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大唐“第一劲敌”,侍奉四位雄主,最后竟“变节投敌”的忠臣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一共花了七年就一统了海内,这是历朝历代都没能与之一较高下的,隋末之乱不亚于秦末、汉末、唐末、元末,为什么唐朝能这么快横扫四方,混一六合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正式启用的大唐开国功臣画像陈列馆“凌烟阁”。

  

  在凌烟阁中,唐太宗排放了为大唐开国贡献最为突出,且助他登上帝位功劳最大的二十四位“好兄弟”,这二十四人比起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云台、宋朝的昭勋阁、清朝的紫光阁当中所排放的“英雄豪杰”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唐太宗活着的时候,就让他们享受到了“位极人臣”的尊荣与快乐,没有像汉宣帝、宋理宗那样搞一些“时过境迁”的虚荣与浮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大多数为了给唐太宗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唐朝的天下很快就给平定了下来,比起晋武帝、隋文帝那样坐享其成,还要熬上十几年,才达到了南北一统,真是不在一个等级!而在二十四功臣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唐太宗不偏不倚将他放在了居中的位置,上比不了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可下比李勣、程咬金、秦琼却要高出许多,甚至还在“唐僧外公殷丞相”之上。

  

  此人居然还是“第一个”强烈阻挠唐高祖李渊“反叛”大隋帝国的名将,他与大隋名将宋老生合兵拦截唐军,差点让李渊无法进入长安,大唐江山险些就被扼死于摇篮之中。

  此人还是隋文帝、隋炀帝二代隋天子最为信赖的近卫大将,曾经誓死效忠大隋,可后来还是被“同僚”李渊的真诚打动,被“世侄”李世民的英武神威所折服,最后竟成为了李世民麾下的一员股肱之臣,并直接参与了举世闻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李世民斩长兄建成后,大唐上下惊魂未定之际,他又被世民亲点派往东都洛阳,放心让他这样的一个“降将”镇抚陕东半壁之天下,就凭这样曲折传奇的人生,便让他跻身进入了尊荣至极的凌烟阁。

  有人说他是大隋忠臣,也有人说他是“变节叛臣”,有人说他本是隋室的功勋贵戚,结果却甘愿做了李世民的鹰犬,也有人说李世民之所以让他位列凌烟阁,就是像刘邦对雍齿那样,“第一个”反唐的劲敌,居然也能在弃暗投明之后“沐浴天恩”,受享殊荣,天下谁还不愿归心于大唐呢?说来说去,这位大唐开国功臣究竟是何人呢?他到底有没有资格进入凌烟阁呢?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位隋末唐初的乱世名将屈突通。

  

  屈突通,隋末雍州长安人,他的亲爸爸叫屈突长卿,屈突是复姓,本是奚族人氏,和东周楚国王族屈氏、西辽驸马皇帝蒙古乃蛮部太阳汗太子屈出律皆非一姓一家。屈突长卿做过鲜卑宇文氏北周帝国的邛州刺史,屈突通性情刚毅,志在忠君报国,他洁身清正,又非常有武略,骑射也非常厉害。

  在“圣人可汗”大隋帝国高祖文皇帝开皇年间,屈突通由大隋天子杨坚钦命为朝中的亲卫大都督,可谓位高权重,那时候他也只有四十岁左右,隋文帝不久又派他前往陇西做了检覆群牧,在当地搜罗了隐藏民间的战马多达二万余匹,隋文帝于是天威震怒,认为之前的地方官和他派去征马的朝官没有尽到职责,于是就要把管马的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一千五百人全部斩杀。

  

  屈突通立马阻谏道:“我的陛下,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养育了天下万民,岂可因为畜牧之产而屠戮臣子千有余人呢?臣是一个狂狷之人,但今天也要以死请命!”隋文帝听了他的话,眼睛瞪得老大,对着他大声叱骂,屈突通并没有求饶,而是再次顿首说道:“臣一人被皇上斩杀,也要乞求陛下免千余人之性命!”

  隋文帝听了这话才有所悔悟,并且说道:“是寡人不明智,才做出这样昏庸的决定,现在我才感悟到了爱卿你的好意,恻隐之心寡人也是有的,你的良苦用心我已经知道了,如今就听从你的所请,来表彰你这样敢诤谏的直臣!”

  

  慕容悉达等人也就免去了死罪,而屈突通也越来越受到了隋文帝的亲信和重任,没多久就被一口气提拔为了右武候车骑大将军,他为将奉公正直,哪怕是他屈突家的亲戚犯法,他也从不纵容和放过。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是长安令,也以公正严明而知名于天下,所以当时的人们就说道:“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可见人们对这兄弟二人多么忌惮。

  等到隋文帝被隋世祖明皇帝杨广侍疾,突然驾崩于仁寿宫,杨广就命屈突通拿着他的诏书,前往征召对他威胁最大的汉王杨谅来京师见上最后一面,可原来在隋文帝还没去世前,他就秘密地与杨谅有约定言道:“不管将来什么时候,你要是得到了天子的玺书征召你来京师,如果敕书的敕字一旁有多加了一点,这一点上又正好盖上了玉麟符印,那就放心过来!”

  

  等到汉王打开诏书,发现完全就不是父皇的亲笔书信,立马就变了脸,并直接质问屈突通为什么要害自己,屈突通直接宫中之事他一概不知,只知道奉天子之命来征召王爷,这本就是一个臣子所应尽的职责,汉王听了之后,又见他毫不屈服的样子,就放他回了长安。

  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杨广也非常信任他,任命他做了左骁卫大将军,当时三秦和陇西盗贼蜂起,屈突通担任了大隋帝国关内讨贼捕盗大使,当时安定县人刘迦论举兵反隋,占据了雕阴郡,并且僭越改年号为“建元”,还设置了百官,手下竟有十余万之众,另外又有稽胡部众首领刘鹞子聚从与刘迦论遥呼相应,一起反隋。

  

  面对这两大枭雄,屈突通毫无惧怕,从关中直接发兵迎击,大隋王师到达了安定,一开始并没有和刘迦论大军交战,隋军将士都认为屈突通有怯意,而阿通也扬言要回师还朝,而实际上却偷偷潜入了上郡这个兵家要地,刘迦论始终没有发觉,还继续进兵南下,距离屈突通人马只有七十里之遥,并且还将所有兵马分散到诸城邑进行劫掠,屈突通乘其不备,选用精甲武士夜袭其中军大营,贼众一时大溃,屈突通阵斩了刘迦论并贼军首级一万余,还在上郡南山筑起了令人恐怖的京观,同时又掳掠了男女数万人而还。

  不久之后隋炀帝南巡江都,命令屈突通替他镇守长安,而这个时候唐高祖李渊兴起义兵,大隋代王杨侑(隋恭帝)命屈突通进屯河东郡,李家的义兵将来渡过黄河西进长安,并在饮马泉这个地方大破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他的永丰仓又被唐军所破。屈突通于是大惧,就留下了鹰扬中郎将尧君素守河东老巢,而他自己则带兵从武关快速越过蓝田,然后赶赴长安阻挡李渊大军,可大军刚到了潼关就被李渊次子李世民部下刘文静所阻,不得前进,两军相持了有一个多月之久。

  

  屈突通又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结果两军大战到了天亮,唐军不利,桑显和纵兵打破了唐军两道寨栅,只有刘文静一军的寨栅独存,桑显和又挥兵入栅多次打击唐军,刘文静都被流矢所伤,唐军的士气都被夺去了,结果惨败而退,而这时候桑显和的人马也非常疲惫,并且拼了命地赶紧传餐而食,刘文静抓住这个机会才得以分兵再次建起了两栅工事。

  这时候唐军又出动了游骑数百从南山翻越过来袭击桑显和营寨的背面,一时间唐军三栅之兵大呼而出,表里夹击,桑显和军大溃,他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幸免于难,最后屈突通全军都被俘虏了,而屈突通本人也走向了穷途末路,有人劝说他早早归降大唐,屈突通哭泣道:“吾蒙受大隋重恩,侍奉了文帝、炀帝两大主子,受人厚禄,安可逃难?只不过是有死而已!”

  

  而且他还摸着自己的脖子说道:“我就等着为大隋江山受人一刀耳!”他这样勉励剩下的将士,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感动流涕的,所以他的部下也非常愿意跟着他,唐高祖这时候就派出屈突家的家僮去征召他来见,屈突通立马将家僮斩首,没过多久,屈突通听说长安被唐军占领,他的家属也全部做了俘虏,于是就留桑显和镇守在了潼关,自己则率兵东下,赶赴东都洛阳,当屈突通率军而去,他的部将桑显和很快就向刘文静投降了。

  刘文静就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桑显和一道追击屈突通,在稠桑这个地方追到了阿通,屈突通只好结阵固守,这时候窦琮派出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屈突通大呼道:“昔日咱俩是父子,如今与你是仇人!”于是命左右卫士向儿子射箭,桑显和则对屈突通的部下大呼道:“京师长安都沦陷了,你们都是关西之人,你们还想往哪去呢?”屈突大军一听这话全都放下了武器,全部向唐军投降,屈突通自知不免,于是下马朝着江都隋炀帝的东南方向跪拜而号哭,并言道:“臣力屈兵败,却不负陛下,天地神明,实所共鉴!”于是就被唐军擒住押送到了长安。

  

  唐高祖见到他之后,对他说道:“相见为何这么晚呢?”屈突通哭泣道:“阿通我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被你的手下所擒至此,是大隋本朝之辱,实在是有愧于代王杨侑殿下!”唐高祖答道:“你是隋室的忠臣,我也是!”于是就把他给放了,并授予他兵部尚书一职,封蒋国公,仍命他跟着次子李世民做元帅府行军长史。

  屈突通就随从李世民平定了西秦霸王薛举,当时缴获的珍宝堆积如山,诸将都抢着要这要那,只有屈突通啥也不要,唐高祖听说之后对他说道:“屈突公清正奉国,如始如终,如今孤才知道果不虚也!”于是特赐他金银各六百两,彩物一千段,不久之后又任命他这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并依旧让他跟随李世民征讨洛阳王世充。

  

  当时屈突通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唐高祖对他说道:“东征之事,如今都交给你和秦王一起去做,那你两个儿子该怎么办呢?”屈突通答道:“臣如今老朽了,实在不足以担当重任,就希望陛下念及老臣以前的一点微功,等捉住了两个儿小儿送到军门前,请释放他们回家来给我养老就好了,这就是陛下对我最大的恩礼了,然而沙场无情,臣早已将性命交给了大唐,如今此行臣愿做先驱,两个小儿如果不幸战死了,这也是他们的命,臣终究不会以私情有害大义也!”

  唐高祖听完之后,叹息道:“你真是个徇义在大丈夫,居然能做到如此!”等到唐兵围攻洛阳,夏王窦建德也来驰援王世充,李世民立马分了一半兵马交给屈突通,然后又命令四弟齐王李元吉依旧围困洛阳,然后他一口气迎战窦建德与王世充两路大军,最后窦、王全都被平定了,屈突通此役论功排在了第一,很快就被晋升为陕东大行台右仆射,并镇守于洛阳。

  

  数年之后,唐高祖又征召他到长安来做刑部尚书,可屈突通则说自己不习文法,坚决不肯做文官,不久便转任为了工部尚书,后来隐太子李建成不幸去世于玄武门下,唐高祖又任命屈突通做了检校行台仆射,并且派他飞驰前往镇守洛阳。

  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东都行台被废,屈突通被授予洛州大都督一职,赐食邑六百户,又加授左光禄大夫。贞观二年,七十二岁的屈突通病逝,唐太宗大为痛惜,追赠其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其子屈突寿承袭了他的爵位,唐太宗后来巡幸洛阳行宫,想起了忠节无双的屈突通,立马就任命他的小儿子屈突诠做了果毅都尉,并赐以束帛来抚恤其家。

  

  到了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又下诏将屈突通的画像放入了凌烟阁,在开国二十四功臣当中排行第十二,居然还排在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大司空郧国公殷开山之前。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唐高宗李治又让屈突通与房玄龄的神位配享唐太宗庙庭,到了唐高宗永徽五年,屈突通也被追赠为大司空,他的儿子屈突诠则官至瀛州刺史,他的孙子屈突仲翔到了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做皇帝的神龙年间,也做了瀛州刺史。

  至此,看官们,你们认为屈突通有资格成为凌烟阁功臣吗?恐怕整个华夏历史上,这样信任一个降将的君主,除了唐太宗有这种恢宏气度者,也难找到第二位了吧!

  “太宗开国”与李世民媲美,替父打江山,在位30年的“李氏”雄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