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下册《鸿门宴》中“窃为大王不取也”释义辨析

  前日下午16:40,暴雨如注,据传7分钟水积1米深。当时欲驱车接娃回家,出小区门,前有轮胎小的车陷小坑不能行,果断退回小区,不接了。

  后看新闻,知必经之路已遭水淹,水深没车顶。万幸万幸,当日若出门,恐有不测矣。

  今日继续读《鸿门宴》。读到“窃为大王不取也”一句,课本注为“私意认为大王不应采用(这种做法)。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教师参考书译为“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为好)。”

  坊间译本大多译为“(我)私下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上述注释和译文有没有问题呢?

  “为”当然可译为动词“认为”,但也可以作介词“替”讲。

  查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当后面的动词带“之”字时,前面的“为”通常作介词“替”。

  举例如下:

  1、《俗激》:窃为陛下惜之。”

  2、《盗跖》: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

  3、《说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4、《长见》: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

  而课文这句“窃为大王不取也”的注释,实际上就等于“窃为大王不取(之)也”。既然后面有“之”,或者是省略的“之”,那么前面的“为”大多数情况下作介词,但课本注释又把“为”作动词“认为”讲。

  这可能有问题。

  查后面动词不带“之”字的例句有:

  1、《威不行》: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

  2、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3、《杂事五》: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厚无敌,而好衣人以甲,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4、《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修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

  5、《楚世家》:襄王因召与语,遂言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于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

  6、《苏秦列传》: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7、《魏公子列传》: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8、《司马相如列传》: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恐不能卒业,此亦使者之累也,窃为左右患之。

  9、《谓秦王》: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上述例句,后面的“不取”都没有带“之”。这些作者为什么“不取”后不带“之”呢?是否有其深意呢?

  查“不取”,得到:

  《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犹言不用此为善也”直译就是“如同说不因此认为是好的”。因此,不取,即今之“不可取”。

  回到课文。

  “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句话,应该译为“(我)私下认为大王(这么做)是不可取的。”

  以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