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出版经历
文 | 余党绪(特级教师,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
我的写作出版经历
之上海教育出版社
我写作、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人文探究》,它是我1998年-2002年间给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综合课的结晶。这门选修课对我很重要,它迫使我对我的知识积存做了盘点式的整理与竭泽而渔式的整合,同时也迫使我不得不去读更多的书,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当年互联网没今天这样便当,绝大部分资料都靠自己的大脑记忆,还要在记忆的基础上查证落实。每周一节课,我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每一节课都成为推动我进步的阶梯。2002年,在时任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后来担任过上海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学林出版社社长)段学俭先生的鼓励与帮助下,我用了半年时间对讲稿加以整理润色,2003年2月正式出版面市。2005年我参加特级教师的评审,这本书肯定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书籍介绍《人文探究》正是一本以学生的人格构建与文化构建为宗旨的书。它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人生话题组织起来,构成一个以人文诉求为价值取向的整体。全书包括“人文精神”“人文研究”和“人文话题”三部分,内容不仅涉猎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探究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还通过儒家与道家、宗法与等级、人格与尊严、礼治与法治等话题的讨论,揭示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的基本架构、脉络和精神。作者的立意显然不在于纯粹理论的探讨,他更在意于以深入浅出的思路和语言分析各种社会、文化和人生现象,在话题的讨论中展示人文文化的魅力。比如通过鲁迅与周作人的人生道路来探讨“知识、见识和胆识”的关系(12节),通过“鲁滨逊与中国古代隐士”来探讨“人的社会性”(第17节),通过李贽的人生悲剧来探讨“人格与尊严”(21节),通过“中体西用”来探讨文化的平等与交流(24节),等等。精当的话题与独特的视角珠联璧合,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极具生发性。在每节开头,作者还精心摘录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格言和学术小语,每节后面附上一两个参考课题,供读者思考和研究,这使得全书显得严谨而活泼。
——上海《新闻导报》2003年5月17日发表的相关介绍文字
“中学生思辨读本”是我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一套书。2000年,从万字长文阅读起步,我开始了漫长的阅读教育探索。2010年左右,《语文学习》开始关注我的探索。期间,杂志对我的万字长文阅读做过比较详尽的介绍。2013年,我跟《语文学习》时任主编何勇(现任上海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开始策划“中学生思辨读本”的编撰与出版。至今还记得在上海衡山路的一个咖啡吧里,我跟何勇先生高谈阔论的情景。何勇喜抽烟,我喜喝茶,每次谈稿子,都是一次高强度的肺与胃的洗礼。2014年底,《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出版,2015年,《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顺利出版。2019年11月,《学术文章的论证魅力》出版。
书籍介绍阅读是语文的命门,而思维是阅读的命门;在教学的意义上,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阅读。这个观念,从模糊到清晰,从游移到坚定,从自我反省到传播推广,几乎用去了我半生的时光。这原本应该是个常识,也应该是个共识。可在众声喧嚣之下,常识与共识却成了稀缺的东西。语文教育缺乏共识,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看起来百家争鸣,但实际上大家吵吵嚷嚷的,原本可能就不是一码事。这样的热闹,并不能带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倒容易养成不切实际、凌空蹈虚的学风。想想当初的自己,也曾一度沉溺于各种大词,好发高论,喜作深沉,自言自语,自以为是。譬如我的一篇关于经典阅读的文章《阅读经典,涵养人文》,尽是高谈阔论,现在看看,难掩羞赧。什么叫“涵养”?如果没有下足文本细读的功夫,如果缺乏真切的思辨与必要的探究,“涵养”何来?而我所欠缺的,恰恰是这些细读的功夫与深入的思辨。如果说语文教育有共识,恐怕更多的,就是这些大而空的口号与概念。现在谈语文教学,大家都在强调“守正创新”,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何谓“正”,何谓“新”?倘若连“正”的内涵都人言人殊,每个人都以“正”自居,高喊“守正创新”又有什么意义?
——余党绪·所有的阅读改进,终会聚焦阅读中的思维,“中学生思辨读本”(修订版)前言
《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
我有意识的开展“万字时文”阅读,大约在十年前。那时,我痛感学生的阅读量不足,而这有限的“量”,其“质”还常让我不信任。一开始,给学生补充一些小文章,譬如《读者》上的美文,“晚报”上的短章。时间长了,发现这些不疼不痒的“心灵鸡汤”,并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改善学生的阅读素养似乎也没大用。这让我苦恼。为此,我尝试着给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文章,并试图从中寻找学生阅读的某些规律。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了“万字时文”的一些理念。
——余党绪·让文化滋润心田·《〈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后记》
《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人总有懵懂的时候,也总有愚昧的地方,有些道理是需要有人点拨的,好的杂文总能给人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惊喜,它能点醒我们沉睡的大脑,让那些似是而非、若有还无的念头与思绪一下子贯通,让我们的思想进入一种澄澈清明的状态。
——余党绪·让思想摇撼心灵·《〈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后记》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
我选择了九本名著,聚焦人生路上的九个问题,以此来阐述我理解的“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在写作过程中,我也有意将九部名著的内容关联起来,尽可能形成一个互相照应、彼此互文的关系。比如,从鲁滨孙关联到唐僧四人,他们在精神气质上确有相通的一面;从《三国演义》的政治野心家关联到《红与黑》的个人野心家,由此可更好地理解“野心”的内涵;从《复活》的忏悔与《悲惨世界》的宽恕,关联到《水浒传》的复仇哲学;从《哈姆莱特》关联到《俄狄浦斯王》,因为它们都涉及到关于“命运”的话题。当然,这种关联有明,有暗,有直接,有间接,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种理解吧。
——余党绪·让智慧启迪人生·《〈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后记》
《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
诗歌的“理解”,非通过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而达成,而更是一种直觉性的感悟。但是,这样的感悟并非空穴来风,并非无本之木,相反,感悟力的高下,全在于读者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全在于读者对语言的敏感和穿透。好的诗歌,总是能够在个性化的表达中揭示出共通的人性,共通的情理,共通的生命密码;而好的读者,也常能在语言的后面,感知诗人的人生感喟和生命情怀。至于语言难以企及的那些模糊的、非理性的地带,还是交给学生自由的灵魂和无羁的想象吧。
——余党绪·让情怀抚慰生命·《〈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后记》
《学术文章的论证魅力》
学术的目的是求真,求真的手段是论证,以论证求真知,这是学术的精髓。本书定名为“学术文章的论证魅力”,无非是希望读者理解作者“求真”的宗旨,感受文章“论证”的魅力。入选的所谓“非典型”文章,看似不够“学术”,但其精神内里却是清晰的:旨在求真,重在论证。
——余党绪·让学术滋养性灵·《〈学术文章的论证魅力〉后记》
《说理与思辨——高考议论文写作指津》原以《议论文写作新战略》之名在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2020月,在上海教育出版社李光卫主任的策划与帮助下,我做了较大的修订,并改名为《说理与思辨》重新出版。
书籍介绍
这样的思考促使我寻找议论文写作中更为关键的要素与框架,这就是本书所标示的两个关键词:说理与思辨。我用“说理”来概括议论文的文体功能,用“思辨”来概括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与表达机制。简单的说,议论文是“说理”的文体,说一千道一万,“说理”才是硬道理;要说理,就必须“慎思明辨”,就要辩证思考与理性反思。以“说理”与“思辨”切入议论文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思维素养,落脚于表达能力,看起来复杂与艰难,但解决的却是根子上的问题,结果反而纲举目张,事半功倍。骄傲地说,我的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的进步与成就,还是颇引人瞩目的。
——余党绪·以说理介入生活,以思辨省察人生·《〈说理与思辨〉后记》
2017年,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群进入新课标,此后它便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热点。2017年年底,《语文学习》主编何勇基于对我校多年坚持“经典精读”教学的了解与理解了解,建议我们举办一个全国性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这就是2017年的“整本书阅读上海论坛”。这以后,我开始总结自己与同事们开展经典精读教学的经验。2019年正式出版《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
书籍介绍
不读书,就在数量上做文章;不爱读书,就在趣味上下功夫。20年前,我的阅读改进,初始冲动也是如此。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在教学的意义上,读什么书,比读多少书更重要;读出价值,比读得尽兴更重要。阅读无边,生命有限,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有价值的书,因此,读书不仅需要精心选择,还要有结构化的安排。趣味是个体的,而教育是公共的,应该以公共价值渗透个体趣味,引导和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因而,读书不单需要沉浸,更需要反思,思辨至关重要。于是,我的探索转入另一个轨道:如何借助有效的思辨教学,让经典名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与成长资源,以实现经典价值的最优化与最大化。
这就是我的课程化探索的起点。将经典名著资源化,将阅读过程思维化,这是我的基本理念。在我看来,思辨读写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在要求,而整本书阅读也蕴含了思辨读写的优势资源。以思辨读写切入整本书阅读,或许是最有效的阅读教学,也是最有效的思维教学。
将整本书阅读提高到课程与教学的高度,在我看来,这是2017版新课标的无量功德;将批判性思维与思辨性阅读写进课标,在我看来,这是2017版新课标的最大突破。
——
余党绪《〈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后记》
2023年4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责编陈晓琼。
《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件新生事物,成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经验还很稀缺。物以稀为贵,先行者的实践值得关注。先行者的可贵,不仅在于他们趟出来的成功路径,更在于他们经历过的挫折,比如踩过的雷,摔过的跤,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詹丹老师曾批评说,某些老师谈教学,写文章,缺乏历史意识与文献意识,好像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是从他开始的,这话也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总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人,在某个时段,在某个领域,在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者还顶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压力,默默的探索与耕耘。他们的经验让我们的起点不再是零。
本书的编写,就源于这样一个朴素的念头:能否将已有的教学经验,通过课例展示出来?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课例可能是一线教师最乐于接受的经验传播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聚焦与浓缩:聚焦的是《红楼梦》的具体问题,浓缩的是教学者的整体素质。
有了这个念头,便四处寻访,到处打听,发“英雄帖”,通过各种渠道广而告之。先是聚集了一百多位《红楼梦》的爱好者,征集了近50个课例;经过几番筛选与反复打磨,最后形成了这20个精品。课例都是执教者的原创,其中18个都是首发。这就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书籍介绍
教育是一件带有理想色彩的事业。在当下教学环境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也要有点理想主义的情怀。整本书阅读尚处在试水阶段,重要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点点滴滴地探索,老老实实地总结。现在听得最多的声音是:学生不读书,我有什么办法?不读书确实是个致命的问题,但更致命的是,很多老师习惯了号召者与管理者的角色,而忘记了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教练。如果我们深谙读书之道,又引导得当,教练得法,学生有没有可能被我们引进经典的花园?我觉得,很多学生对《红楼梦》不感兴趣,恐怕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走进文本之前,就被各种道听途说的声音吓坏了。这种敬畏感乃至恐惧感可能会将他们永远隔离在《红楼梦》的门外。相反,若能激发学生片刻的兴趣和勇气,哪怕让学生踏进一只脚,情况可能就会完全不同——若能静下心来读上一两个小时,读上五六回,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欲罢不能的感受。这样的判断既来自我的观察,也来自我对曹雪芹的信任,《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几乎是难以抗拒的。
我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时日,需要积累,需要持而韧性的探索与改进。坦率地说,阅读教育做了那么多年,尚且还在蹒跚学步,摇摇晃晃,刚刚进入教学实践的整本书阅读,怎么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按照整本书的规律教,教出这本书的个性来。
——余党绪·按照“整本书”的规律教,教出“这本书”的个性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后记》
此外还有“整本书思辨阅读”系列等。
书籍介绍
在文学性文本的阅读中,笔者一直尝试以文学“母题”来聚焦文本的核心与个性——在细读与思辨的基础上,抽绎出作品的“母题”,以“母题”切入文本,以“母题”的研讨为阅读与探究的核心,并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点。
围绕“母题”的探索,阅读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思辨的过程。经典名著的容量与内涵,它的时空延展与腾挪,叙述角度的多元与转换,结构的繁复与多维,为表现人生与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篇章和片段相比,经典名著的厚重与丰肥,感性难以抵达,直觉难以洞穿,必须经过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再到整体的多次往复,必须倚重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在细读与思辨中走向理性而清明。
说到底,带着问题去阅读,或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阅读的真正快乐。
一部伟大的经典所能提供的精神与文化空间,大到足够每个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镜像,就看我们这一生,有没有这个福气,遇到这本书,遇到那个陪伴自己阅读的人。
经典名著如同千万条河流,终将引我们去看到大海的风景。
——余党绪·经典名著像河流,引你去看大海的风景·丛书前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