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反思郑灵华事件,网暴悲剧不能重演

  反思郑灵华事件,网暴悲剧不能重演

  刘雅琪

  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是浙江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2022年7月份,郑灵华在被保研华东师范大学后,在爷爷病床前记录下了和爷爷一起分享通知书的瞬间,就是这一条动态,让她遭到了网暴,她被网暴的原因仅仅是发色。事情曝光后,郑灵华患上了抑郁症。在与抑郁症抗争了半年后,她结束了年仅24岁的生命。

  网络暴力的本质是社会暴力的一种延伸。网络暴力的发生有许多深层原因。首先,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很多人在发言时不再注重自己的言论是否礼貌、友善,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对着的是空空的树洞,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甚至有部分网民认为,在网络中不必恪守现实社会中个体自我角色扮演模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无法对网络个体起到限制约束作用,于是网民的言行变得大胆,对事件当事人的话语攻击变得肆无忌惮,过激的言论和不文明的攻击像石块一样投掷过来,成为集体施暴者的一员。其次,网络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少人对“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理解并不深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出,人一旦聚集为集体,就会呈现出“降智”的特点,个人的理性和克制更易消失。这主要是因为,集体中的个体常常出于“法不责众”的心态,产生“无责任感”,即使自己的参与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个体的负罪感也会变轻。在群体心理作用下,发表偏激的言论和观点成为一种既安全又刺激的事情,这种心理会在网民间蔓延和扩散,于是网民团结在一起展开了一场对事件当事人“集体施暴”的过程。

  这次网暴事件,再次撕下了网暴者伪装正义的面具,他们总是大谈正义道德、世俗规矩、伦理人情,但事实上,他们只是一群躲在网络遮蔽处,肆意地宣泄恶意,残暴地践踏他人尊严,将自己扭曲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罪人,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这个女孩的血。无论是从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维持现实社会稳定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全体网民道德素质的角度来看,惩治网暴之恶,刻不容缓。

  网民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能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不造谣、不信谣,同时也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他人侵犯,共同携手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作为旁观者,如果我们分辨不清网络上的事实真相,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发言,那没关系。在网络上对他人表达善意和尊重,永远都不会出错。同样,在我们看到网络暴力的言论时,不跟风、不起哄,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劝阻或联系平台介入,都是可行的做法。如果很不幸,我们成为受害者,首先要坚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陷入“自证陷阱”。如果你正在遭受网络暴力的话,关掉网络,停止无意义的争辩和内耗,走向现实寻求解决途径会是更好的选择。其次可以通过诉诸媒体、寻求法律支援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把每个躲在IP地址后的施暴者揪出来,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

  “曾为遥远的陌生人揪心过的人,不该再投身电子荒原互相攻伐”。互联网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即使身处群体之中,我们也要保持理性、独立思考,不要被煽动情绪的人带了节奏,成为“刺向他人”的那把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