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百发俱乐部”,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有多牛?

  

  8月3日11时47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风云三号F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第100次发射,也是继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之后,我国第二型成功跻身“百发俱乐部”的运载火箭。

  本领高强适应各种卫星发射需求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三级常温液体火箭,包括长征四号甲、乙、丙三型。其中,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在完成2次发射任务后光荣退役,改进研制的长征四号乙、丙在役,分别发射了48发和50发,是我国目前太阳同步轨道中、大型载荷的主力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一百次,是八院首个系列火箭的第一百次。这是历史的突破、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起点。”八院院长孙刚说。

  在100次发射任务中,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风云、资源、遥感、实践、试验、高分、环境、海洋、陆探系列卫星,以及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等共计17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有力支撑了“气象强国”“海洋强国”“双碳战略”及“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南南合作”的典范,助力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任务。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进步,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本领越来越高强。从最初仅能承担极轨气象卫星发射,到现在可执行对地观测、科学试验和月球中继通讯等多类型卫星发射;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串、并联;从特定时段到全天时、全天候均可发射;从太原到酒泉再走入西昌,实现所有内陆卫星发射中心全适应全覆盖;从单一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到目前可支持倾斜圆轨道、椭圆轨道、地月转移轨道(L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等宽倾角范围、多轨道类型发射,极大地适应各种卫星发射需求。

  开拓创新是永恒的主旋律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史,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创新史的一个缩影。自从1998年成功首飞,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改进和革新从未止步,八院一代代“长四人”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舍我其谁的闯劲,刻下了我国运载火箭一次次技术飞跃的坐标。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首发箭——长征四号甲遥一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首飞一次成功的纪录,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与极地轨道卫星的国家。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新研的一级YF-21B发动机,成为当时我国推力最大的发动机,并作为“长征家族”的通用一级发动机延续至今。

  长四乙火箭首创末级推进剂排放技术,主导制定了运载火箭轨道级空间碎片减缓国际标准,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实现国内首次实现一体化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把我国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面对我国首颗微波遥感卫星的“大体重”,长征四号丙首创常温三级发动机二次起动技术,大幅提高了火箭性能。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还实现了国内首次多星串联发射,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次实现栅格舵复用飞行,运载落区控制技术目前已推广至重复使用火箭和其他火箭型号;首次完成末子级留轨应用平台飞行验证,为国产元器件和新技术试验提供了低成本共享平台。

  35年来,开拓创新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永恒的主旋律,每一项纪录的背后,都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锻造出一支运载火箭的“铁军”

  在35年“百发”征途中,八院一代代“长四人”以实际行动赓续传承航天精神,在施金苗、孙敬良、李相荣等老一辈航天人带领下,锻造出一支坚韧、务实、团结、进取的“运载铁军”。

  在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型号首任总设计师孙敬良常说:“搞航天工作,就是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他要求研制人员“在质量问题上要六亲不认,在处理问题时要一丝不苟”。在研制之初,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就建立起“设计可靠、生产严格、试验充分”的工作理念,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在1988年、1990年接续成功,为后续型号的发展奠定了牢固根基。

  秉承优良传统,此后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李相荣,带领型号持续推进技术革新和精细管理,相继实现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两型火箭的首飞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1次发射。为了应对常态化高密度发射和高强度研制,以翁伟樑、樊宏湍、仓飚、汪轶俊为代表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带领长征四号队伍不断自我革新,向管理要效率、强产保固质量,主动实施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全面完成“去型号化”“去任务化”既定目标。

  35年来,作为八院运载火箭的“根”,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锻炼造就了一批杰出领军人物,涌现了十多位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一代代奋发有为的型号专家和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为推动八院运载领域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