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呐喊者”呐喊
《激流中的呐喊:常熟文化叙事1915—1945》 中共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薛金坤
常熟,境内有五千年的崧泽文化和四千年的良渚文化遗址。常熟之名,始于公元540年,水乡泽国鱼跃稻丰,故为常熟。常熟,文化历史名城,远有商末泰伯、仲雍(虞仲)奔吴。虞山之名,即缘于仲雍殁后葬于此山。还有“南方夫子”言子,“元四家”之一黄公望等著名文人,近有“两弹一星”科学巨擘王淦昌。或许,人们对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然而,若问从1915年至1945年的30年里,在常熟这块大地上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日本侵略者作了多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发出了多少次气壮河山的呐喊?很可能不甚了了。
是的,远逝的岁月已模糊了历史,尘埃已将大多数往事掩盖。优渥平稳的环境又很容易使人忘却过去、满足当下。将湮没在历史尘埃里零碎的不起眼的往事,一件件搜寻出来,拂去灰尘,让它们重见天日,又编辑成书公之于众,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需要有心人去做。沈秋农先生就是这样的有心人。继出版《日军常熟暴行录》《铁蹄下的江南名城》《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等抗日题材的专著之后,他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常熟的文化宣传战线,推出又一力作《激流中的呐喊:常熟文化叙事1915—1945》一书,为常熟的文化史新添了极为珍贵的一章。
这注定是一件“苦差”。因“各种史料往往被岁月的烟尘所湮没,要想掸拂发现,绝非易事”,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心,广搜博求,多方印证,沉潜研读”。这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需要“沙里淘金”的眼力,还需要不为“剪不断理还乱”所困的定力。其中的甘苦,只有秋农自己最明白。
全书讲述自1915年至1945年的30年间,发生在常熟的19个历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都与国家与民族的脉搏一起跳动,都发生在“5·9”“9·18”“1·28”“7·7”等国家与民族负重前行至关重要的节点上,都因关联着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奋起“呐喊”。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以文化宣传为脉络,钩沉日本侵华的史实,收录常熟抗日救国的呐喊,宣示常熟人民威武不屈的决心,提振常熟人民同仇敌忾的气势。常熟的《新刍言日报》《琴报》《新生报》《常熟日日报》《常熟民报》《常熟市乡报》等媒体,深明大义广造舆论,一次次吹响抗日救国的号角。即使在日伪统治的高压下,常熟的文化人依然笔耕不辍,通过各种渠道在重庆、桂林等地发文,揭露日军在常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罪行。那声声呐喊,昭示常熟人民唇亡齿寒抗日有我的身影。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办《大众报》和《江南》期刊,发挥了文化抗日中流砥柱的作用。《大众报》的发行量高达5000份,《江南》的发行量也达到1000份。谁能想到,上述两份报刊的印刷是由水上印刷厂——多艘行走无定随时机动的木船完成的。而陆上的编辑人员东躲西藏,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直忙碌到黎明”。每一期都是声讨日寇罪行的怒吼,都是誓死抗日的呐喊。读着这些文字,还有什么理由对先辈们坚持的敌后抗战说三道四呢?
其次,紧扣抗日的主题,本书将呐喊的呼声上溯至1915年5月9日,这是颇有见地的。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国提出图谋吞并中国的“二十一条”,并以武力相威胁,5月7日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于9日前答复。9日晚身为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除第5号外全部接受。全国人民闻此强烈反对“二十一条”,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常熟各报当年及以后的每年5月9日都刊发文章,编写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新五更调》、歌谣,提醒常熟人民不忘国耻。一时间从学校到商店、城镇到乡村,反对卖国、抵制日货的呐喊响彻常熟大地。在这里,让我们记住一个在读常熟怀仁私立小学三年级名叫王英槐的学生。他激愤于国家的贫弱被列强欺凌,投稿于上海《时事新报》,抒发对国家安危的忧虑。那是一个常熟少年救亡的呐喊。常熟虽系一县之地,民风淳朴温良,但当面临山河破碎之时,紧随时代潮流,与全国人民一道抗日救亡,绝不落后更不缺席。王英槐那稚嫩却不失铿锵的呐喊就是最好的佐证。历史早已将卖国贼钉在耻辱柱上,任何为卖国贼辩护招魂都是对先人的亵渎。
再次,秉承了中国修史的优良传统。司马迁作《史记》,为帝王将相树碑,也为游侠、屠夫之辈立传。在反抗日寇犯我中华的众多呐喊者中,徐兆玮、毕公天等常熟知名的文人,以他们的作品和名望引领抗日救亡的“虞山大合唱”。很多热血青年在呐喊中崭露头角。一首《大刀进行曲》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词作者就是常熟人麦新。本书中化名者不算,真名实姓的呐喊者有杨宝珠、王荷珠、蒋锡金、曹白等数十人。正是有了他们和他们的呐喊,才汇成了汹涌澎湃的激流、振聋发聩的呐喊。
那些呐喊者早已作古,但他们的呐喊犹存。不让他们的呐喊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将他们的呐喊汇集起来,编成一部呐喊的长卷,使今人知道昔日的激流中原来有这么多的英名。青史永垂,高山仰止。
“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纪念前人,告知今人,留赠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秋农先生写作本书就是一次发自心底的呐喊。
向激流中呐喊的先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