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点燃教育高质量发展引擎

  建设教育强市 打造教育高地

  我市点燃教育高质量发展引擎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新时代新征程,我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在顶层设计上绘蓝图,做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发展定目标、明思路,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学有优教”的期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高地,推动教育体制更加科学、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基础愈发牢固、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人才、智力支撑,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党建引领 锻造新时代教育“先锋队”

  坚持党管教育,就是要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党管教育,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保证,才能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郑州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党建引领,协同推进各校党建工作,打造教育党建品牌、亮点,培养好“领头雁”,锻造好“主力军”,发展好“新力量”。

  盛会擘画新蓝图,奋楫扬帆再启航。郑州市教育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地生根,用精神武装头脑、用内涵指导实践、用要义推动工作。

  郑州航空港区荷园幼儿园独具创意的龙舟作品

  郑州市教育系统按照“形式要庄重、方式要灵活”的原则,以“学”为先导,多措并举,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实践,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全面准确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同时,郑州市教育局成立市教育系统宣讲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课堂;开展“模范人物谈体会”活动,邀请先进模范人物,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工作经验讲解,确保让党员干部学出坚定信仰、学出能力素养、学出使命担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我市教育系统发挥全媒体作用,开展线上微党课、制作“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网站、上传“书记讲党课”系列视频,上载远程教育平台、党建公众号、《共产党人》电视栏目等,充分发挥学校(单位)板报、校报、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作用,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丰富线上学习资源,让广大党员和师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小暖”志愿者参与学校劳动养殖,为小动物们喂食、打扫卫生。

  其中,郑州教育系统“书记讲党课”系列视频备受关注和好评。局直属学校近30名书记,紧扣教育初心使命,以基层视角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工作中的理念创新、理论实践活动。《乘二十大春风 办美好教育》《扎根幼教 奋进不止》《职业教育“大有作为”》……“书记讲党课”系列视频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学习讨论热潮,激发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目前,郑州教育系统“书记讲党课”活动仍在持续推进中。

  下一步,郑州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能力作风提升为支撑,以安全稳定发展为保障,把好方向,管好大局,加快发展、守牢底线,办好全国一流教育、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立德树人 展开“五育并举”新画卷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由路径。在我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不断创新“五育”载体,实化“五育”实践,拓宽资源渠道,以“五育并举”典型实验区、实验校培育为契机,完善多方育人体系,形成共育合力,立足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变革,精心布局高质量育人体系。

  立德修身。我市不断强化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加强理想信念、时政法治、国家安全、革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等教育,创新打造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育人模式,加快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体系;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和实施“大思政课”,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引领学生立德立言立行,学会做人。

  郑州市第十二中学学子在十八岁成人礼上演绎《芳华》

  健体强国。我市以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和特色校建设为牵引,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打造追求实效的体能发展、因材施教的技能学习、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重在激发的运动兴趣“四有”体育课堂。深入开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阳光体育竞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尚美润心。我市各校紧紧围绕艺术美育课程、学科美育课程、综合美育课程、实践美育课程、潜在美育课程等美育工作“五大样态”,推进美育课程特色学校和美育项目活动基地创建,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组织学生开展美育研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之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课程实施途径,开设合唱、舞蹈、管乐、版画、书法等艺术社团,举办校园艺术节、绘画比赛等多样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我,绽放活力。

  金水区第四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孩子认识药食同源的食材

  以劳立行。我市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加快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加快提升劳动教育水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成立了“郑州市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和“郑州市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2020年的劳动教育课程科学建构主题研讨,2021年的“五一”劳动嘉年华劳动教育成果展示,2022年的“劳动教育周”……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我市有效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扎实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切的成长。

  优化资源 迈向现代化教育强市

  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在2023年郑州教育工作会议上,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强调:“郑州教育系统要锚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盯紧‘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教育强市’目标,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纸间飞舞社团

  针对区域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和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市加快完成新一轮教育设施布局规划,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有效化解供需矛盾,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从2010年起,市政府连续十四年将市区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工作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强力推进。2022年,郑州市全年通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新增学位约5万个,投入使用中小学提供约4.8万个学位。2022年,郑州市建成投用中小学25所,增加学位4万个。

  美丽的郑州市郑东新区龙翔第四幼儿园

  目前,郑州市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已开工9所、主体完工1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主体完工2所,前期准备4所;新建中小学校项目中已开工7所,拟投入使用16所中小学项目中,主体施工3所,主体完工13所;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项目,往建4所高中工程收尾及竣工验收2所,第二批10所高中均已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在有序推进。在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郑州市正在推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二期工程建设以及与香港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合作等。

  金水区第四幼儿园的孩子们展示自己做的香囊

  作为全国首批9个“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加强校内“三个提升”,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指导各区县(市)持续开展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行动,公布了郑州市108家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及郑州市第一批373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

  我市坚定地向建设教育强市、教育高地的目标迈进,全面开展“三标”活动,让郑州教育品牌立起来、强起来,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基础教育筑高台,学前教育突出普及、普惠,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突出多样、特色,打造优质生源基地;推动职业教育建高地,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规格、高水平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推进产教融合,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基地;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坚持创新“育内”机制、实现“引外”突破,突出学科建设,强化科创能力,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内培外引 筑牢强师强教之基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育高质量的教育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促进高质量的时代进步。我市坚持“内培外引 内外兼修”,打造新时代“强师队伍”,汇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为郑州教育高地、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二七区建新街小学“劳动乐园”社团学生在“新新”生态园里摘草莓

  为注入源头活水,郑州市教育局创新教师招聘方式,变人才招聘为人才引进,变坐等人才为主动求才,会同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以市政府名义召开郑州招才引智教师专项招聘会。

  我市坚持德能双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省、市、县、校教师培训五级联动。为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倍增,发挥名师辐射效应,郑州市教育局积极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举、补充和培养同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实施名师培养行动计划,推动教师梯队发展。

  管城回族区春晓小学创意画社团展示吸引学生驻足观看

  为持续推进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开展郑州教学名师培养工作,两年共选拔758名郑州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对第一层次40名培养对象开展为期三年的“一人一案”个性化定制培养方式,打造郑州教育领军人才,支持成长为省级、国家级专家。

  同时,我市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抓好学校发展评价机制改革、教育人才分层精准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实干、实绩、实效,以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我市扎实推进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郑州教育力量。

  记者 张震 周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