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新桥中学以前曾有过初中部
前言
迄今为止,有关自己的小学、高中以及大学的求学经历,笔者都有所着墨并已见诸有关微信公众号,唯独初中这块尚为空缺,笔者也曾想过动笔,却因惰性太重而一再推诿至今。
直到前不久有一天,昔日初中的一位同班同学将我拉进了同学微信群,我才痛下决心,抓紧撰写一篇映射我们三年初中时光的拙文,将之作为进群后呈送给同学们的一份特别的见面礼。
新桥中学初71班毕业照
1979年,笔者顺利通过了初考,开启了在新桥中学三年的初中求学生涯。那年新桥中学只招收两个初中班:初71班和72班,我被分在初71班。后来得知,我们这两个班是文革结束后新桥中学招收的首批初中班级,历史转折时期的大好时机能让自己撞到,不啻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幸事。
初到新桥中学,印象最为深刻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校第二天凌晨四时许学校蓄水池旁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景象。
新桥中学是我们新桥乡(后改为镇)的最高学堂,虽说不上百里挑一,但能考进来的都不是平庸之辈,更何况我们是文革结束后恢复招生的首批初中生,且只招收区区两个班。初来乍到,同学们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对未来有着一种无限的憧憬。入校的第一个晚上,大家心情格外激动,许多人在床上左右辗转,彻夜难眠。凌晨四时许,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家好像事先约好似的几乎同时起床,每个人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手里提着一只里面放有口盅牙刷的小铝桶,从各个瓦顶泥墙的宿舍浩浩荡荡地涌向学校东北角那个唯一的装有若干水龙头的蓄水池。一时间,在各宿舍通往蓄水池狭长的泥路上人头攒动,新生们无所顾忌大声的说着话,手里的铝制小桶发出叮叮当当的撞击声,那场面,犹如当下烟火味甚浓热闹非凡的县城芦圩夜市一般。
1984年新桥中学第一届教员在校门合影
面对这种目无校规近乎肆无忌惮的乱哄哄的现象,高年级的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校领导们也展现出了极大的宽容,非但没有出面呵斥和制止,反而有意的放任自流。
这种现象持续约三四天,不到一个星期,新生们的作息逐渐恢复正常。事后校领导和班主任对我们说,同学们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求学,心情有些激动,学校十分理解,希望大家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
笔者1989年师大毕业,第一年就分配在母校新桥中学工作,再次目睹了上述当年自己十分熟悉的那一幕。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十余载过去,如今的母校,一年一度新生早起闹腾的那一幅动人的情景,早已化为一个美丽的历史传说。
新桥航拍 图片来源:宾阳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奋发向上的新气象。伴随着“振兴中华、实现四化”那雄壮有力的口号,广大中国青少年对知识有着一种有如久旱逢甘霖般的无限渴望,刚刚步入初中的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奋力拼搏,争取三年后考进宾中或宾高,始终是我们三年初中生涯的主旋律。在老师们悉心周到的教导下,同学们个个卯足了劲,起早贪黑,你追我赶,三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恨不得马上将所有的知识全都装进脑子里。
新桥中学初中80班的合影
新桥中学初中86班的合影
那时候我们每个学期只有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每次考试刚一结束,同学们就三五成群的结伴来到各科任老师的宿舍,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
每逢期中和期末考试,学校都根据学生的成绩设立有一、二、三等奖三个奖项,以激励同学们加倍努力学习。当时每一科满分都是100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三个奖项的具体标准:科科及格,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者,获一等奖;科科及格,平均分达到75分以上者,获二等奖;科科及格,平均分达到65分以上者,获三等奖。
很幸运,初中三年,几乎每个学期笔者都能拿到各种大小不同的奖项,记得一等奖的奖品为一支钢笔,二等奖奖励一支圆珠笔,三等奖的奖品为一个笔记本。
除了学习之外,我们的初中时光可谓多姿多彩,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初一那年,我们两个班的男生全部住在学校东南角的一个砖瓦结构的大房间里,教室离宿舍很近,中间仅隔着一户老师居住的平房。
到了初二,我们两个班的男生第一次大搬家,与刚刚入校的两个初一班级(初73、74班)的男生一起住在位于学校东北角的那座五十年代初建成的大礼堂里。近百名十几岁的男孩子挤在偌大的大礼堂里,那种热闹喧嚣的情景至今想起来还能令我们这些现已奔六的同学们忍俊不禁。
当年我们睡的是上下铺的木制床架,床铺短且窄,有些个子高的同学午休或晚睡时不得不弯曲双脚方能正常入睡,否则两只脚板就得伸出床架的外面。许多睡在上铺的同学还特地将一块长长的木板钉在床架的两端作挡板,以防晚睡时半夜三更滚落下来。
寒冷的冬夜,盖着薄薄的棉被,同学们在床上辗转难眠,为了抵御寒冷,有些同学合二为一,两人挤在一起合铺睡,两个人两床棉被,有的垫一床盖一床,有的索性盖着两床棉被和衣睡,无论用哪种方式,都比一个人睡暖和多了。遇到周末有些同学回家,住校的同学就将回家同学的棉被搬到自己的床上,垫一床盖两床,躺在里面那是异常的温暖,睡得特别香,往往鼾声不断,一觉到天亮。
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同学们从食堂打饭回到宿舍,大家坐在下铺的床板边上,一边端着铝制饭盒用不锈钢小勺子吃午饭,一边高谈阔论,整个大礼堂里人声鼎沸,说话声、笑声以及勺子与铝制饭盒碰撞发出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那时的新桥中学校园,除了一栋两层楼的教室外,所有其他的建筑物,包括教室、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等,都是清一色砖瓦结构的平房。整个校园的空地很多,除去高中班级,我们初中每个班都分到一片空地给同学们课余种植诸如大白菜、生菜、空心菜、白萝卜等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待蔬菜长得成熟时再由学校食堂负责采购,所得菜款用作各班的班会费。同学们大多是农村子弟,种菜热情十分高涨,课间大家纷纷走到自己班级小组的菜地,给蔬菜浇水、除草。大家不怕脏也不怕累,劳动课时同学们还从学校化粪池挑来大粪给蔬菜施肥。在大家的精心耕耘下,每个季节的蔬菜都长得高大浓密,青翠欲滴。看到自己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大家甭提有多高兴了,个个都像喝了蜂蜜水,心里美滋滋的。
当年的伙食是每人每月交二十六斤米给学校食堂,每个月的菜钱为三块多,不到四块。早餐是一碗稀饭,想加菜的话需要自己额外掏钱购买诸如馒头包子之类的食物,中餐晚餐都是一碗米饭外加一点带汁的猪肉碎片以及一勺青菜。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新陈代谢旺盛,饭量大,这点伙食根本不够消化,上午的课上到第三节时许多同学就已饿得两眼昏花。第四节一下课,大家纷纷拿着饭盒迫不及待的涌向食堂,饭菜一到手就狼吞虎咽的开吃起来,不出几分钟,有些同学三下五除二就能将一碗饭菜连同汤水消灭得干干净净。
当年在食堂就餐都是凭票打饭,一张饭票一碗饭菜。有些男同学的饭量极大,一碗饭菜实在是不足以填饱肚子,于是乎,个别鬼灵精怪的同学去食堂打饭时故意将饭票一分为二,一张饭票打两份饭菜,由于就餐学生人口流量大,食堂工人忙于给学生分饭分菜,根本顾不上细看学生扔下的那些故意卷曲的饭票,所以这种伎俩刚开始时屡屡得手,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最后东窗事发,相关涉事者受到严肃的批评和处理,当时的总务主任陆经昌老师将这一事件编成一首宾阳话风的打油诗作为警示写在食堂外墙的一块黑板上:
一张一碗,老哥肚饥;
计上心来,一分为二;
双碗齐下,哥捧肚皮!
现在的新桥中学 图片来源:宾阳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每一所学校的大门口还没有专门的门卫看守,当年新桥中学的门卫也就是由在大门口一侧报纸收发室里工作的林姓老头(师生们都尊称其为“林公”)兼任。林公平时的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负责收发学校以及教工订阅的报纸杂志,二是“敲钟”,即按学校作息安排表定时前往敲打那口挂在校园中央那颗大树下的铁钟,向全校师生告知上课下课、早操课间操以及午睡晚睡的时间,午睡晚睡时间到点时关上并锁好学校的大门。
学校没有专门的安保人员,夜巡校园的安全工作轮流安排各班的男生分小组进行,不分寒暑,每个小组约有六人左右,每小组每夜负责一个小时的校园安全巡逻任务。轮到我们班夜巡的时候,第一小组巡逻结束一回到宿舍就马上拍醒第二小组的成员起床夜巡。六个男孩人手一根木棍外加一个手电筒,大家步履轻盈的来回走遍校园边缘的每一个角落,时刻提防“不法之徒”伺机潜入校内图谋不轨。
当年的新桥中学校园里到处都是龙眼树,盛夏的夜晚月黑风高,凉风习习,整个校园散发着成熟龙眼诱人的果香,此时夜巡校园,对我们这些男孩来说简直就是老天爷赐予的一件美差!徜徉在龙眼飘香的校园里,每隔十几分钟就顺手折下一把沉甸甸的龙眼果,然后剥掉果皮,一边走一边美滋滋的吃起来,大家只是欢快地吃,全然不知自己那小小的肚皮早已被美味的龙眼果肉撑得圆鼓鼓的。巡视结束时间到了,大家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返回宿舍,很不情愿的叫醒下一批夜巡的同学。
当年我们的体育课都是在学校西边那片开阔的泥地运动场上进行的。烈日当空的夏天,一节体育课下来,同学们个个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一下课大家就纷纷涌向操场边那条公路旁的一个饮料摊,每人花上几分钱,咕噜咕噜的喝上一两碗雷公根熬制的凉茶,甚是过瘾。
七十年代末,中越两国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大规模边境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英勇无畏的解放军大军压境,狠狠教训了一顿频频挑衅我国的越南军队,最终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伟大胜利。
初一上体育课时,我们好几次看到望不到头的解放军军车拉着各种大炮从操场旁边的那条公路上隆隆驶过,奔赴战事正酣的祖国南疆,这时候同学们纷纷涌向靠近公路的操场边,向坐在军车里面的解放军战士挥手致敬,祝愿最可爱的人在前线奋勇杀敌,平安归来,战士们面带微笑,频频向我们挥手致意。
当时,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如果没有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舍身保家卫国,我们哪里有机会在宁静的校园里安心读书?!
后记
拙作所呈现的,仅是我们当年在新桥中学三年初中生涯中的几帧画面而已,其实,那些令人难忘的美好瞬间,还有很多,很多。
光阴荏苒,一晃四十余载过去,三年初中生涯的点点滴滴,转眼之间已成过往云烟,当年那群懵懂的青春少年,如今已是霜染两鬓的大叔大妈,永恒不变的,是生命中一截快乐美好的时光,一段温暖绵长的记忆,一份浓浓的同学情谊。
李春晖,宾阳中学英语教师。曾在《昆仑文苑》《宾阳日报》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在省级专业教学刊物发表过教学论文。
▍今日责编:东东
▍内容审核:诚诚
▍内容来源: 宾阳印象 文字:李春晖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23宾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