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宣传月】没有父母参与的“体育”,是不完整的“体育”
(来源:榆树市妇联)
原标题:【家风家教宣传月】没有父母参与的“体育”,是不完整的“体育”
每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学期间,不少体育老师吐槽,学生中胖子的比例有增长趋势,这都是暑假和寒假的功劳。有家长反映:整个假期孩子就窝在家里,手机、ipad不离手,假期没过完体重已经涨了5、6斤。 说服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家长基本无计可施,何况又有没人看管、学业负担重等等困难和借口......
有部分家长认为 :“让孩子运动,应该是学校和体育老师的事”。由于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很难有意识地把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在一些家庭中俨然成为教育的 “盲点”。
一个孩子在学校每周顶多3-4节体育课,仅凭这几节体育课就能锻炼身体?那就太难为体育老师了,体育老师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教授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提出:“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 可见,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离不开家庭教育。没有父母参与的“体育”,是不完整的“体育”。
体育运动对儿童来说,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跑跑跳跳。 现代体育倡导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这才是儿童成长所必需的。
从心理意义上说
运动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孩子持久性、果敢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他们性格开朗、乐观、精神振奋、充满生气。
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消除心理疲劳,释放不良情绪,得到身体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悦。
从生理意义上说
运动使体内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增强抵抗力,减少、避免疾病的有效手段。运动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从社会交往的意义上说
参加一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还可以融洽与伙伴、家长的关系,形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基础。
从培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说
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不仅为孩子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能力,而且可让孩子学到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则,还能培养他们尊重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理解公平竞争的涵义。
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应当引起重视。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家长该如何做呢?
01
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
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的父母很难在行为上给孩子积极的示范。一项关于“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对 六城市的 2000余名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课余时间没有体育运动的孩子中,他们的父母有60.6%平时也不喜欢进行体育锻炼。喜欢运动的父母会积极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活动,而排斥体育运动的父母,也很少为孩子创造体育运动的条件。
对父母而言, 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强化自己运动健身的意识;二是“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
02
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
运动与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类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也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居里夫人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她在自己家的庭院里竖起一个秋千架,让两个孩子每天做完功课到这个运动场去锻炼。在工作之余,她还跟孩子一起骑自行车、带她们去游泳,两个女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事业都有所成就。
家长应该善于利用环境资源,捕捉生活中的锻炼机会。比如住在高层楼房的,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拒绝电梯”,还可以在节假日里来个爬楼梯比赛,这是个绝好的运动项目。在家庭“体育”中,运动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在共同活动中放松精神,感受休闲的乐趣。
03
养成“见缝插针”的
运动习惯
孩子平时在家里写作业累了,或者写完作业之后,总要休息休息,换换脑子,许多孩子选择坐着、或者躺着看电视,身体依然处于静态。其实即使是看电视,也可以让身体动起来,伸伸臂、扭扭腰、踢踢腿、单腿站立练练平衡力等。背外语、背课文的时候未必正襟危坐,转转脖子、散散步,不会影响记忆效果。 只要脑子里有了运动这根弦,大人孩子都能想出见缝插针、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不应该让体育运动成为家庭教育之“盲点”,运动于孩子,于父母都有好处,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将体育运动作为家庭教育内容,让孩子拥有良好运动习惯,爱上运动。
来源 | 省妇联家儿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