时增设国际关系和“一带一路”、“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3个研究所。当代世界思潮研究所更名为世界思潮研究所。2019年,国际战略研究院形成12个研究所和1个办公室的架构,即国际政治、中国外交、世界思潮、世界经济、国家安全、国际关系和“一带一路”、“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美国、亚洲、俄罗斯与欧洲、非洲与拉美12个研究所和院办公室,研究领域涵盖新时代重大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三个方面,教学、科研、智库建设、舆论引领全面发展,学科学术发展更趋完善。从2015年至今,随着国际战略研究院附设研究机构的全面完善,国际问题的教学科研也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的学科学术建设重点是系统深入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重要论述及其重大实践,参与校(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研究,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纲的研究,承担其中有关外交、国家安全、国家统一等方面章节的写作;增设国际关系专业博士授权点以及习近平外交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两个研究方向(2021年开始招生);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大专项的研究,多次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人权白皮书等重要文件的撰写。

  这一时期的研究突出集体力量优势,以国际战略研究院集体的名义,撰写发表多篇文章,打造了“大有国际战略论坛”,推出“大有国际战略论丛”,出版了纪念建院五周年和建所二十周年的文集《新时代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前沿问题》。国际交流不断扩展,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印度等多国学术机构建立了机制化的交流合作。

  新征程上,国际战略研究院将更加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突出建成“智库中的智库”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提升国际战略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祖贵,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来源:学习时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