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孩子报考清华差2分被拒,母亲不信要复查试卷,卷上11个字看愣她

  原标题:孩子报考清华差2分被拒,母亲不信要复查试卷,卷上11个字看愣她

  《孔丛子·居卫》有言:“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这话后来演变成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根据语境不同,可以作褒义也可以作贬义。但不管怎么用,这话都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那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一生。

  说起近现代的文化名人,相信不少读者都如数家珍,甚至还能讲出他们彼此之间的一些情感联系。民国便是一个文化大师辈出的年代,这些大师回到生活中也只是普通的父母,他们会怎么教导自己的孩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著名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从1937年开始,梁思成就和妻子林徽因等人走遍祖国各个角落,200多个县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了保存珍贵的古建筑资料,他们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头。

  在这个过程中,梁思成和林徽因都生了病,但出于对建筑的热爱,他们从未放弃。夫妇俩结婚后生下2个孩子,一个是女儿梁再冰,一个是儿子梁从诫。对于孩子,林徽因夫妇的期望很高,他们希望儿女将来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

  虽然时局混乱,条件也差,但林徽因却非常看重对孩子的教育,她常常亲自给孩子念《唐睢不辱使命》之类的古文,还有一些古诗词,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梁家住在北平的四合院里,家里永远摆满了书,俩孩子没事就喜欢翻开看个半天。

  再加上梁家经常举行文化沙龙,梁从诫姐弟俩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更多了。作为父母,梁思成和林徽因盼着孩子最好能继承家学,毕竟国内的第一个建筑学系都是梁思成于1928年创立的,建筑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

  所以最开始,梁再冰和梁从诫都选择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毕竟他们的父亲就是清华建筑系主任。谁也没想到,姐弟俩最后居然双双去了北京大学就读,这是怎么回事呢?1946年,梁再冰先报考,结果分数差了,她便去了北大西语系。

  身为母亲,林徽因觉得女儿没考上,儿子也是可以的。没想到几年后,梁从诫考清华建筑系又差了2分。这也太奇怪了,林徽因不信以儿子的水平会就差那么一点儿被拒。她提出要复查试卷,看看哪里有问题,如果儿子真的水平不足,自己便抽时间帮他补补。

  谁知看到梁从诫的卷子后,林徽因愣在那里,半天没吭声,回家后便和梁思成商量,别让孩子再考建筑系了。原来,梁从诫在卷子上写了11个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正是看到这话,林徽因才意识到身为父母,他们一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所以,梁从诫最终也去了北大,进入历史系学习,1954年毕业。他不光从事历史教师的工作,也积极保护文物和环境,2005年还获得了“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相信林徽因若知道儿子的成就,也会为他感到欣慰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