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强本领 实干担当谱新篇

  土左旗大小事// 尽在“融媒土左”

  凝心铸魂强本领 实干担当谱新篇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主题教育综述

  这是一次正当其时、严肃深刻的思想洗礼

  ——全区161家参学单位,1.49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聚焦主题主线,把“学思想”贯穿始终,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掀起了“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的高潮热潮。

  这是一场自我革命、赢得民心的生动实践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调查、真研究,实打实推动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

  这是一张解放思想、担当作为的实干答卷

  ——广大党员、干部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全区经济运行态势稳中有进,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从2023年4月起,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在中央第一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全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第一批参学单位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盯5项具体目标,紧扣5项重点措施,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求实效、出成果。

  6月5日,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切嘱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办好两件大事,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高举思想旗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带着感情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聚焦主题主线,把以学铸魂贯穿始终——

  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自治区党委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用心用情用力抓好组织实施。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先后举办4期读书班,开展1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和3次主题党日活动,集体参观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廉政教育主题展,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第一批参学单位举办读书班988期,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2118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端正学风、沉心静气、潜心体悟,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坚持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做好深化内化转化——

  理论学习的效果直接决定着主题教育的成效。如何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党员干部做到善思善用?

  孙绍骋同志围绕落实“五大任务”讲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在原原本本学习中央8种规定书目的基础上,编印《习近平关于内蒙古工作论述摘编》、《五大任务干部读本》,在理论学习中增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弘扬“三北精神”等专题,开展“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学习研讨,凝聚起“闯新路、进中游”的干事热情和强大合力。

  在学习领悟中深化理解,在研讨交流中内化检视,在实干担当中转化运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系统本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切之深、嘱托之重、期望之高,切实把思想武器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注重延伸拓展,以党内教育带动全社会学习——

  组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宣讲团和“理论学习轻骑兵”小分队进社区、走嘎查、到机关,开展宣讲5358场次。“石榴籽”宣讲团把理论宣讲搬到“田间地头”,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乌兰牧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传到草原最深处。

  选取328个基层党组织试点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用好一本辅导书、一本发展账、一张惠民卡、一套学生思政讲义、一张现代化发展蓝图、一批红色文艺精品等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让草原儿女心向党的红色基因浸润到各族干部群众血脉中。

  聚焦两件大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在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内蒙古而言,两件大事是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统领性要求,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新路的关键性抓手,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自治区党委把推动党员干部办好两件大事作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深入开展“破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抓改革、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有力举措。

  聚焦两件大事靶向选题、锐意破题——

  孙绍骋同志从一开始就提出“形式要简化、选题要精准、姿态要放低、研究要用心、成果要到位”的具体要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从头至尾考察黄河内蒙古段大保护大治理情况、从“城”到“乡”调研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问题、从西到东调研强边固防和边境地区发展、一东一西调研沙地治理情况,摸清具体问题、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自治区党委紧扣党中央12个方面调研内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省级领导带头确定38个调研课题,开展领题调研372次。第一批参学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确定调研课题1346个,开展调研4443次,发现问题3458个,研究提出解决措施4203条。

  调查研究既要摸清社情民意,更要解决实际问题。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谁发现的问题谁解决、谁搞的调研谁推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3次调研成果交流,形成38篇调研报告。从一开始就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研、对着问题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成果转化清单,确保调查研究不走空、能转化、有实效。

  在自治区党委的示范带动下,第一批参学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四优四解”工作法,深入基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1052个制约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调研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围绕“五大任务”破难题、促发展——

  政贵有恒。落实“五大任务”,绝非一日之功、一时之事。自治区分别出台五大任务《促进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两件大事固定下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7.3%,规上工业企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全区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

  制定出台“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及时调整优化经济和人口布局、以水价改革倒逼大水漫灌等问题、探索林草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用治沙创造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企业和农牧民参与进来……牢记“国之大者”,久久为功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构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加快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着力解决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全国最大的煤电基地、全球最大的煤化工基地、世界绿色硅都、氢能储能装备制造实现从无到有、新增新能源并网规模居全国首位……一批能源产业“强点”正在形成,新旧能源的总量优势和组合优势持续放大。

  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肉羊、肉牛、马铃薯、葵花籽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越来越多的“蒙”字标品牌成为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跨境合作区、落地加工区、腹地产业集中区建设集中推进,全球蒙商大会、世界新能源材料大会、蒙商丝路行……对外经贸合作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家,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的开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着眼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争优先、当模范——

  内蒙古是我们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自治区相继出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和《促进条例》,提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7个方面“作模范”的工作要求,在讲政治、顾大局、担使命上展现模范的样子,把模范自治区体现和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体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突出有形、有感、有效,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开展“千里送文化 艺术进边防”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实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编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内蒙古卷》,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活动……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社会条件,积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

  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是2400多万草原儿女共同的事业,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守望相助,必将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解民忧——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自治区梳理形成43项民生项目清单,将群众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列入全年10项重点民生工程,把要“干的事”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盼的事”,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深入实施就业扩容提质“五项行动”,征集就业岗位4.4万个;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公办园入园”和“义务教育入学”实现一网通办;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医德医风”问题专项整治,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巩固拓展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功能,健全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区累计建成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685个;深入开展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解决房地产遗留项目2971个、房屋140余万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有得住”更要“住得好”的美好生活需要。

  换位思考找差距,将心比心赢民心。各级领导干部以服务对象的身份“走流程”,全面梳理政务服务堵点卡点,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上优机制、促提升;制定线下“全区通办”事项清单,实现同一事项在全区各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组织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变“等群众上访”为“替群众代办”,已代办信访事项17002件、推动办结15530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

  衡量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自治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京蒙协作大平台,健全“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六个倍增计划”,全力抓好乡村振兴。上半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元、同比增长5.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3元、同比增长7.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基础更加夯实。

  抓实以学正风,把内蒙古干部队伍的正面形象立起来

  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

  改错就是改革,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节约就是增长、就是发展——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出,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推动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必须加紧改变、重塑再造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主题教育中,内蒙古既把作风问题作为整改整治的重要内容,又以整改整治成果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衡量检视整改的成效,关键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是否到位——

  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真查细找、真改实改,确保问题大起底、作风大整肃、工作大提升……制定出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15条具体措施、开展“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等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表扬和肯定。

  发现问题要下真功夫。系统梳理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问题、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问题,自治区层面查摆出5个方面34个具体问题,确定10个专项整治问题;第一批参学单位检视出6个方面1686个问题,确定74个专项整治问题,上下联动抓好整改。

  解决问题要有真本事。坚持分类施策、靶向治疗,能立行立改的马上改、改到位、改彻底,第一批参学单位完成问题整改1676个、整改率99.4%;一时不能整改的,逐一明确阶段整改目标,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对整改流于形式、群众不满意的督促“回炉”、“补课”,确保问题整改按期高质量完成。

  作风问题一直是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如何解决干部作风“慢”、“粗”、“虚”的问题?自治区持续在“规范、精减、提速”上下重拳、出狠招,把“三多三少三慢”问题纳入专项整治,持续深化“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开展“提标、提速、提效”专项行动……现在,平均每个事项减环节1个、减材料1.5件、减时限13天。

  把闲置资源盘活、“沉睡”资金唤醒,深化待批项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五个大起底”行动,9326个待批项目应批尽批,处置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36.1万亩,缴回沉淀资金64.6亿元,盘活“半拉子”工程项目360个,盘活开发区长期停建项目99个、处置长期停产和僵尸企业186户……这既是树立资源节约集约意识的具体行动,更是“新官理旧账”的责任担当。

  建章立制是问题整改的治本之策——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充分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

  探索建立以党内监督为统领促进十大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完善监督体系的十条意见,搭建监督贯通协调信息平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

  研究制定《关于促进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5个不同领域分别制定考核方案,形成“1+5”的考核工作体系,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更加凸显。

  出台加强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进一步做好“半拉子”工程大起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根治群众反映强烈、本地表现突出、长期易发多发的问题。

  ……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进制度建设是有力抓手;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是重要方法。各级各部门把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重大调研成果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工作,防止问题反弹,第一批参学单位建章立制2384项。

  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担当,推动干部为事业担当——

  一段时期以来,干部队伍中存在心态“佛系”无所谓、状态“躺平”混日子、工作“摆烂”不上心等现象,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犒赏“快马”、鞭打“慢牛”是不二良方。

  评选“担当作为好干部”并及时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落细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2条措施、容错纠错8条意见、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打出一套正向激励、关心关爱、容错纠错、正风监督的“组合拳”,推动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制定出台关心关爱苏木乡镇干部的若干措施,职级晋升向基层倾斜,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基层公务员月人均增资870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人均增资920元……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更强了、“劲头”更足了、精气神更加提振了,想去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

  ……

  牢记嘱托闯新路,实干拼搏进中游。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闯新路、进中游的强大动力,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来源:北疆先锋

  编辑:李坤育|初审:杨 鑫

  复审:阳 光|终审:李 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