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学生健康成长路
花样跳绳、青少年啦啦操、中小学校园拳击、青少年射箭冠军赛、“黔行少年”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眼下,虽然正值暑期,但黔中各地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层出不穷,赛场上青少年们兴致盎然、精神抖擞的模样,成为贵州深化体教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1年底,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建设目标,为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求指向明确,目标催人奋进。近年来,贵州建立健全体教融合政策体系,推进学校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化学生(青年)赛事体系改革,纵深推进体教融合,让体育、教育事业齐头并进、硕果累累,开启了全省体教融合新篇章。
牵手社会力量 增强体教融合“力度”
从一窍不通到重点培养、从乒乓小白到入选省队,成为职业化球员,如今即将步入中学的张玥,二年级时因爱好乒乓球,参加了校内乒乓球特色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被教练发掘后,开始了专业培训,并参加各种省、市、区举办的乒乓球赛事,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在2022年贵州省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选拔赛9-10岁组女子单打中荣获亚军,成功入选为贵州省乒乓球队队员,成为了毕节实验学校的骄傲。
“学生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体育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毕节市实验学校总务主任、体育组教师杨波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该校乒乓球队就已经成立,当时由体育教师任教,由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也不高。直到2019年,在毕节市体育局的牵头下,毕节市青少年阳光乒乓球俱乐部到校驻点,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通过专业、高效的训练模式,激发了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训练的热情,让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得到了长足发展。
社会力量为校园体育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校丰富体育活动项目的思路。
“经过近几年间的高标准专业化训练,学生们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我们打算组织孩子参加全市或全省范围的乒乓球比赛,检验训练的成果。”阳光乒乓球俱乐部教练杜嘉毫说,通过“体教融合”“俱乐部培养”等模式互融共赢,学生不再受困于“读书”和“训练”的矛盾,家长也能放心地让孩子参与到体育业余训练当中,还能为乒乓球运动输送一批精英少年。
如今,在毕节市实验学校,除了乒乓球体育活动,足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项目也成为了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教育减负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课后体育服务需求激增,教师面临着工作压力增大与综合能力提升要求的双重困境。”贵州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胡彪说,随着《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等政策的出台,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学校体育服务的政策体系日趋健全。社会力量的引入无疑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园体育活动的缺陷,更好地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推动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培养后备人才 提升体教融合“精度”
“大家一定要稳住心态,不要急躁,要学会跟球、盯人。”
炎热暑假,正值学生放松玩乐时期,但在贵阳市实验二小足球场上,一批足球队的学生正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练球。
“足球是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体育项目,父母也比较支持。自从加入校队以来,基本上每天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在训练场上,学生向汉天正认真练习颠球。小小年纪的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国家运动员,为国争光。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被誉为“足球之校”“国脚摇篮”,拥有两个足球训练场和一批专业教练员,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专门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学校。当前现役贵州籍23名职业球员均来自该校。
“学校早在1988年就已经成立足球队了,2013年提出校园足球进课堂后,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在课程中,进一步选拔优秀学生加入专业队,进行系统训练。这里曾走出汪嵩、弋腾等一批在中超踢球的球星,更送出了陈晨、蓁杨等入选欧洲豪门马德里竞技的少年足球天才。”谈及学校足球的不凡成绩,在该校任教24年的足球负责人刘修颖颇为自豪。他告诉记者,实验二小的足球训练不仅享誉全省,更多次被评为全国、贵州省及贵阳市“体育传统(足球)项目学校”和“先进单位”。
6月2日,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荣获2023年贵州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小学男子组冠军
多年来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良好的管理和长期的坚持。实验二小青少年足球队成立了以校长为主管,专职体育教师为监督,外聘专业教练进行训练的管理模式。
足球队员层层选拔,以普及带专业,每班开设足球课,通过兴趣培养,发现一大批青少年足球苗子,集中训练。由年轻教练员对各班选送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一小时以上,持续2个月,选出优秀的足球苗子进入专业队。专业队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进行足球训练,训练每天不少于1个半小时,每周不少于5次。截至目前,在全校4800名学生中,校园足球参与者已高达2000余人,先后为国家、省、市、各大中专院校、足球专业队和足球俱乐部培养输送足球运动员100余名。
“学校作为体育后备人才的聚集地,将尽可能多的好苗子集中起来接受训练。这样既能培养足球少年,为全省乃至全国储备乒乓球后备人才,同时也能增加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灌输加强体育锻炼的理念,真正让孩子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刘修颖说。
丰富校园体育 拓宽体教融合“广度”
开展棒垒球训练,“玩转”特色体育课;创新阳光体育大课间,增强学生体质……在兴义市义龙新区,学校在做好传统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当地运动项目特长和本土文化特色、学校师资资源,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增强校园文化发展。
“体教融合不只是把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的资源进行简单相加,更多的是指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成长。”胡彪说,体教融合要达到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目的,使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大的释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中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推动下,省体育局与省教育厅等部门积极联动,让体育教学生动有趣,学生收获颇多——
在遵义,各校采取艺术体操、攀岩、排球等项目“市队校办”,作为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培育和输送的长期孵化基地;持续推进“游泳进课堂”工作,惠及学生12000余人;开展“1+N”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市50%以上中小学校创建挂牌“一星级体育特色学校”,达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新格局;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引导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全市共有13个县(市、区)57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进校园工作。
在安顺,将“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五项管理”等与“双减”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在课后服务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体能训练,每天保证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以强健体魄。
在贵定,以“5+2”课后服务为契机,聘请专业辅导教师,充分发挥足球特色体育项目主载体作用,每年举行两届校园班级足球联赛,开设足球、篮球、跳绳等体育社团,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兴趣得到发展,爱好变成特长,实现了“以体育人”的价值,铺就了学生健康成长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情丽
编辑 常玥玥
二审 李雅
三审 黄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