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本该姓“楹”
[清]厉鹗隶书相见不来联
楹联本该姓“楹”
作者:邵佩英
全国楹联书法展至今已举办了九届,从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以下简称“九届楹联展”)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看,不少作者还是没有弄懂究竟写的是不是楹联,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叫楹联书法?
楹,指厅堂之柱;联,指对仗之语。楹联就是指悬挂或张贴于壁间柱上的联语。有人认为楹联就是对联,对联就是楹联。广义上讲,所有的对联都是楹联。狭义上讲,楹联是指最早悬挂于楹柱上而后逐步转移到绫绢、宣纸上的对联。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楹联书法作品展,就是指狭义上的对联。楹联书法到底应该写成什么样子?
一、楹联姓“楹”,格式理应不可改。很多作品根本上就称不上楹联,更谈不上楹联书法。比如将作品上下联粘在了一起,本身叫“联屏”,是介于楹联与条幅之间的书法格式。而楹联书法作品应该裁开成两条,不能粘连。九届楹联展有件来稿不仅粘在一起,还在每一条上方拼接一块色纸,正文被迫下移了三分之一,只顾视觉上装饰效果,却不顾楹联书法格式的特殊性。过于装饰或过于设计导致“楹联”的内涵消失了,基本的面貌改变了,起码的格式没有了。再如“琴对”的格式是为了少字数楹联而产生的,上下款在两条正文的下方,主要是三言、四言、五言和六言。九届楹联展来稿中不少作品十几言甚至几十言,上下款居然在每条最后一个字的下面。又如“龙门对”,传统格式为几十言至一百多言。九届楹联展收到不少作品竟然将文字正文最后一行写到了最底,“龙门”都不见了,还叫“龙门对”吗?
二、楹联姓“楹”,所写书体多正统。楹联书法从书体上还需与周围环境、所处场合相合相融。这就要求楹联书法作品在书体上还是有所侧重,比如楷书书体中基本不用小楷。九届楹联展来稿中有不少小楷作品字数多得密密麻麻,尺幅上方方正正,没有“楹联”竖条的味道。在中国传统楹联书法中,不会有小楷或小字作品的,因为楹柱上是镌刻不下这么多字的。再有,过于“狂”“躁”的草书作品,受识读影响或缺少文雅之气,也不适合楹联。有些楹联书法作品,正文是篆书,落款是草书,显然缺乏对传统楹联文化的敬畏,以及对读者的起码尊重。
三、楹联姓“楹”,正文甄选偏雅意。传统楹联在文辞内容上有一定的规矩,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句,或一些现代口号式的宣传用语,不适合楹联书法创作。九届楹联展来稿中就发现一些低俗内容作品,没有通过初审关;一些寿联也当作楹联书法作品混迹其中,甚至也有挽联作品险些蒙混过关;有些“汉碑集联”“金文集联”都是从印刷出版物中“抄录”而来,被及时发现剔除。
四、楹联姓“楹”,平仄相对当工稳。我们常见楹联中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是“共识”,也是“公式”。九届楹联展来稿中,有些上下联写反,有些内容尽管源自古代文赋、诗词,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楹联,而是骈体文,有些句式与楹联相反的,故不能乱用。当然,楹联中也有“宽对”的情况,如“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但只是个例。
五、楹联姓“楹”,有其传承和赓续。传统楹联今人不可乱改,否则会贻笑大方。古代有一副楹联:
家有藏书墨庄香远,门无俗客竹径风清。
有作者将“门无俗客”改成“门无俗字”并署“自作联”,实属不该。“门无俗字”说不通,与上联不但无关联,也与后半句表述不沾边。
还有一副对联:
过眼云烟金石录,赏心风雨竹梧阴。
有作者将下联“竹梧阴”改为“竹悟阴”,显然词不达意。
更有甚者,改了一个字,意思截然相反。有副楹联是:
积善余庆自求多福,修身行道惟有永年。
然而作者却不假思索将“惟有永年”四字改为“难有永年”,其意大相径庭。
六、楹联姓楹,题跋多少无废话。古代楹联正文两侧题跋文字有多有少,如同篆刻边款。当代楹联作品的题跋,有些是空洞无物的。正文说的是一件事,题跋说的是另一件事。有些边跋虽然与正文有关,字数很多,四行小字,但基本上是从词典条目抄录而来,实在是乏味无聊。
楹联书法应该姓“楹”,要与其他文学格式或书法格式“分庭抗礼”“分道扬镳”,乃至“独立自主”“独善其身”。
文章来源:《书法报》编辑部
2023年7月5日《书法报》第26期第22版
作者简介:邵佩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书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师从孙伯翔、韩天衡。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评审委员会成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