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表达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语言表达的习惯,或者可以说是特长。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文字表达,当然,也有都善于或都不善于的。而口头表达上,有的习惯用方言,有的习惯普通话。文字表达上,有的习惯手写,有的习惯打字。这都是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用自己的习惯去审视别人的习惯,进而得出偏见。

  我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呢?因为看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看到后记里面,作者介绍他自己暂时抛弃了键盘,改用手写,于是极大提升了书写的速率。看了之后我突发感慨,因为我与他正好相反,我键盘打字的速率甚至可以达到口语表达的速率,要是手写,我会极其痛苦。另外,莫言还提到一点,打字的时候需要选字,很费时,而很多不常见的字字库里没有,只能用别的替代。这种痛苦,反而是在我手写的时候经常体验到。习惯了直接挑选,自然就有提笔忘字的弊病,这当然不需要多说。

  

  所以在微信上,有人习惯打字,有人习惯发语音,有人干脆只愿意打电话直接交流,这是他自己语言表达习惯决定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习惯不同的人交流起来,就会不能一致。过于苛刻一点的人,就反感跟自己习惯不一样的,甚至鄙夷对方不具备自己所习惯的技能。这就牵扯品德上的事情了,这个我们不细谈。

  总之,包容别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成了一个必要的品质。但是做到包容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理解。不理解必然导致错判。正如一个从小到大就说普通话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力,会把那些有口音的人视为有语言残疾。不具备打字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力,会认为那些坚持打字的人是在浪费时间,甚至是浪费别人的时间。

  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打字不行的,用打字的方式来记录和交流肯定会受阻。口语表达不行的,可能用书面的方式记录和交流会更方便。所以,取用最适合自己,也不干扰别人的形式是最好的。如果适合自己,同时却会干扰别人的,那就只能看彼此的相互包容了。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很好的人,并不多,因为两种方面技能的培养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当然,记流水账和啰嗦可不算这两种能力。还有两种能力都不具备的,那就是另一种问题了,不在此次探讨的范畴。

  ——2023年6月27日

  《拾字路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