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枣庄出台政法为民50个重点项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袁鹏 枣庄报道
6月30日,全市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张建福在会上公布了政法为民50个重点项目。
张建福介绍说,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前期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委政法委、市直政法各单位研究出台了“政法为民50个重点项目”,现向社会各界予以公布。
下一步,全市政法机关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办实事的工作成效凝聚民心,以破难题的实际举措推动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建市60周年。
政法为民50个重点项目包括:
一、优化营商环境排民忧17个项目
1、建立市政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制度。对照省政府下达的2021年省重大项目名单,市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服务一个省重大项目,为企业提供政法服务和法治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见效。
2、提高诉讼网上立案效率。加快立案审核进度,将平均审核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诉前调解超过30日调解不成功的,调解员应及时结束调解程序,立案人员于调解程序结束之次日立案登记。
3、大力推进网上庭审。利用好互联网法庭和远程调解平台,让当事人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便利;加大庭审直播力度,注重提高庭审直播质量。
4、严格诉讼费退付程序。实行诉讼费退费备用金制度,力争诉讼费“胜诉先退”。
5、开展涉法房地产过户问题专项清理、司法拍卖房屋腾退专项清理。统一涉法房地产过户案件的裁判标准,加强与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协调配合,妥善做好司法查封土地、房产的处置工作,努力解决历史遗留的“办证难”问题。对受让人通过司法拍卖取得的不动产,依法及时组织腾退,杜绝只负责拍卖不负责腾退问题。
6、完善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及办理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讼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等需求,做到“一号通办”。
7、优化诉讼服务措施。诉讼服务场所建设无障碍通道,为老年人预留便捷、安全的通道;针对全流程网上办案等信息化应用,加大对群众和律师群体的宣传力度。优化线下提交诉讼服务,对现场办理立案的当事人,由诉讼服务人员帮助进行网上立案,针对老百姓的问题咨询,一次性告知所有信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满足多元化的诉讼需求。畅通网上立案渠道,引导当事人通过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24小时法院等途径在线生成诉状、提交立案申请、网上交退费、网上阅卷等,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8、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机制有序开展,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组织和协调机制。严格执行《知识产权审判与检察职能衔接交流框架协议》。
9、实行有关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办理保安服务公司设立许可中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0、简化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办理。提供登门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利用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开设的12367服务平台,为申请人提供7×24小时出入境证件办理咨询投诉服务。
11、建设“一站式”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12、实施乡村“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在全市每个行政村培育1名以上“法治带头人”。
13、研发线上“自助申请临时身份证明”服务。针对枣庄籍高考考生高考时遗失或忘记携带居民身份证问题,依托枣庄公安微警务,积极研发手机“自助申请临时身份证明”并在考点进行现场打印。
14、推行户政业务周末轮值制度。实行公安户政业务周末轮值制度,方便群众周末及节假日办理户籍业务。
15、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梳理公布市级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与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等部门联合探索建立信息核查、信用管理、行政协助等机制,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标准化、规范化。
16、完善落实法律服务帮办代理机制。广泛组织律师为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法治体检、代理法律事务,实现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中小微企业有效流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服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17、持续开展法律宣传、宣讲。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丰富活动形式,开展普法进企业、进村居、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利用法院官方网站、微信发布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以案释法”的传播作用,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二、维护社会稳定保民安17个项目
1、推动扫黑除恶斗争长效常治。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经验,制定《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若干措施》,建立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机制。组织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对发现的黑恶势力犯罪“漏网之鱼”依法立案侦查。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扫黑除恶涉案财物处置攻坚行动。
2、建立市、县、乡、村、网格贯通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对基层社会治理事项实行“一平台管理”,着力解决当前“平台多、系统杂、数据乱”问题,为基层开展社会治理提供智能化支撑,为人民群众反映问题提供渠道。
3、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开展“追逃犯、反诈骗、打盗抢、防极端”行动、社会治安起底式“大清查”行动等专项行动,形成强有力的打击震慑。
4、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实行案件化办理,常态化落实对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5、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广泛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普法活动,持续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法庭教育、延伸帮教等工作,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6、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攻坚战。严厉打击整治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推进“断卡”行动,开展“无诈社区”创建活动。
7、开展“团圆”行动。全面查找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的儿童。
8、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维护食药安全”专项活动。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线上线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突出问题,强化检察监督。
9、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围绕当前群众高度关注的风险高、隐患多、事故易发多发的危化品、非煤矿山、道路运输安全、特种设备、危险废物、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在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10、开展“扫毒害、创平安”活动。加强农村毒品问题治理,开展“禁毒宣传进农村”主题活动。
11、组织编纂非法集资犯罪手法目录。发布经济犯罪典型案例、预警提示,提升人民群众发现和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12、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研究制定指导意见及工作指南,充实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队伍,基层法院全部配备驻院调解员,促进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有效衔接。
13、开展“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回头看”。持续抓好“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在全市部署开展“回头看”,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调研督导力度,将校园欺凌等涉及校园安全案件一并纳入监督范围,努力实现“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做实做细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今年普遍开展一次上讲台活动,组织“检察长讲授法治课优秀课程”评选。
14、推进城市窨井盖安全管理。秉持“小井盖、大民生”理念,持续跟进推动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全力投入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保护百姓脚下安全。
15、研发“掌上调解室”。依托枣庄公安微警务,研发“掌上调解室”,矛盾纠纷双方通过预约调解告知书或通过枣庄公安微警务线上申请调解事项,民生警务平台受理后推送责任民警办理,实现当事人双方或第三方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
16、打造“枣庄非诉服务网店”。开发服务线上平台,整合市12348热线、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职能,构建“线上+线下”非诉工作网格,完善制度机制和工作流程,力争60%的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
17、实施“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拓展法律援助服务覆盖面,力争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达到5600件以上,确保常住人口受援率稳定在万分之十五左右。
三、严格执法司法解民难16个项目
1、开展重点案件评查。采取“省级组织统筹、市级具体实施、异地交叉评查”的方式,重点对2018年以来容易滋生司法腐败、执法不公的特定范围案件开展评查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2、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专项清查。围绕“控增量、减存量”和“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整治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
3、集中开展违规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全面排查整治。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办理的所有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开展集中排查,重点整治“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违规违法突出问题。
4、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禁止政法机关、政法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插手过问、干预案件,定期通报违纪违法情况,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5、开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专项清理、长期未结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执行案款专项清理。开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专项清理,确保能够实际执结的终本案件予以恢复执行并实际结案。开展长期未结执行案件专项清理,对超过18个月的未结案件逐案排查、限期结案。开展执行案款专项清理,对已经到账并符合发放条件的案件在规定期限内全部依法发放完毕,让老百姓拿到“真金白银”。
6、创新破解执行难工作模式。强化执行财产网络查控,健全车辆、不动产、股权、其他投资权益等网络查控系统,进一步解决执行财产难寻、被执行人难找问题。
7、方便人民群众就近诉讼。统筹优化人民法庭布局,认真落实巡回审判制度,发挥好人民法庭的立案、诉讼费缴纳、退费等功能。
8、积极主动开展司法救助。建立上下级法院、检察院联动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对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生活困难当事人,联合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开展司法救助;对于涉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案件,通过支持起诉、检察和解等,给予救助;对发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犯罪线索,进行立案监督。
9、严格规范交通违法处罚工作。持续推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严格落实我市“便民利企”九项服务措施轻微违法不处罚工作要求,加强“包容”执法,实行轻微违法警告教育,即时提醒高频违法,督促及时自行纠正,并规范设置监控设备。
10、拓展互联网交通事故查询服务。为各方当事人及代理人提供更多查询渠道和便利,通过证据公开,促进事故公平公正处理。
11、升级打造“一站式”调解中心。推动全市各区(市)、镇(街),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综合平台,全部建立“一站式”调解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调解服务。
12、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拓展申请渠道,降低受理门槛,坚持“存疑受理”,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推行“0632枣庄阳光复议”模式,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
13、建成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并投入使用。建成涉案财物管理中心,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减少涉案财物价值减损,维护国家和当事人财产权益。
14、积极推进律师互联网阅卷工作。通过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实现在线身份核验、阅卷申请、阅卷办理、信息推送、卷宗下载等主要功能,依托互联网为律师提供查阅案卷材料服务,推动律师从“现场阅卷”到“网上阅卷”,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以信息化便捷手段,最大程度保障律师合法权益、执业权利。
15、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严格庭审秩序,规范庭审程序和内容,加强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调动法官和法官助理工作积极性;加强审判流程节点信息公开,在提高审判执行效率、缩短办案周期的同时,保证办案质量,注重社会效果,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16、足不出户·网上阅卷。通过公众号、张贴操作指南等形式充分宣传网上阅卷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网上查阅案件卷宗,享受在线参与诉讼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