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传承录|萃英门下,三代心内科医生的执著与坚守
【编者按】
医生这一群体最重传承。有祖孙三代甚至四代共守“医”心,有师生三辈接力奉献,更有既是亲人又是师生的动人故事。杏林赓续不绝,守护民众健康。值此2023年教师节之际,澎湃新闻推出《杏林传承录》特别报道,以记录这一群体的辛劳与坚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萃英门82号,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一家三甲医院。
萃英门原是兰州城内一处颇有来历的古城门。萃英,取荟萃英才之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本部正是旧时萃英门的所在之处。时势变迁,萃英门虽早已不复存在,但“萃英”精神仍在传承、发扬,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医学英才荟萃之地。
这家医院始建于1928年,至今已有95年历史,不乏传承几代的师生关系。如今年60岁的心血管内科主任余静,是该院副院长张小卫的博士生导师。而今年48岁的张小卫则是刚入职该院心血管内科的年轻医生刘述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5年本科、3年硕士研究生、4年至5年博士研究生……培养一名成熟、优秀的医生通常需要十余年之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采访发现,每一个十余年里,都是老师倾尽全力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刻苦学习的过程。
医者求学、教学的过程周而复始,其中的辛苦自不待言。对甘肃百姓而言,有这些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的老师,有这些踏实、刻苦学习的医学生们,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医学生服务病人,要求严格才能少走弯路”
余静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简称“兰大二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高血压中心主任,也是兰州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16岁就考上了当时的兰州医学院(后并入兰州大学——编者注),毕业后到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工作(简称“心内科”)。今年是第39个教师节,余静当老师也正好有39年时间了。
参加工作后的余静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每过六七年时间,她的学历就会再上一个台阶。比如在心内科工作六年后的余静,读了硕士研究生。又过了七年时间,余静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2006年,43岁的余静博士毕业。她回忆,读博士一方面因为自己要求进步,另外从长远来看,读博士也十分必要。“虽然那时成为教授,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足以。但如果想成为博士生导师,就需要是博士学位。”
就这样,余静成为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的第一个博士生,也是科里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因为余静的影响和鼓励,科里读博士的医生逐渐增多。截至目前,兰大二院心内科有博士7人,在读博士6人。
因为读博士,余静一度苦学专业英语。得益于此,博士毕业后余静有机会到美国交流访学。出国后的余静留心和国外一流院校的专家们建立联系,然后再把兰大的学生送出去,到海外交流学习。
对于这些机会,余静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学生、同事,包括张小卫在内的3名博士,都先后因为余静的联系、推荐而出国访学、交流。
“因为医学科学讲究团队合作,好多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干下来,特别是一台手术就是一个团队一起工作。如果今天你下夜班了,你的病人得同事帮你操心。”余静解释,医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师带徒的关系,特别是进入临床以后,都会倾尽所能把自己所知道的教给学生,我们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成长。
在学生印象中,余静治学十分严谨,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曾经有一段时间,余静听到有人评价她是因为偏执、到了更年期才对学生要求严厉。
余静向澎湃新闻解释,她不是因为到了更年期才严厉,她是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很认真,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
“刚参加工作时老师很严厉,病历写不好,‘唰’就从窗户上扔出去了,然后我们再给捡回来。严厉完老师也忘了,我们也忘了,我们都是在严格的要求下成长起来的。”余静说,“虽然大的环境讲究和谐,讲究人和人都要留有余地,也有很多老师不肯严厉批评学生,但我认为对青年医生或者对学生的要求还是要严格,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给人看病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越要求严格,学生将来越少走弯路。”
余静介绍,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教学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也要带着青年医生学习怎么做一个临床大夫:比如如何利用逻辑思维分析,去采集病史、做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比如教病历书写、查体,这些做不好,她会让学生重新做;同时还会布置作业,看书里对这一部分知识是怎么讲的,第二天学生要背出来。
因为治学严谨、要求严格,截至目前,余静的硕士生、博士生撰写的论文,还没有发现过学术不端的情况,也没有撤销学位的情况。
目前,余静已经成功申请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有2项已成功结项。“每一个本子都是我和我团队的年轻医生一起完成。年轻医生写初稿,有时候我可能说得有点严厉或者着急,他们有的哭完了说‘老师,我再接着改’。”
在诸多医学英才的努力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以及高血压中心的诊疗技术,已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一份跑遍甘肃14个市州的心血管疾病普查数据
余静带过的博士生已有几十位,兰大二院的副院长张小卫也是其中一位。张小卫反复提及老师余静治学十分严谨、十分勤奋。
张小卫讲了老师余静要求十分严格的两件事情。
在张小卫刚参加工作还是一名年轻医生的时候,当时是心内科副主任的余静早晨8点上班进病房查房,张小卫则7时30分就要进病房,按要求提早准备,记录好每一位病人的体重数据。
那时的体重秤大概三四十斤重,张小卫抱着秤挨个病房走。有些动不了的病人,张小卫就抱着病人称体重。因为按照要求,病人体重需要及时监测,根据体重变化详细调整治疗方案。
现在已经当了副院长的张小卫回忆起这件事,依旧会感慨医生工作辛苦。也正因为老师要求十分严格,对病人的诊疗也才能更为准确、有效。
另外一件则是在张小卫读博士学位期间,余静布置给他的一项工作。
2012年,同时兼任甘肃省高血压质控中心主任的余静,牵头负责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原计划在甘肃省8个地区15岁及以上人群约15200人调查高血压病现患状况及分布特点。后来甘肃省相关部门为了更准确了解甘肃省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以获得数据对比了解甘肃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趋势,将这一项目调整为14个地州市共调查25554人。
为了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张小卫用时半年时间,开车带着两个学弟一起跑遍了甘肃省的14市州。“每一个市州调查2000余人,每个人的调查问卷都有19页,一个人要花费54分钟。”张小卫回忆,调查过程十分辛苦,但是收获也很大。
余静对张小卫的这次调查也印象深刻,她解释之所以选择张小卫做这个普查课题,是因为他沟通能力很强,“他肯定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把项目做好”。
这项课题最终成为张小卫博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张小卫带着学弟跑的这几个月里,老师和科室领导都看在眼里。博士毕业后,张小卫很快便获得了出国访学的机会。
同时在这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张小卫又发表了论文《甘肃地区顽固性高血压环境因素与MDR-1、β2-AR基因多态性研究》。最终凭借该篇论文,张小卫入选中国科学院2014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人选。
1996年出生的刘述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是兰大二院心内科的一名年轻医生。在刘述看来,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小卫已将余静老师严格要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很好地传承了下来。
“生活上张老师对你很好,但在工作上特别严格,说一不二,交代给你什么时候要完成的任务,如果拖拖拉拉他会很严厉地批评。”刘述告诉澎湃新闻。
有一次刘述实验想要偷懒,被张老师发现之后狠狠批评。此外,每次实验结果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及时向导师汇报,失败则要分析原因。
因为心内科注重国际交流和传播,专业英语的学习在科里抓得也非常紧。刘述说,张小卫要求大家要学习近三年国际上顶尖学术杂志的英文文章,同时记录学习心得,比如阅读了某一篇文献后有何收获,对于自己的科研有哪些助益等等。
刘述一直喜欢医学,高考时他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专业里选择了后者。在他的理解中,医生这份工作是和生命打交道,需要更多责任心。而大部分医生只要踏入这一行,都会想着怎样把病人治好。
张小卫也告诫学生,医生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高手,需要的是把每一位病人安全治好,让他们平安回家。而吃苦、勤奋、严谨,都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品质。张小卫说,他从硕士生导师那里学会了宽容,从博士生导师那里学会了严谨,他也要继续把这两项品质教给自己的学生。
刘述至今也还记得,上了大学之后,内科学的第一节绪论课上,传说中很厉害的余静老师全程英文教学,他十分崇拜。刚上大一的刘述还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和余静老师在一起工作。
不论是余静还是张小卫,对刘述而言,这些医学前辈、老师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学习他们做医生、做老师的样子。而刘述对未来也有规划,他会继续读博士,也希望在心力衰竭的具体机制及潜在治疗药物方面继续研究,做出这一领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