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四维内容结构的建构研究
[摘 要]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结构的建构有助于理解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涵与分析学术社会化的影响机制,更好地对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进行指导。对教育学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从学科视角深入探究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结构;扎根理论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doctoral academic socialization)是指博士生成长为符合学术职业需要的学术成员的过程。在学术社会化过程中,博士生掌握了学术规范与专业技能,从而得以进入学术劳动力市场。研究博士生的学术社会化过程对于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结构的建构有助于理解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分析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影响机制,进而更好地对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进行指导。从内容维度这一角度对学术社会化过程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具有创新性与必要性。特定学科的文化环境与整体氛围对所在学科的博士生具有重要影响。对教育学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从学科视角深入探究学生的成长过程,探索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规律,进而促进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内外关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维度的划分
国内关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维度划分的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简短的论述,另一种是通过质性研究得出内容维度划分。有学者认为,学术社会化可以分为角色认知与情感两个维度。角色认知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等,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通常见于相关组织的正式文本与考核要求中;情感维度的社会化主要通过人际互动等来实现。相关学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发现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分为知识获得、身份形成、能力发展三个部分,“其中在知识获得部分,博士生经历从‘学什么’到‘我要学’的学习观念转变;在身份形成过程中,博士生经历从‘局外人’到‘局内人’身份的转变;在能力发展部分,博士生经历从团队中‘边缘人’到‘核心骨干’的地位转变”。
国外关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的划分,部分是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进行,也有国外研究从横向的内容维度角度划分学术社会化过程,但大多数是简短的论述,例如,默顿(Merton)、魏德曼(Weidman)、戈尔德(Golde)等。默顿将医科学生社会化的内容维度划分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魏德曼(Weidman)把学术社会化划分为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与职业认同三个维度;戈尔德(Golde)把学术社会化划分为智力维度、学术职业认同维度、对于院系及其人际关系的归属感三个维度;柯克(Kirk) 等人运用转折点理论分析研究生的社会化历程,将研究生的学术职业认同划分为智力认同、社会情感认同、职业认同三种。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维度的划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但是相关研究也存在不足:一是质性研究等实证研究相对匮乏;二是维度划分尚不完善,并且对每一内容维度内涵的分析不够丰富;三是针对教育学学科博士生的专门研究比较少见。
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容结构分析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具有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意涵,而建构扎根理论更适用于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阐述,因此,使用建构扎根理论对学术社会化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合理性。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了“目的性抽样”的方式,所选取的11位博士研究生都是N大学教育学科的高年级博士生,他们都是以学术职业作为自己未来职业意向的学术型博士生。根据访谈资料分析结果,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容结构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知识社会化、能力社会化、情感社会化与职业认同社会化。这四个维度并非线性并列,而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知识社会化是指教育学博士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期符合未来学术职业的需要。教育学博士生努力学习、体验与创造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论文写作与发表知识、实践知识等。理论知识、论文写作与发表知识是博士生主要学习的两种知识,这与学术型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导向相吻合。
理论知识学习可以帮助博士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其学习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课程学习中积累知识;另一种是个人自学。在访谈中,有5位博士生表示课程学习对自己的知识积累有帮助,其中,有1位表示在专业课程与质性研究方法课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任课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学术态度也给自己以积极影响;有4位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自学。
同时,多位博士生表示,在博士阶段系统学习了如何写论文。参加课题调研等活动让博士生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知识。对于教育学这样具有一定实践色彩的学科而言,实践往往是教育理论的来源,甚至有时候实践领先于理论。丰富的实践情境使博士生了解到与书本知识不一样的情况与观点,从而使得学术认识更加客观,也能更好地进行学术反思。
教育学博士生能力社会化的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与学术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博士生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参与学术活动,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
多位博士生表示读博期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途径主要是论文写作,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当助教、参加学术会议、课题沟通、在师门会上作读书分享等。
对于人际交往能力,一些博士生认为,能够得到导师与同学的帮助与指导,能够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良好影响,在顺境中实现了能力提升;有的博士生为了应对导师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与困难,努力进行自我改变与成长,在逆境中实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时间管理能力对于研究任务的推进来讲也很重要。博士生的学业任务与研究任务相对繁重,需要安排好每项任务的时间,把握研究的时机。博士生提升的学术思维能力有多种,包括问题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情感社会化是指博士生在情感维度的社会化,它是情感的深化,使博士生的情感发展更符合学术职业的需要。博士生的情感体验大致可以分为积极情感体验与消极情感体验两类。
从积极情感体验转变为学术职业所需要的心理能量与心理品质,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学术自信与师生关心所带来的感动,可以转化为博士生的学术动力,学术动力可以进而转化为学术自律;二是参与学术共同体的快乐,可以转化为学术归属感,而学术归属感与研究乐趣都可以转化为学术职业认同。学术归属感等积极情感体验有助于增强学术职业认同,使博士生走上学术道路。
在读博过程中,因为论文发表等学业压力与家庭、师生关系等所带来的消极情感体验,对于博士生来讲是一种困难与阻碍。但是,消极情感体验也可以锻炼出更强的心理承受的品质与情绪调控的品质,能够磨炼出从容的心态与坚毅的性格,能够转化为学术动力与乐观的精神。从情感深度来看,消极情感由一种自发的、表层的、伤感的情感体验转变为一种理性的、深刻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是一种情感的深化,这种情感的深化对于长期单调又难以预期的学术生涯是一种心理支撑。
职业认同社会化是指博士生对职业的认识与认可逐渐深化的过程。通过分析博士生做出职业选择的原因,归纳出五类学术职业认同的类别:职业特点认同、机会成本认同、情感认同、自身特长认同与路径依赖认同。其中,对受访博士生影响较大的是职业特点认同、机会成本认同与情感认同这三个类别。
职业特点认同是指博士生因为认可学术职业的特点而产生的认同。在访谈中,博士生们普遍认可学术职业的特点,如相对轻松自由、工作环境比较单纯、人际交往频度适中、有更多机会与年轻人交流等。博士生的情感认同,既表现为对学术职业的情感依恋,也表现为对读博过程中积极感受的认同,这两者都与情感因素有关。同时,自身特长认同是指因为自身特长与学术职业相契合而产生的认同感。而路径依赖认同是指选择以往博士毕业生大多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对“前辈”足迹的遵从与认可。
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四维内容结构
“知识社会化”“能力社会化”“情感社会化”与“职业认同社会化”对国内学术社会化研究领域来讲都是比较新的概念。其中,“知识社会化”与“情感社会化”是最新引入博士生学术社会化领域的两个概念,“能力社会化”与“职业认同社会化”是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新归纳总结出的两个概念。对这几个概念的来源与理论基础进行探究,清晰界定各内容维度的定义及其内涵,将访谈内容与文献资料进行比对研究,是建构理论与模型的一种有效方式。
1.知识社会化相关理论探讨
国内学者基本上将“知识社会化”定义为知识的传播过程。例如,相关学者认为,知识从原初的纯粹状态发展到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社会化知识形态,从被少数人掌握逐渐发展到被大多数人接受,就是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本研究所归纳总结的“知识社会化”是指博士生通过学习知识与创造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从而符合学术职业需要的过程。博士生个体学习知识与创造知识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从外界传播到个体的过程,也是个体将知识传播出去的过程。区别之处在于,博士生“知识社会化”的重心在于知识储备的丰富,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而部分学者所讲的“知识社会化”,其重心在于知识在人群中的传播。
2.能力社会化相关理论探讨
能力是完成特定任务与目标的必备条件,在斯宾塞(Spencer)的“冰山模型”(the Iceberg Model)中,能力包含知识、技巧、自我概念、特质与动机五个部分。知识与技巧是显性的容易观察和培养的部分,是表面的能力,位于“水面”之上;而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隐性的不容易观察到的,是一种深层的能力,处于一个人的人格核心部分,位于“水面”之下。
本文所讲的能力相对于斯宾塞(Spencer)所讲的能力,其实是一种狭义的能力。Spencer所讲的能力是涵盖一个人知识、技能与人格力量等的广义意义上的才能。本文所讲的能力,主要是指外显的技能或技巧。
3.情感社会化相关理论探讨
“1985 年,Lewis(刘易斯)和Saarni(萨尔尼)合作完成了首部对情感的社会化原因及其在不同层面的社会化过程探讨的文章合集,自此,情感社会化被正式确立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在国外有关情感的各种理论中,情感进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情感社会化的过程。
情感进化理论认为,高兴、愤怒、恐惧等基本情感可以代际遗传,但是代际遗传的自然情感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必要将自然情感进一步社会化为更高级的情感。由访谈资料可知,积极情感体验向学术动力、学术自律、学术归属感、学术职业认同等的转变,消极情感体验向更强的心理承受与情绪调控的品质、从容的心态、坚毅的性格、乐观的精神等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进化,是由低级情感向更具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高级情感的进化。
4.职业认同社会化相关理论探讨
关于职业认同的结构,有多种观点。职业认同单维观认为,职业认同是一种单一要素的心理概念,它特指一种对职业认同与认可的情感,例如,对职业的喜爱等。在职业认同多维观中,梅耶(Meyer)等人将组织认同三成分模型应用到了职业认同领域,将职业认同分为职业的情感认同、规范认同和持续认同三个维度,情感认同是指由于对职业的情感依恋与心理投入而形成的从事该职业的愿望;持续认同是指个体如果离开某一职业,必须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由此不得不继续从事该职业的感知;规范认同是指由于个体与职业的互惠,或职业忠诚的规范而形成的从事该职业的感知。
梅耶的持续认同与本研究所总结的机会成本认同内涵基本一致。持续认同在梅耶看来,并非是主动积极从事职业的倾向,因此会对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机会成本认同却是可以给教育学博士生带来学术职业认同动力的一种重要类别,并未显现出负面影响。例如,对于学术积累的机会成本的考量,使教育学博士生感到应该留在学术工作的领域之中,这种考虑给博士生的职业选择带来很大的影响。
N大学教育学博士生的职业认同类别中之所以没有规范认同,是因为并没有人给他们灌输职业忠诚的观念,访谈对象中也没有人有必须要从事学术职业的义务。所以,强制性、义务性地继续从事学术职业的情况在访谈对象身上并不存在,但是,也要意识到,如果访谈对象中包含受到原单位资助的在职博士生,就会存在规范认同这一类别。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四维内容结构,即知识社会化、能力社会化、情感社会化与职业认同社会化,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生涯发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更加注重各内容维度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通过访谈资料分析部分已经说明,情感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知识社会化提供学术动力,积极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学术职业认同的形成。
【作者王瑞朋 钟秉林,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原载2023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