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违约不是留住定向生的好办法

  原标题:阻止违约不是留住定向生的好办法

  “孩子考取了医学硕士研究生,按照定向医学生履约管理要求同意承担违约责任并由我们家长代为偿还足额违约责任金,可相关部门明确阻止违约。”近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先后出现了两则留言,反映的均是甘肃省农村定向医学生违约问题。

  为了保证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定向生,原则上是不能违约的(不按要求到定向服务单位工作,或服务期限不够等),不然怎么叫“定向”呢?从制度上来说,阻止学生违约是有依据的。我国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农村基层医疗优质资源先天短缺,中西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从政策目的来看,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对深化医改、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意义重大。

  基于种种正当性,且“已多次向拟违约学生代表宣讲国家政策要求及目的”,甘肃省卫健委非常“硬气”地请家长劝说开导孩子“遵守双方签定的协议,信守承诺”“做出符合政策规定、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的正确选择”,这似乎也没错。毕竟如果放开了“口子”,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强行阻止违约,或许能让定向医学生被迫下基层,但闹得如此不愉快,医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定了,心怎么定下来?若其工作投入度低,对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又有几分助益?避免消极怠工心态,还要从根上解决问题。

  根据甘肃省卫健委公布的违约学生名单,2015年至2019年,违约者达251名,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中在2015年,违约人数仅为5人,2019年升至85人。个别人违约,可能是学生个人问题;一群人违约,人数还越来越多,就该好好找找其他方面的原因了。如,当地2020年曾表示,“由于定向医学生违约成本较低,加之部分市州、县市区在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落实岗位、待遇等方面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定向医学生毕业后选择违约,影响政策效能”。3年多过去了,不知道承诺的岗位、待遇有没有落实到位。“吸引”和“忽悠”的重要分界线,就是有没有口惠而实不至。

  不可忽视,许多刚刚高考完的孩子,其实并不具备挑选专业和做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何况医学生的培养周期长达十几年,甚至家长都无法预料其中的变数。即便卫健委多次宣讲政策要求,学生能否坚持住选择,也要打个问号。此外,社会上不乏“定向生等于低分生”的偏见,有的人一开始就只想走捷径。为避免有人无意间选错道路、或者曲解政策,相关工作还需适当靠前。部分高校实行大一学基础课、大二大三再选专业,先体验、再选择,就是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总之,阻止定向医学生违约,不能来硬的,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顾虑,针对性解决其合理诉求。(维辰)

  来源:南方日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