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非遗知多少⑤|布依族婚俗、转场舞……黔西南这些非遗惊艳了时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也是文化,是艺术更是生活。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你可以见其形,听其声,尝其味……非遗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既是热闹的节日,也是精美的手工艺,又或者是孩童时期就曾听过的古歌,甚至是你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日,亮点满满的非遗活动在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非遗大集轮番登场,让人直呼“血脉觉醒”,贵州各地还藏着哪些非遗惊喜?今日,一起走进黔西南州,探秘各民族先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一起来看看

  黔西南州都有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吧~

  布依族“三月三”

  望谟县“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节现场。刘朝富 摄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贵州黔西南州贞丰、望谟、册亨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相传古时,有一年三月初三这天,掌管农业生产的“山王神”出生,随之把各种蚊蝇、蝗虫、蚂蚱等害虫放了出来,当年庄稼受灾,人畜患病。此后每到三月初三,布依族村寨都要举行“扫寨赶鬼”“祭祀山神”等活动,祈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贞丰“三月三”开展游行活动。肖雄 杨英贵 韦万尚 摄

  “每年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这是《南龙志·地理志》里的一段记载,写的就是黔西南州布依族“三月三”时的盛况。

  望谟县传统美食展演。杨恒 摄

  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婚俗是贞丰县北盘江沿岸布依族人民传承久远的婚姻习俗,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择偶、订婚、结婚三个阶段,由接亲、发亲、拜堂、坐家四个部分组成。

  布依族婚俗反映出布依族历史渊源、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轨迹,其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贞丰“布依族婚俗”于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小镇。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

  伴随着原生态歌曲、明快鼓点,身着盛装的十几位彝族姑娘们双脚有节奏地踩踏起来。只见她们整齐划一地摆动双手,抬、踏双腿,其间还不停地变换队形,发出与鼓点应和的踢、踏声。明快的节奏让观众也不由自主地想跟着摆手、踏脚,一起舞动。

  游客和当地群众围着篝火共舞。

  这就是随着三宝彝族乡群众整乡易地扶贫搬迁进城,被称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

  夜晚,当地群众表演阿妹戚托舞蹈。

  这项国家级“非遗”走出大山后,为切实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晴隆县成立“晴隆县阿妹戚托艺术团”,在各重要节假日及活动期间进行演出,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阿妹戚托”原生态舞蹈的魅力。

  阿妹戚托舞蹈。

  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晴隆县按照“五个一批”狠抓阿妹戚托舞蹈的普及推广,切实抓实阿妹戚托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面发力,让“阿妹戚托”成为晴隆旅游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阿妹戚托小镇夜景。

  苗族服饰

  “四印苗”服饰制作技艺:

  “四印苗”服饰流传于北盘江流域的晴隆县、六枝特区等苗族聚居村寨,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略有分布。

  把历史穿在身上,独特的“四印苗”服饰图案。 聂康 摄

  据了解,“四印苗”因其独特的“四印”图案而得名。苗族史歌讲述:古时有一个叫“占思莽占思妹”的女王,在与外族作战的过程中,因战败,为躲避追杀,将随身的帝王印玺图案绣在自己的衣襟下,以图东山再起,但最终还是被杀害了,为纪念女王,她的臣民们,就将女王留下的衣裙图案绣在女性的衣服上,以此不忘女王。并在裙子上画有迁徙经过的路线图案,这组图案共有99组,分别代表路、河、桥、滩、湾,表示迁徙路途的艰辛。

  练习刺绣技艺的“四印苗”女孩。 聂康 摄

  四印苗服饰是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套服装工序极为繁杂,特定内涵的四印图案和99组图形,具有独特民族服饰形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因此,深受苗族人民及其它民族群众的喜爱。“四印苗”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小花苗服饰制作技艺:

  普安县青山镇、雪浦乡一带的小花苗,是苗族中的一支。从小花苗古歌和《普安县志》等相关史料得知,于300年前,从黔西几度搬迁,最后落户分布在青山、雪浦等地。

  小苗族服饰包含了许多文化内涵,涉及小花苗族宗教支系、图腾崇拜、社会结构等领域,是中华民族服饰宝库的重要历史积淀。小花苗服饰主要流传于黔西南州普安县雪浦乡六斗种组、旧屋基组、火石山组,青山镇自然村组。另外,盘县马场乡也有此类服饰文化。

  普安县青山、雪浦一带的小花苗服饰制作,至今依然连接着古朴遗风和原始的劳作体例,传承着纺麻、刺绣、蜡染、挑花等古老的手工工艺。

  布依族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由牛骨胡、葫芦胡、刺鼓、箫筒、小马锣、小镲、包包锣和月琴等乐器演奏,并用布依语进行说唱而得名。

  布依族八音坐唱。

  2006年5月,布依八音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2008年11月,兴义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布依八音)之乡”。

  在兴义市万峰林表演的布依族八音坐唱。

  发展至今日,布依族八音坐唱不仅成为黔西南州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还登上了世界舞台,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获得“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盘江奇葩”“东方明珠”“声音活化石”等盛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

  布依族刺绣

  布依族刺绣,布依语称“绡哇”,是一种集绘画、剪纸、技艺为一体,反映布依族风土人情的传统民间美术。它包含了布依族信仰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婚姻生活等文化信息。刺绣图案以花鸟鱼虫、草木藤蔓、山川河流、十一生肖等为主,反映了布依族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心理,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服饰,经三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与传承,采取天然布料传统手工艺缝制而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圈,包含了种、纺、织、染、绣、缝,以及凝结了纺织文化背景中的民俗文化特征,构成了以纺和织为母体的布依土布,蜡染、刺绣、挑花、镶缀、裁缝、服饰等系列纺织文化现象。

  布依族女孩们,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为自己的婚礼亲手绣一套精美的婚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

  故央——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央——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

  “故央”是布依语,译成汉语就是“制香”,也称“擀香”,是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的一项少数民族古法赶香传统手工艺——水磨制香技艺。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央——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传承人余荣珍。

  “香粑车”是制香的主要生产工具,勤劳智慧的布依儿女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以香车河的天然水流为动力,用香樟木与磨石随着香粑车的转动研磨出细腻的木浆水,成为制香原料。再经过制饼、调粑、擀香、上色、晾晒等步骤,色泽光鲜的“故央”香便制成了。

  香粑车。

  香道从来都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祭祀酬神、婚丧年节……布依人的一生都浸染着缕缕香气。

  上色。

  布依族傩戏

  傩戏作为一项古老而神秘的艺术,不仅是“中国戏曲活化石”,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还是民族、民俗、历史、戏剧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范本。作为夜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傩是一种曾盛行于黔西南布依族中的古老傩仪,长期以来,布依傩贯穿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中,以至于“无事不施傩”。

  如今,布依傩因其神秘奇特、原生态等特点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铜鼓十二调

  铜鼓十二调,指用铜鼓演奏的十二段乐曲,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贵州省贞丰县的民族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布依族使用铜鼓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使用铜鼓且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东汉、魏晋时期。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给人视觉听觉强烈的冲击力,倍感布依古朴、厚重、浓浓的古乐韵味。2006年5月20日,铜鼓十二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铜鼓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上许多古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音乐文化却传承下来,保留至今。铜鼓十二调是内容丰富的古代音乐作品和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

  布依铜鼓十二调。

  布依族转场舞

  在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逢年过节时当地的布依族同胞都会聚在一块,手拉着手围着篝火一起“嘞呜”。篝火点燃,锣鼓声起,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

  布依族转场舞表演(册亨县委宣传部供图)

  “嘞呜”是布依语,汉语意为“欢呼着跑”。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民族团结交融发展,“嘞呜”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布依族转场舞。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转场舞的发源地。这个布依族特色村寨,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而兴起旅游产业,当地不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不少外来的游客,经当地人简单的舞步教学之后,就可以围着篝火一起欢乐一起舞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转场舞。

  布依族转场舞在大寨村形成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影响力逐步流传到册亨县各布依族村寨。整个册亨县的布依族同胞,都爱上了这欢快的节奏和舞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布依族村寨的群众都会身着盛装,聚集在村寨晒坝场跳转场舞。

  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规模转场舞。杨显东 摄

  节日期间布依族同胞不约而同跳起的转场舞,正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欢迎远方客人、庆祝丰收、祈愿风调雨顺的民族习俗。祈愿的话也包含着布依族人民朴实的心愿:转场舞起来,寨邻跳起来,平安幸福送到家,五谷丰登乐开怀。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跳转场舞(无人机照片)。

  2014年11月11日,布依族转场舞获国务院批准,正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11月29日,在“十月八”布依文化年活动上,布依族转场舞以9770人的规模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布依族转场舞已逐渐由仪式性舞蹈向布依族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娱乐舞蹈转化。

  布依族武术

  演员在兴义市万峰林非遗展演活动现场表演布依族武术。

  布依族武术,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一带,主要分布于春潭街道排冗村、当朝村,钱相街道打凼村、龙山镇北乡村等布依族村寨。布依族武术简洁实用,能守能攻,自成一家。其套路大多源自布依族狩猎、农事等实践,器械多是布依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工具,有狼牙棒、板凳、扫帚、钉耙、扁担、镰刀等器械,有套路表演和对练实战等小项,具有浓郁的布依族农耕文化特点。

  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天菇社区天菇小学的学生正在练习武术。

  2021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安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兴盛于明清,1652年因朱氏皇族广东世袭桂王朱由榔在安龙设立行宫,安龙也因此被誉为“龙城”。由于地处滇、黔、桂三省锁钥,三千年的历史给这块土地镌刻下无数烽火印迹,成为一块蕴育、传承和弘扬武术文化的沃土。

  演员在兴义市万峰林非遗展演活动现场表演布依族武术。

  安龙武术作为深厚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流传于安龙县春潭街道排冗村、当朝村,钱相街道打凼村、龙山镇北乡村等布依族村寨。其中,布依武术中的打凼布依拳和排冗布依棍历史最为悠久,起源于明朝初年,是布依族人民根据日常生产生活创编而来,别具特色。

  册亨高台舞狮

  主要流传于册亨县内威旁乡岜院、大寨、坛坪等布依村寨的一种民族传统舞蹈。开始是用于春节和元宵灯会的祈福活动,后来逐渐拓展到丧葬礼俗、喜庆节日等场合之中,其活动面逐步扩大。

  册亨高台舞狮。王国义 摄

  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威旁岜院平地已经流行“舞狮子”,当时有一位名叫贺丙山的拳师自广西百色来到岜院,担任当地舞狮队员的武术指导,并将武术招式融入高台舞狮的表演内容,以增强舞狮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舞狮内容以《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为主。

  群众在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表演高台舞狮。

  舞狮通常是在高台上进行表演,高台用数张八仙桌搭建而成,可分为“一炷香型”和“品字型”两种类型,通常是在舞狮表演前就已经搭建好,极少时候是在舞狮过程中搭建。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舞狮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以滚、打、跳、走、爬、逗等动作,集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惟妙惟肖地展示《西游记》中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群众的尊崇和喜爱。高台舞狮对于研究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舞蹈学、戏剧学、民族音乐学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黔西南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风光、文化物产丰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民族特色、地方文化

  在这片土地竞相绽放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黔贵大地上代代相传

  如珍宝闪烁在绿水青山间

  来贵州寻找“诗和远方”

  与非遗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推荐阅读】

  贵州非遗知多少①|来黔东南探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贵州非遗知多少②|水书、马尾绣、长衫龙、牙舟陶……快来开启黔南非遗探访之旅

  贵州非遗知多少③|来贵阳,在大街小巷邂逅无处不在的传承

  贵州非遗知多少④|屯堡文化、地戏……来安顺探寻大明遗风

  综合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飘 胥芬芳

  部分资料来源

  贞丰新闻 册亨县人民政府网

  黔西南宣传

  编辑 吴一凡

  二审 杨韬

  三审 庞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