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不能“肌无力”
“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运用的比喻。“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患了“肌无力”,人就会全身无力、疲劳虚弱。习近平总书记用“肌无力”这一比喻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回答了我们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又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让世界知道、了解、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主体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宝贵资源,以西方社会科学积极成果为有益滋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决不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而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一知半解就哇啦发表意见;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要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供稿,执笔:马纯红】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