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行、思、悟”四大实践课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全柯铮
7月1日至4日,湖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带领大学生来到贵州开展暑期实践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息烽集中营等地。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思政教学融入大学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学、行、思、悟”四大实践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这正是一种思政教学新路径的探索。
第一课堂是“学”:从“浅尝辄止”到“学懂学深”的理论课堂
思政实践教学的“第一课堂”是基础,重在学懂、弄通。该课堂让青年讲师以“理论+故事”的宣讲模式,在“讲”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以此达到真学、实学、深学的目的。
在遵义会议会址,宣讲团教师许健柏通过引用史料、列举史实、对比数据,全方位解读、剖析,对在党的历史中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进行系统讲解,带领学生重温了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
第二课堂是“行”: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的躬行课堂
思政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是重点,重在体验、融入。借助“躬行课堂”,学生可以聆听现场讲解、参观历史实景,将原本书中枯燥的理论立体化、深奥的文字形象化、生动的场景现实化,增加了思政课堂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在海拔上千米的娄山关战斗遗址上,学生们跟着讲解员一起徒步于海拔上千米以上的红军山上,追寻着当年红军战士挥洒热血的光辉岁月。
在苟坝会议会址,湖医的青年教师带着学生们体验“一盏马灯照亮红军征途”的艰辛。来自21级临床21班的刘湘涛分享道:“这一段狭小的田间小路,一间简单的院落,却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在息烽集中营内,湖医师生切身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考验面前的信仰信念、责任担当。
第三课堂是“思”:从“探究体验”到“明识思辨”的翻转课堂
思政实践教学的“第三课堂”是关键,重在笃思、明辨。该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理念,使得该课堂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单调形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为老师和同学讲述所学知识和体会感悟。
湖医学子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现场,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先后进行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党史故事的宣讲,他们将自己角色转换为老师,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探寻新知、领悟真理、深学笃行的动态课堂。
第四课堂是“悟”:从“自觉自省”到“自悟自信”的成就课堂
思政实践教学的“第四课堂”是升华,重在感悟、自信。该课堂是在理论课堂、躬行课堂、翻转课堂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并通过教师的回顾性、小结性的总结,使学生形成一定思想观念,借此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促其产生自己的认知和观点。
湖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队自研学开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宣讲团的带领下,让学生的思政学习从“自觉自省”到“自悟自信”,将思政理论升华为自我的理想与信仰,取得了成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