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作为国有大行,山东工行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支持力度,金融助力山东省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人民币公司贷款突破6000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大关,超过1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达到11.62%,较年初提升3.31个百分点,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加快信贷业务战略转型和布局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方向。山东正在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此背景下,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这为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山东工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更大平台。

  山东工行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始终把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供给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山东区域经济特色,持续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全行信贷业务战略转型和布局优化;率先成立省内同业首家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发挥科创中心调查、审查、贷后一体化运营的优势,通过配套专业队伍、专属机制、专项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动力。同时,山东工行不断扩大服务面,设立济南、烟台两家科创分中心。充分发挥济南、烟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和科创分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实地调研,围绕细分领域、细分行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自“十四五”规划开展以来,山东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累计增加1088亿元,年均增幅183%,累计增量、年均增幅均为省内同业第一。

  建立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持续增长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山东工行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效应,建立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加大加快信贷投放,扎实推动贷款量增面拓,助力山东省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金融服务,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式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依托山东7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按照产业图谱梳理行业龙头、上下游重点企业,加强供应链融资和场景化服务。聚焦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项目,与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加强沟通合作,高效开展业务尽职调查和审查审批,做好项目对接落地。截至6月末,山东工行战新领域项目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较年初增加100亿元,增幅25%,高于全行项目贷款增幅15个百分点。开展“织网补网”工程,紧跟山东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布局,建立区域内战新客群名单库,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山东工行服务战新产业法人有贷户超过1200户,较年初增加230户。

  此外,山东工行还结合辖内产业发展特点,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设立8家新市场特色支行,通过设立专业团队、配套专属政策,实行多样化地区化的主营方向,以特色化加强行业研究,以点带面促进区域新兴产业发展。

  下一步,山东工行将聚焦山东“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高效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服务,全方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需求,为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工行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新蕾 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