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精彩热点“营养品”——热词及时评

  高考写作精彩热点“营养品”——热词及时评

  一、热词:“纸巾刺客”

  时评:一小包纸巾卖五六元?“纸巾刺客”是一笔双输的买卖

  一小包纸巾卖五六元?听到这样的价格,想必不少人都会直摇头,很难接受如此高价的纸巾。尤其是在饭店吃饭时,很多店家都会免费赠送纸巾,即便纸巾收费,不少餐厅也只会象征性地收取一两元钱,顾客也基本都能接受。

  据《工人日报》报道,有山西游客在乌鲁木齐旅游时,发现某连锁餐厅的餐巾纸收费5元每包。而据当地市民表示,“好几年前一些餐馆就开始对餐巾纸进行收费,我们已经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了。一般来说,餐馆都是一包收两元钱,但有的餐馆收五六元甚至更高。”

  此事在网上引起关注和讨论后,有人将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纸巾刺客”。然而,一些饭店却认为这样做是出于成本、环保等考虑,合情合理。

  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应该是相互信任与互惠的关系,消费者有提出个人诉求的权利,商家也应该在提供服务时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而“纸巾刺客”的本质问题,还不是价格高昂,而是在未经消费者同意或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贸然收取费用。从这一点来说,商家的做法的确有点“坑”,消费者尤其是从外地来旅游、就餐的顾客对此表示不满,也很正常。

  在现实中,饭店的服务质量与自身定位差异很大,一些高档饭店的餐巾纸、餐具费用收费较高,也合乎情理。但考虑周全、负责任的饭店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就餐前,明确告知收费标准。如果顾客不愿意或不能接受较高的收费,他们当然也有权利换一家就餐。但如果店家故意或忘记告知顾客相关的收费标准,从而导致顾客的不满,甚至投诉、维权,那店家就不能推卸责任了。

  从本质上看,要解决“纸巾刺客”的问题,就是要厘清饭店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明确的契约关系,而且双方都要遵守这一契约。只有这样,顾客才能心情愉悦地就餐,饭店也会获得顾客的信任,并在顾客的口耳相传中,拥有更好的口碑。

  而且,从餐饮行业的服务意识上看,在小小的餐巾纸上“大做文章”,多收取顾客几元钱,其实并非明智的做法。表面上看,店家多赚这一点餐巾纸的钱,好像是获利了,却有可能因此让顾客“心冷”了,尤其是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更会激起顾客的怨气。而有智慧的经营者,会放弃蝇头小利,让顾客体验到真正宾至如归的感觉,享受到便捷、高质量的服务。就像有的店家,为了能吸引“回头客”,不仅不会收取顾客的餐巾纸费、餐具费,还会赠送顾客一些消费券或饮品。虽然这只是细节上的实惠,却也是对顾客实实在在的让利,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经营之道。

  另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说,在一些注重发展旅游业的城市,相关部门应更加及时地查处那些“天价收费”的商家。毕竟,当个别店家的过分做法被游客在网上曝光后,损害的不只是这一家店的形象,也会对当地旅游和餐饮市场带来一定的伤害。

  “纸巾刺客”无疑是一笔双输的生意,要做长期的生意,就不能为赚小利而失大利。如何踏踏实实做好经营工作,是相关从业者应当深刻思考的问题。

  链接阅读:

  “雪糕刺客”“文具刺客”“水果刺客”“零食刺客”“饮料刺客”……2022年以来,不少“闷声价高”的商品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一方还未唱罢另一方就已登场。这些商品都被冠以“××刺客”之名,在市场上搅起了风浪,既刺中了消费者的腰包,也刺痛了消费者的心。而“纸巾刺客”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商品刺客的阵营,拓展了商品刺客的活动范围,也增加了消费者权益被“刺”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防不胜防”的焦虑。

  ——人民法院报《“纸巾刺客”岂能刺破法律诚信底线》

  坦白而言,在商言商,只要商家明码标价、提前告知,收费还是免费都是商家的权利。但问题的关键是,不能让偷偷摸摸的“纸巾刺客”伤了消费者的心。说到底,消费者介意的并不仅仅是对纸巾收费,而是商家遮遮掩掩的收费行为让消费者觉得这些钱花得不明不白,同时有种做了冤大头的感觉。

  往小了说,把成本几毛钱的餐巾纸收费五六元钱,是一种“雁过拔毛”式的贪小便宜心理在作祟。类似的收费远远超出了控制经营成本的合理空间,是试图在消费者身上小赚一笔的短视行为。往大了说,不明码标价、不提前告知的取巧收费甚至于强制消费,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对于商家肆无忌惮的“纸巾刺客”,消费者和监管不能惯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商家之所以敢在并不值钱的纸巾上动小心思,正是拿捏住了消费者出于面子或不想麻烦而选择付款的心理。也正因此,只有消费者敢于说“不”,积极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投诉,才能让商家有所收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更要加强监管和引导,让餐馆做到餐巾纸明码标价、收费合理。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经营者,要多点诚意,少点套路,用诚信合规经营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开店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商家必然要精打细算衡量利益得失,但这种计算不能变成算计。为了蝇头小利算计和套路消费者,只会败坏消费者的好感,最终得不偿失。正如有消费者表示,“如果我在就餐中遇到‘纸巾刺客’,可能就不会再来这家店了。”

  ——正观新闻《莫让“纸巾刺客”伤了消费者》

  二、热词:银发知播

  时评:“银发知播”何以“感动中国”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日前,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荣获集体奖。这个群体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大家称他们为“银发知播”。

  “银发知播”的出圈,感动了无数人。人们赞叹他们不惧年高,在汹涌的数字浪潮中主动拥抱新技术,在互联网平台发光发热。87岁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这位骑自行车的“80后追风少年”,在视频里用时新的话语方式,讲解中国探索海洋的故事;一头利落的花白头发,一件朴素的摄影马甲,73岁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打出“不刷题”的“旗号”,在直播间里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这些白发苍苍的“院士爷爷”“科学姥姥”的出圈让我们看到,短视频行业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老年人不再承担重要的生产力角色,他们从社会关系中逐渐退场,也似乎与互联网、短视频这类新潮的玩意儿无缘了。然而近年来,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推进,老年群体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不断被激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0.8%。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成为移动活跃网民重要增量来源。“银发”一族不仅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成为内容创造者。

  打开短视频,我们会发现“银发网红”并不鲜见。这些老年人一改人们脑海中的刻板印象,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学识特长等在短视频平台上大显身手。有的秀口才、秀学识、秀厨艺,有的教人养生、穿搭,还有的记录自己的旅行……“银发网红”中还有不少来自农村。这些质朴、善良、勤劳的大爷大娘,短视频把他们拉到网络社会舞台的“聚光灯”下。他们在短视频中记录自己的乡村生活、推介乡村美景、展示非遗技艺等,他们的出现让人们更加关注乡村振兴的进程。

  老年人自身的独特价值填补了互联网社会的空白,“银发网红”以其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网络社会和互联网文化圈层。“银发知播”“银发网红”正在成为互联网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风格改善、净化着网络环境。

  短视频在诞生之初,以强大的情绪调动能力,低门槛、低成本的准入模式和碎片化浏览等“大众友好”特性,受到青睐。为了迎合浅层次的精神快感和“短平快”的信息获取需求,那段时期各平台的内容大多以吃播、生活段子、歌舞表演为主,泛娱乐的特点鲜明。之后,在“短视频引流+直播变现”、短视频营销、网红经济等商业模式之下,一些博主为了盈利不择手段,使出了靠感官刺激、炫富消费、猎奇行为等“出奇制胜”的“招术”,短视频行业一度出现低俗、媚俗的乱象。

  随着用户需求趋于理性,大家希望从短视频中获取更多实用的知识、资讯、观点和技能。面对受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各大平台纷纷加强知识内容布局,相继推出泛知识类板块,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专业领域,也包含美食、时尚、健身、养生、育儿等生活类内容。一些专业机构、媒体纷纷投身于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一些学有专长的博主通过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和通俗有趣的讲述,给知识插上翅膀,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不仅能娱乐,还能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在短视频平台上讲古典文学,比如他讲“又幽默、又豁达、又善良”“人见人爱”的苏东坡,获得超过27万人次的点赞,8000余条评论中大多是对苏东坡其人、其诗的探讨,粉丝们在评论区开起了“研讨会”。而“不刷题的吴姥姥”通过实验讲述角动量守恒,评论区里9000多条评论,全是关于“角动量守恒”,有提问、有解答,俨然是一个物理课堂。知播与平台、博主与粉丝双向奔赴,完成一次知识或者观点的传递。用户黏性强,粉丝活跃度高,是泛知识类短视频的突出特点。应该说,这就是知识传播应该有的样子。

  不只是专家教授,不只是“银发知播”,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行业的行家里手,都可以成为泛知识类短视频生产者:经济学家讲如何防范金融骗局,社会学者科普如何面对恋爱婚姻中的亲密关系,果园主讲如何管理果园,宝妈们分享育儿心得……短视频的内容生态不断延展,新闻、影视、生活、美食、教育、旅游、情感等内容样态不断丰富。

  对高品质知识视频的需求,既是用户的需要,也是行业升级的需要,更是平台做大做强的需要。近年来,各平台都把深耕泛知识类内容生态作为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0亿,这说明短视频已经深刻而全面地融入用户生活、嵌入社会日常。所以,保证内容的健康、丰富、高品质,是短视频行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如今,大众消费已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升。“银发知播”这样的优质资源入驻平台,着力耕耘高品质内容,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文艺生态,让科学知识得以更广泛普及,让正向价值得以有效传达。

  三、热词:年轻人“上香”

  时评:年轻人挤爆寺庙,不等于他们投向了佛祖的怀抱

  【互联网有个热梗说:“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在作为和作用之间,年轻人选择了做法。”有网友说,“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不够正能量。”也有网友表示:“这是因为努力能够改变的东西越来越少,学历能够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小。”其实,这和年轻人“保温杯泡枸杞”、购买各类养生食品、保健食品,和“废话文学”“林黛玉文学”“鼠鼠文学”“孔乙己文学”一样,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焦虑,寻找安全感而已,大可不必上纲上线上价值。】

  据说,“上香”成为现在年轻人最流行的时尚。

  这个观察不乏数据支持。有旅行平台表示,近一个月寺庙相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倍;另一家则具体到年轻人“上香”的比例: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只要你想,天天都可以是疯狂星期“寺”。漫步在红墙黄瓦之下,早起 n 小时只为请到第一柱头香,攒“功德”再也不用只依靠电子木鱼和电子佛珠。】

  人间三月,春光正好。这个时候到寺庙里逛一逛,顺带烧炷香,本来没什么奇怪的。不过,当舆论抛出这届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观点,好像事情的性质就变化了。对此忧心者认为,过去说的“佛系”只是一个抽象概念,现在年轻人挤爆寺庙,就是用实际行动“投向佛祖的怀抱”。【旅游去寺庙,考试找工作去寺庙,求子求姻缘去寺庙……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万物皆可寺庙。谁也没想到,继“杨超越锦鲤”之后,神秘的玄学力量再次压倒了非主流的亚文化,成为年轻人办事前必备的“仪式感”。】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选择烧香拜佛的年轻人们,都在求什么?他们真的静下心来、变得“佛系”了吗?】

  首先,抛开“上香”这一行为,“去寺庙”并无必然的宗教含义。就像去欧洲城市旅行,教堂是不可遗漏的“打卡点”一样,在中国的风景名胜里,寺庙也是难以忽视的存在。一座城市的代表性古迹里,总是能列出一串寺庙的名字;而再优美的风景,没有佛堂大殿的点缀,好像就少了一点韵味。因此,与其说是年轻人特别热衷寺庙游,不如说这一现象释放了旅游行业复苏的信号。【分析1——寺庙游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旅游的一种。比起信奉,比起灵验,起初打动年轻人愿意虔心前往的,必定是那宁静致雅、古朴秀美的景观。自古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寺庙也是承载中国美学的建筑实体。“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以寺庙作为意象的古诗词举不胜举,由于历朝历代的供奉和修缮,很多古诗词里的寺庙得以保留至今。在微博上,有网友称赞南京鸡鸣寺的樱花,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美学课”。在不少年轻人眼里,他们热衷前往寺庙不是为了追随佛祖,而是为了追随心中的传统文化。【分析2——寺庙蕴含中国美学,寺庙游是一种追随传统文化的方式。超凡脱俗的景象,是众多文人墨客笔下常客。也让如今的年轻人们心向往之。】

  其实,不管是“深山藏古寺”,还是“大隐隐于市”,单纯就欣赏风景而言,寺庙的选址和园林美化也是得天独厚的。寺庙的晨钟暮鼓、落英缤纷、小桥流水,一步就是一个景观。一堵红墙,一棵开花的树,就能吸引拍照的年轻人流连半天,为了取得最佳光线效果得耐心等待,摆出不同的pose就为留下一个“决定性瞬间”。【这里再次强调,寺庙游其实就是欣赏风景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那么,难免有人要反驳,如果一些年轻人去寺庙,就是冲着“上香”呢?有人发现,年轻人涌向寺庙,带动了寺庙的文创产业,其中有不少就是“开了光”的手串、红绳等;还有人发现,一些寺庙的求签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这难道是年轻人更“迷信”了?

  要区分清楚的是,寺庙提供的一些“开光”服务,以及一些求签算卦的生意,上升不到“信仰”的层面。从佛教的原教旨出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占卜凶吉也算不上是什么追随教义的做法。不要一看到部分年轻人上香了、求签了,就认为他们想要出家了、信佛了,产生这种不着边际的联想,先问问佛祖自己答不答应!【分析3——上香、求签远远上升不到信仰层面。年轻人烧香拜佛,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失去了自信进而迷信,不代表着“躺平”,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心态问题或道德问题。】

  当然,从心理需求来说,年轻人在寺庙里求助于“不可知”的力量,是因为现实压力难以排解。那些上香的年轻人,当然是“有所求”的。但绝大多数朝着佛祖磕头的年轻人也应该明白,他们所求的东西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烧香拜佛不过是祈福求安,寻求某种心理安慰罢了。【分析4——在寺庙求助更多地是寻求心理安慰。归根结底,年轻人哪里爱的是寺庙,实际上爱的是“好运”。所谓的热爱玄学,其实是因为在这卷到永无止境的生活中,大家实在太渴望一针安慰剂,好能在喘不过气的现实里缓缓神,更有动力面对每一个需要早起的“本来就烦”的早晨。寺庙、手串,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实体不过是年轻人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寄托:去一次寺庙烧香拜佛,比看心理医生还管用。】

  因此,如果还是对年轻人涌入寺庙忧心忡忡,不如多了解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并设法提供切实支持——无论是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还是寻得美满的爱情、抚养健康的下一代,这些年轻人上香时常见的心愿,都能在社会服务体系里找到相应的工作目标。解决好这些诉求背后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对“不可知”的期冀自然少了,对未来就更有信心和确定感。【分析5——现实思考“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让社会对青年更友好,让政策与青年更贴近,让他们把不确定性看做可能性,从可能性中寻找理想。更多地从当下的处境出发去传递对现实年轻人状况的切实分析,既正视他们的困难,社会也应该更多地帮助他们更顺畅地在生活中取得进步,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永远也不可能包办或自然而然地解决一切问题,最终个体生活的具体问题和苦恼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的困惑和迷茫,需要有更多比算命和“上香”更具体更切实的疏导渠道,如在心理方面的支持,在生活经验与成长路径上的辅导和支持,在人生各种具体问题上更实际的知识方面的支持。这些并不是专门的知识学习,但其实是相当需要的。】

  正所谓,佛不渡人,人唯自渡。烧香拜佛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心理暗示,但好心情还是要自己去争取,佛祖不能陪伴你左右,以积极心态应对压力,才是“下山”以后的正确选择。【这正像罗素所说:“幸福就是真实地活着”,也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的一生就像在雾中行走,只有把这一脚跨出去,才能看清下一步路。”我们要相信年轻人有这种能力,或许我们看到的所谓倒退,实则是年轻人的螺旋式前进而已。很多事情,当年轻人已经放下,我们就不必再“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