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状元背后的天时地利人和
最近,随着职教高考成绩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综合高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直沉浸在喜悦当中。
电气专业徐嘉鑫考中省状元,同专业的陈逸飞、薛硕、杨雪英分别获得全省第3名、第8名、第9名。学校249名学生参加职教高考,24人考进全省前50名,36人考进全省前100名,188人达本科线,达线率75%,比全省15.14%的本科率高出60%……
这届学生是中德学校综合高中试点扩大办学规模之后的首批毕业生。当综合高中从上一年的4个班扩大到10个班,中德学校面临的几乎是零先例、零经验的局面。当时,面对普职学籍的二次选择,很多学生和家长也充满迷茫和忐忑。如今,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德学校综合高中部却交出了亮眼答卷。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经过深入采访,我们了解到,这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生动演绎。职教政策利好为天时,中德学校成立专门的综合高中校区为地利,中德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并努力办学为人和。
职教高考考试当天,校长崔秀光和老师们为学生送考。
完成艰难复杂的转学籍工作
办好综合高中,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做好学生的分流工作。但提起这件事,中德学校校长崔秀光用“艰难”来形容。
这种艰难首先来源于学生和家长对于“综合高中”这个新事物的有限认知。
2019年,青岛开始试点综合高中,意在打破普职界限,探索职普融通。而所谓综合高中,其主旨思想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学生入学时注册普高学籍,经过高一一年的“试学”后,重新自主选择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留在普通教育的,走普通高考,转到职业教育的,目标变为职教高考。
西海岸新区也于2019年开启综合高中试点。作为新区三所试点校之一,中德学校首年招收4个综合高中实验班,并于第二年也就是2020年扩大规模招收10个班。
虽然在承接试点任务之前,中德学校就已经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比如调配师资、成立专门的综高校区等等,但随着试点任务的正式开启,很多现实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尤其在第二年办学规模大幅扩大后,学校面临更多难题。
“4个班的分流与10个班的分流,性质完全不同。”崔秀光说,完成10个班的分流,意味着学校面对的是近500名学生及其家长的不同想法和不同情况。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考家门口的山科大应该很容易,对孩子的情况缺乏客观认识。有的家长对职业教育、职教高考有偏见,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并不关心孩子的发展,有的家长对职教高考毫无了解。
为近500名学生和家长逐一讲透政策、分析好个人情况,并提出个性化的可行性建议,工程量非常大。崔秀光介绍,因为相关经验较少,学校只能摸索着进行,并采用了最“笨”的办法:学校干部带头包干,全体老师齐上阵,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做工作,很多时候直接坐到了学生家里的炕头上。
经过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和职教高考的利好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他们理性地认识到,以现有成绩去拼普通高考难度非常大,但转到职教方向,搭上政策快车,就极有可能考上一个本科院校。
最终,约95%的学生转换赛道,选择职教方向。95%这一数据几乎为全市最高,足见中德学校在分流工作中的功夫之深。这也让足够多的学生搭上职教高考列车,为最终的职教高考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完成职教高考的学生回忆起来,都庆幸自己转到了职教方向。财税专业薛梦婕考了全省39名,在她看来,正是当时老师为她和父母好好解释了职教高考政策,自己才从普高吃力的学习中摆脱出来,并因此找到另一条通往本科的路。网络技术专业李小鹏考了全省第11名,他同样庆幸自己选择了职教高考,目前他正计划着完成本科学习后继续读研深造,不断提升自我。
选出最具竞争力的职教高考专业
不同于普通高考,职教高考是分专业类别的考试,包含30个不同的专业类别。如何从30个专业中挑选出对学生而言最具竞争力的专业,考验学校的能力和智慧,也关乎职教高考的成败。
中德学校的策略是,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又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这成为中德学校打赢职教高考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所拥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是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东省优质特色校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高水平建设学校、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有智能制造、交通物流、智慧物联、现代服务、集成电路五个专业群,21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和物联网技术是山东省特色化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这都为综高学生选专业提供了多元选项。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关照学生意愿。崔秀光介绍,对于转职学生选专业的问题,学校曾将学生想法来来回回摸过三遍。第一遍让学生完全自主选专业,第二遍让学生与家长商量之后选专业,第三遍学校根据学生意愿框定几个备选专业,再让学生选择。
这样,第一遍时学生选出了十几个专业,第三遍时专业已经确定为七个,具体为:电气控制、旅游管理、学前、财税、国际商贸、机电、网络技术。对于中德学校来说,这七个专业都拥有一定的办学基础。
同时,七个专业中的大多数专业也在职教高考本科招生中占优势。崔秀光介绍,近几年,职教高考不同专业的本科计划数量处于变动当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像机电、网络技术等理工类、智能制造类专业的本科计划逐年增长。学校综高部开设的专业恰恰精准地置身于这些利好趋势之中。
这其中,少数学生的意愿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比如,学校有20名学生选择了电气专业,16名学生选了旅游专业。两个专业人数都不够组班人数。学校突破性地将两个专业合成一个行政班,语数外合班上课,专业课走班上课。而对于留在普通高中的37个学生,学校也根据学生选课意愿,开出了两种不同的选科组合。
省状元徐嘉鑫。
在职教高考中考到全省第一名的徐嘉鑫正是得益于此。徐嘉鑫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他从小就对各类电器感兴趣,梦想是当一名电气工程师。学校开设的电气专业让自己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高中三年,自己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并最终考出省状元的好成绩。在接下来的大学里,自己将在专业领域继续深入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电气事业建设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晚上10点,中德学校老师还在为学生讲解问题。
晚上10点,中德学校老师还在为学生讲解问题。
职教高考期间,怀有身孕的老师坚持到学生所在的考点进行考前辅导。
职教高考期间,学生在酒店内安静学习。
实施充分尊重学情的教学管理
全新的办学模式呼唤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德学校充分研究学情、尊重学情,根据综高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这是中德学校交出高分答卷的又一重要原因。
2020年恰逢普高扩招,西海岸新区普高率也由2019年的60%扩招到2020年的68%。被综合高中录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58%到68%的学生。
“跟普高学生相比,综高学生底子薄、能力弱、习惯差、有偏科,需要严格的管理、有效的引导。”在崔秀光看来,从学情出发是办好综合高中的第一步。
针对综高学生的特点,中德学校综合高中部倡导“改变,从现在开始”,构建良好教风和学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特别严格”,提出了讲纪律、讲规范、轻声慢步、入室即静等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在教学上,学校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等方式,提倡老师“精选、精讲、精练、精评、精改”,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还会要求班主任盯住学生的晚自习,高一高二每周至少要陪学生两个晚自习,高三则至少要陪三个晚自习。
学校还倡导“一生一案”。在电气专业和旅游专业合班的班级,班主任赵莉在每月月考完,都会引导学生好好总结反思,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想法、计划写一写。赵莉会逐一阅读,然后抽时间跟每一名学生深聊。跟所有学生聊完,几乎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但赵莉每个月都坚持如此。“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跟他们进行真实的沟通。针对性强的教育,效果才最好。”
赵莉及班级学生合影。
赵莉所带的班级这次也考出亮眼成绩。电气专业16人参加职教高考,16人全部达线,还考出了全省第一名、第三名、第八名、第九名。16人中的12人成绩在全省前100名。旅游专业12人考试,2人考入全省前100名。而赵莉和她带的班级正是中德学校综合高中部的缩影。
精细化的因材施教体现在时时处处。在技能考试前的辅导中,除了技能水平的提升,学校还会格外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为拿过十余枚职业技能大赛金牌的学校,技能辅导是学校的突出优势。我们有专门辅导技能大赛的老师,所以让综高学生技能水平提高不是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可能是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技能考试时的现场突发状况而手忙脚乱、心态不稳。”中德学校高三年级主任倪佑伟说。
于是,中德学校的技能辅导既练技能又练心理。倪佑伟介绍,考试前的两个周,所有的干部老师几乎没日没夜,专业老师盯学生的技能,一个一个地过,班主任全程陪伴,负责疏解学生的各种情绪,另外还有专门的心理老师一路跟踪,至少给每位学生做两次心理辅导。
精准有效的办法让中德学子取得好成绩。技能考试230分的满分,学校电气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平均分是210多分,最高分达到227分。
最初的探索与艰难,终于迎来豁然开朗的时刻。三四年的时间里,综合高中这一全新办学模式已在中德学校落地生根,各项机制越跑越顺。校长和老师们也对综合高中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他们眼中,更多学生会因为学长学姐的成功而在普职之间做出理性选择,这也会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而这正是青岛试点综合高中的意义和价值。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