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游路线+1!广州这条千年古运河即将“复活”

  扶胥古运河

  是广州千年文化的历史脉搏

  这一段有生命力的古航道

  正在进行一系列升级改造

  恢复古运河路线

  打造文化小镇

  形成完整内河涌的水上游览观光线

  

  2023年年初,扶胥古运河连通工程在黄埔区穗东街道正式动工,恢复古运河路线,打造“一河两带四点”的海丝记忆风貌带,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

  扶胥古运河沿线景观节点

  

  这些沿线景观节点

  将从哪些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南海神庙

  广州千年对外开放标志

  (原有节点,非工程建设范围)

  重点打造南海神庙临江广场,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珠水浩瀚的景色,展现广州深厚的历史魅力。

  

  △俯瞰南海神庙

  庙头霞光

  庙头支涌林荫古韵水岸

  结合文化栏杆和沿线民俗文化展示墙,打造林荫古韵水岸,同时节庆时利用灯光布置营造特色水上游赏体验。

  书香南湾

  南湾文化小镇

  通过南湾旧村改造项目整体开发,结合麦氏祠堂发扬书塾文化,打造历史遗迹观光、文展、文创互动多活动的文化小镇。

  

  △书香南湾景观节点效果图

  粤曲夏园

  夏园湖粤剧人民戏台

  给夏园湖注入新活力,结合戏台增加活动功能,构建粤剧文化的交流平台。

  融德沙涌

  沙步旧村改造

  以古城历史文脉为笔,以新城生命活力为墨,沙步旧村改造项目正在谱写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生态宜居之城。

  

  △沙步历史文化街区融德里

  港通天下

  十字滘文化地标

  环桥让原本割裂的四涌联通,通过互动设施讲述港通天下、通海夷道的“丝路故事”,绿地中“万国”系列小品的直观展示,寓教于乐展现丝路上的“万国风情”。

  鹿步潮头

  鹿步入口门户标识

  鹿步作为扶胥古运河入口,打造门户性地标,登高远眺东江珠江商船往来,感受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运河精神内核。

  运河印象

  鹿步水湾公园

  滨河两岸重现生机,融入为周边居民提供活动的场地,四面围合的中央水面打造“扶胥印象”水舞秀,讲述千年运河故事。

  运河之窗

  东滘涌湾头

  滨河空间开放共享,借西基岛区位构建运河窗口,传承古运河开放共享的精神,打造新时代西区智造与世界共享的新窗口。讲述穗港开拓的历程,结合设施诉说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历史。

  

  △东滘涌湾头开放共享园区景观节点意向图

  古代扶胥

  散落文化古迹 串连贸易往来

  在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穗东街道南湾村,曾是古烽火台旧址的思齐公园山脚下,有着一块足有三层楼高的古海蚀岩——常春岩。

  走近这块岩石,“常春岩”这三个刻在石壁上的楷体大字依稀可见。如今,一个雨亭盖在石壁上,保护着这三个字,免受雨水的侵蚀。

  

  △郑嘉俊/摄

  

  △常春岩广场效果图

  扶胥古运河堪称“一河串古今”,它的周围散落着历史文化古迹,仅在穗东街道,就集齐了古庙、古塔、古树、古桥、古建筑、古运河等等。

  扶胥古运河便利了中外商贸往来,成就了周边村镇商贸繁华的景象。扶胥古运河起点为鹿步口,所以又称鹿步滘。往西经鹿步、沙涌、下元(今夏园)、南湾、庙头而到达南海神庙前的扶胥港,再转入南海神庙以西的西门坦,经沙浦、双岗、文冲、乌涌,直达现在的黄埔港一带水域。

  据史料,扶胥古运河在隋唐及以前就已经兴起了。

  魏晋时期,已有古斗村(即庙头),船只放洋启航之地,也是外国船只到达广州的第一停靠站。

  唐朝时,古斗由村发展为南海镇,后更名为扶胥镇,港口命名为扶胥港,成为海外到广州的第一站。

  宋朝时,由于黄木湾前风大浪高,影响海船停靠,为了提供更安全的运输通道,决定顺着东滘涌开辟了扶胥古运河,由此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清之后,由于水道淤积,扶胥港逐渐衰落,后港口功能西移。

  现代扶胥

  打造城市地标 形成水上游览观光线

  如今,庙头支涌、西滘涌段被纳入扶胥运河连通工程,正在施工中。

  

  △庙头支涌林荫古韵水岸景观节点效果图

  

  △项目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据黄埔区水务局介绍,扶胥古运河两岸建设将学习借鉴扬州京杭大运河等先进经验,聚力打造底蕴深厚的古运河文化高地,突出“水清、岸绿、河畅”,通过联通修复古运河,传承好诸如古渡文化、祭祀文化、粤剧文化等古运河文化,书写新时代黄埔“人与运河、城与运河”的故事。

  打造鹿步口海丝起点、十字滘交汇口等城市地标,树立以“开放务实、敢为人先”为主题的水畔运河系列雕塑,弘扬开发区文化,设计“互通共享,合作共赢”主题运河畔企业秀场,展现大湾区精神。

  通过碧道贯通工程缝合城市,碧道连城,以骑行道、慢跑道、漫步道贯通缝合城市,增强滨水空间可达性,将城市活力导入滨河空间,让市民生活重回水岸。

  结合未来城市更新及西区振兴,近期还将在东滘涌、墩头涌增设游船码头,对河道进行清淤,达到一定吃水深度,使得西滘涌、墩头涌、夏园湖、庙头支涌、南海神庙湖形成完整内河涌的水上游览观光线。

  项目规划

  分两期进行全面打造提升

  当前,黄埔区谋划了“三城一岛”空间联动发展规划,正加速推进广州海丝城规划建设。

  

  △项目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据黄埔区水务局介绍,一期项目主要对东滘涌(开发大道以西段)、西滘涌、南湾涌(含夏园湖)、庙头涌支涌(港前路至西滘涌段),结合现状进行护岸整治和内源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塑造水文化。

  在再现岭南水乡风貌方面,南湾涌水闸、庙头涌2号水闸将进行改扩建,打通文化游水断点;沿线还将设置游船、龙舟停泊的码头、埠头等,构建水上游览线路;为了让水道的绿色空间惠及更多市民,还将新建口袋公园等。

  第二期项目,黄埔还将对东滘涌(开发大道以东段)进行全面提升,打通庙头涌支涌连通南湾涌支涌断点等。项目将结合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及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等有序推进。

  古运河焕发新风采

  全新面貌呈现的

  扶胥古运河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来源:广州黄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