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循着学生的提问来教学
原标题:循着学生的提问来教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每次上课我最怕学生在课堂上不按套路出牌,说出奇奇怪怪的答案或者提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把紧张和尴尬全都留给老师。但是,“生问课堂”理念告诉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从头到尾展现出的是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状态,他们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有智慧的教育者。
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新课,通过“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水里,水就会上升”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物体是有体积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它的体积。接下来,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唤起学生对“体积是有大小的”这一直观生活经验,我又帮学生回忆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中的大梨和小梨,其实就是梨的体积有大有小,然后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体积最大和体积最小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片刻沉静之后,我叫了另外几个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原以为“当然选择大石子”这个答案很明显:因为大石子体积大,放进水里占的空间就大,水上升得会更快,所以乌鸦选择大石子能更快喝到水。除了有一个学生认为应选小石子,因为怕大石子太大,瓶口放不进去,其他几个学生都不出所料选择了大石子,但原因却让我感到意外——学生说:“如果选小石子,小石子小,可能会漂在水面上,那水就不会上升……”“等一下!什么?漂在水面上?”我顿时傻眼了,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我突然意识到,这里涉及一个初中物理才会学习的概念——密度。这个我可没有准备,怎么办?讲不讲?怎么讲?我表面上故作镇定,又问了一下有多少同学也有同样的想法,竟然有大约1/3的学生都认为小石子会漂在水面上!
像是被“新版乌鸦喝水”的故事吸引住了,学生对体积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每天都有人来问我问题:“老师,水变成冰体积是不是会变大”“老师,塑料袋自己本身体积很小,可以折成小小的塞进口袋里,但为什么它的容积那么大,可以装很多东西”“老师,要想测一个苹果的体积,把它榨成苹果汁再倒进量杯里行吗”“老师,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体积都不变,但是棉被压缩进收纳袋里体积会变小是怎么回事”。我上网查阅了影响物体体积的因素等相关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们一个个科学的答案。但我也一直在不断思考:这些知识该如何融合到数学课程中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呢?
许多时候,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设计教学,就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理解不透的情况。而教师听学生的问题就好像是蹲下身来看学生的视角在哪里一样,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讲才能讲他们听得懂的数学,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现在的我再也不怕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也越来越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