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连续四年举办“滨州人才节”,“爱滨才会赢”人才品牌持续叫响,“引育留用评”人才生态持续优化,呈现出滨州处处有人才、人才处处有机遇的生动场景。
人心往之,城必兴焉。
在滨州市惠民县古城区东北部,融水光城色于一体的古城公园绿树葱茏,护城河上碧波浩渺、桥影婆娑。古城公园西南方向,坐落着三栋小楼,正是惠民人才港人才公寓。
“本科生免两年租金,两年后可以享受 50%—30%的租金減免。”2021年,大学刚毕业的李新茹正四处寻找住处,一筹莫展之际,从滨州市官方公众号上了解到相关人才安居政策,瞬间解了燃眉之急。“公寓里不仅有健全的安保、24小时热水、菜色丰富的餐厅,健身房、书吧、咖啡吧、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也是一应俱全。”李新茹表示,“住房成本低,生活质量好,在这里住得安心。”
为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滨州市建立了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使广大青年“想来有渠道、来了有补助、留下有住房、创业有保障”。2022年8月,滨州市推出“人才新政27条”,10项补助性政策支持力度在山东全省领先,其中5项列全省第一。
在住房保障上,滨州市采取旧改返租、存量盘活、集中新建等方式,筹集建设10106 套人才公寓,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主城区全布局。人才公寓坚持租售并举,针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实行租金减免、购房折扣和补助等。在人才公寓入住全链条线上服务平台,可实现“一站式办理”,最快 1个工作日即可入住,目前已入住 6700余人。
在创业保障上,滨州市强化金融赋能,设立规模1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推出“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让人才能干事,更能干成事。
除此之外,滨州市人才服务体系涉及职称评审、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健、补助发放等11方面。实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免申即享”,让人才工作舒心、生活安心。
发展之道,唯在得人。
在滨州市阳信县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的5G数字化牧场,每头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证”,通过大数据平台可追溯牛的祖代、监测它们的健康状况,饲料配比、肉牛饲喂、屠宰加工等全部实现自动化。
“从早期养殖到餐桌全程溯源、可信区块链大数据平台到数字牧场,专家人才为企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持。”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刘民泽表示,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在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肉牛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人才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人才强企”战略筑牢企业发展根基,公司实现从“小民企”到“行业龙头”的蜕变。
滨州是全国牛羊优势产业区,其中,阳信县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牛县”。近年来,阳信县先后邀请20余名高校、院所专家,通过人才技术指导,帮助全县肉牛企业和养殖户提升种牛繁育和肉牛饲养水平。同时,引导重点肉牛企业与上下链条、科研院所围绕“卡脖子”问题联合攻关,强化与全市“五院十校N基地”的对接合作。
阳信县“牛产业”中用“牛人”,是滨州市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推动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缩影,也是滨州市在激发企业引才、用才方面不断推出“实招”的体现。
“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为破解人才评价标准单一、用人主体自主性不够等问题,2021年起,滨州市制定出台《滨州市企业人才分类自主评价办法》,创新开展企业人才分类自主评价工作,将人才评价主体由市县主管部门下放至用人单位,评出的人才给予市级人才称号和待遇。
着眼打造全省重要人才集聚节点,滨州市还探索了“编制在高校(科研院所)、服务在企业”人才引进模式。今年以来,共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91个,11人通过泰山人才论证,分别是去年的3倍、1.8倍,均创历史新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依托有温度的政策体系,滨州市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滨州在全市深入实施人才“三进三创”工程,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人才集聚、青年科技启明星培养、十万技能人才梯次培育行动,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三进四融五争先”工作体系,建立年度重点人才项目、县市区委书记人才项目、成员单位特色品牌项目共136个,打造形成了近悦远来的人才“良栖之地”。
今年以来,滨州市先后启动第五届“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双创”大赛,聚焦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生命科学四大领域,发布揭榜挂帅项目30个,开展“智选滨州—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60场,集中招聘硕博士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引进科技领军人才近100名,本科及以上大学生7100余人。8月12日至14日,滨州市举办第四届滨州人才节,在北京、上海、苏州、深圳设立分会场,五城联动,市县协同,111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才活动,进一步叫响“爱滨才会赢”人才工作品牌。
“通过建立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不拘一格揽人才。”滨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滨州市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本科及以上大学生8万名、职业技能人才10万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