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分扎堆,普校本科过线罕见,考不上重点高中,还有必要上吗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考出成绩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历来如此。
从昨天开始,打开网页刷到了好几个700分以上的,比如成都7中712分的女孩,比如南昌二中726分的状元等等,另外600分以上的也很常见。
第一感受是:嗯,这一届考得不错,现在的分数是真的高啊。
等到刷到了本科录取分数线以后,才从云端落到地上,这不就是我们认识的高考吗?好像分数,比我们那会更低了呢?
刷到了两个对比很鲜明的信息,两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前者耀眼的分数引起了清北招生老师的关注,后者尽管一直非常努力,在普通高中的她,用尽全力,也只是上了本科线而已。
名校高分扎堆,普校考上一本好难
一个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写了自己的孩子的经历,孩子在普通高中读书,孩子很努力,很上进,成绩也不错(班级成绩),一直都是稳占前三名,家里满墙上都贴满了孩子的奖状。
高考出分了,孩子上了本科线,虽然不理想,但是好歹上线了,也几乎成了班级里的唯一。
这位妈妈的分享,跟网上高分扎堆的名校形成剧烈的反差。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一地区的高分,追溯到学校,往往都是来自那几个学校。
所以是这部分更有天赋,还是环境影响了这个结果?天赋占小一部分,环境因素占一大部分,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家庭因素。
数学、理综满分,总分726分的男生
在这一众高分中,一位同学格外显眼,他就是江西的考生杨一鸣。
高考总分750分,杨一鸣考了726分,英语和语文一共扣掉了24分,数学和理综是满分。
其实到他们这个段位,水平都是一样的,都是大神级别的,可是大神级别的想要在高考中拿到数学和理综满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了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强大的思维能力以外,还要非常细心,才能做到一分不扣。
杨一鸣做到了,最关键是的,大神级别的往往偏科,尤其是理工类大神,可能语文英语会有短板,杨一鸣语文和英语也是顶级棒。
语文132分,英语144分,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是文科顶级学霸的水平。
杨一鸣曾经获得过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这已经能够说明他文科同样优秀。
家庭背景和学校曝光
杨一鸣就读的学校是南昌二中,这所中学培养出了大量的名校学生,清北校友也不少,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另外他的家庭背景也随之曝光了,杨一鸣的母亲是江西财经大学的教授,他可以说是从小在图书馆长起来的。
有着非常好的家庭氛围,在成长过程中,知识分子的父母给予了良好的引导,这样的孩子能够早一点了解到这个世界,以及这个社会的运转方式,能够早一点确立自己的目标。
在学习方面,受到父母的影响,孩子自然而然就能从小博览群书。
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再聊一聊集体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还是拿我自己来举例子,我一直相信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我读的不算好学校,可就读校一直都是地方最好的学校,入学后学校再按照成绩分出快班和普通班。
快班倒数基本上也能考上二本,普通班第一名都很难够上二本,虽然看起来是“掐尖”的结果,但是实际上,环境的作用真的很大。
有一位基本功比较扎实,但是每次分班考试都不能稳定发挥的女生,两次高考失败,后来找关系进入了快班,第三次高考570多分。
她说对她来说,在知识上精进已经不可能了,能够考到570分,她全部算在环境对她的影响上,周围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太重要了。
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没有出路了吗
看了这些信息,引发了两个思索: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有必要上吗;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没有出路了吗?
回答是当然有了,别沮丧。
我们要换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机会做顶尖的孩子,但是通过父母的引导和教育,还是有机会通过高考来稍微改变一下生活方式的。
未来他们的孩子,机会更多一些。
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差距在于“父母的学识”,孩子的成长环境,家长的引导。
虽然普通家庭的父母有短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来弥补短板。
读书没有界限,谁都可以读书,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普通家庭的父母和高级知识分子最大的行为习惯差距就在于“读书”,人家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在玩手机。
父母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格局,改变自己的教育观。
父母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通过阅读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认识到更广阔的天地,这对于他们确定目标,规划人生有很重要的帮助。
当我们陷入一种“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机会”的想法中时,要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进步一点点,他们的后代才会进步一大截,总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