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老师”|姜礼军:“我要留在最需要我的地方!”

  题记:

  师者擎灯,育梦成光。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年轻爽朗,或老骥伏枥,站立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用自己的选择向世人传递着持久绵长的温暖与力量。他们,是人民教师;他们,在平凡中铸就伟大。

  今年,贵阳市评选出的 26 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 四有好老师 ",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让我们通过文字,一起品读他们的教育故事,铭记他们的无私奉献、铭记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今天,要带大家认识的是贵阳市修文县乌栗小学语文教师姜礼军~

  一份职业,书写了一名教师与三尺讲台的故事;

  一线缘分,续写了一名学子与母校的故事;

  一颗教育初心,谱写了一名园丁深耕乡村教育与满园春树的故事。

  姜礼军是贵阳市修文县乌栗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32 年前他从这里起航,毕业后回来反哺母校。从教 26 年,他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用心育人动真情 以爱从教暖人生

  姜礼军常说:" 关心学生要发自内心,不能只挂在嘴上,要用心、用爱去打动学生。"

  农村的学生群体中留守儿童的占比较大,这部分孩子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在与他们多年的交流和相处中,姜礼军总结道:" 一个老师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爱与唤醒’。" 在他看来,一名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一旦他能唤醒孩子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希望、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将迸发出无法想象的动力,朝着健康成长的路上阔步前进,这种唤醒,需要老师有博大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和坚定的恒心。

  ▲课堂上的姜礼军

  姜礼军就是这样,带着这份耐心和恒心,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温暖着无数学子。曾经班上一个学生在课间不小心踩滑摔倒,头撞在墙上被划出一条又长又深的口子,鲜血直流。姜礼军看到情况严重,第一时间开车把孩子送到卫生院,在医生给孩子清洗伤口、消毒、缝针期间,他一直把孩子搂在怀里,一边不停地安慰孩子,一边讲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治疗结束后,医生调侃道:" 不知道还以为你是孩子的父亲呢!" 姜礼军微笑着说:" 师者也有父母心,关心孩子是我们的天职,就像你们医生关心病人一样!"

  芳林耕耘行不止 初心如磐育桃李

  从一个山村到另一个山村,照亮孩子们的未来梦想。2009 年,姜礼军带着一颗教育初心去到修文县平寨小学支教。那是一个坐落于偏远山村的小学,期间,家住修文县城的姜礼军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坐两个小时的车,赶到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时光,姜礼军眼里都是光。记得一个下雨天,他和同事乘坐的中巴车途经大垭口路段,路面全是黄泥地,车辆打滑,无法前行,大家只有下车步行。公路上全是黄泥,无法下脚,几个老师便从山林陡峭的小路攀着路边藤蔓,手挽手、肩并着肩穿过山间小路,走到学校已是一脚齐裤的黄泥和满头的大汗。如果在放学时碰上大雨天气,中巴车也会停运,他就和住校的老师们挤在一起,住在学校由教室隔出来的 " 宿舍 " 里。

  " 在平寨小学一年的支教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这些收获至今对我的影响都很大。" 姜礼军说,和同伴学习交流让自己的教学业务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相处中更加坚定了他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增强了他服务于乡村教育的责任感。" 也是从那时起,我认识到农村学校更需要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育人本领的教师,我希望我也是其中一个!" 姜礼军坚定地说道。

  薪火相传写芳华 坚守一线为传承

  虽然家住县城,为了缩短通勤时间,姜礼军平时就住在学校的宿舍。" 这么多年,有想过换一个学校工作吗?" 听到记者的提问,和姜礼军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抢答了这个问题:" 以前中心校的领导推荐姜礼军到县城小学去工作,他拒绝了。县城学校面对乡村学校多次遴选老师,他连名都没有报。"

  听到这里,姜礼军继续微笑着答道:" 哪里都需要好的老师,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好老师,我小时候就是在这所学校读书出去的,这里是我的家乡,乌栗小学是我的母校,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愿留下来,其他优秀老师又怎么会来到这里呢?"

  在姜礼军的记忆深处,还有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因为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她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长期的留守生活使她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对待学习也很懈怠。姜礼军就经常在课间找机会和她说话,还请她到办公室,从日常生活到兴趣爱好,与她慢慢聊天,女孩逐渐变得愿意与人沟通,也对姜礼军慢慢信任起来。后来,姜礼军在班上建立学习小组,他有意把这名女同学和班长分在一个小组,并让班长抽时间辅导她的拼音和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姜礼军经常指导她的书写和朗读,鼓励她要努力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这个女孩不仅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性格也变得格外开朗,这让姜礼军十分欣慰!

  同时,姜礼军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也明白自己是被孩子们需要的,这更加坚定了他深耕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

  辛劳作桨再蓄力 远航路上有提升

  教育事业的发展,仅靠对学生的关爱和自我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姜礼军认为,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这要求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

  在业务学习中,最让姜礼军头痛的是普通话的学习,对于大多数的农村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难题。他通过自学,攻克一道道难关,最后取得了普通话二级甲等的成绩。同时,他还每天坚持练字一小时,他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写一手好字非常重要,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现在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人们的书写冲击,语文老师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书写汉字的兴趣培养。"

  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一职的姜礼军,经常组织老师们进课堂实践,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小结等活动,加强老师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老师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熟练运用教材。从教以来,姜礼军结合教学实际,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多次获省、市级奖项。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姜礼军和乌栗小学的故事还在续写 ……

  编辑:陈亚

  审核:鲜晓荻

  签发:崔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