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教育界最经典的22个教育理念,直指最核心的教育问题!

1.苏格拉底

知识每个人都有,好的教育是唤醒,是把藏在洞中的知识之兔,引诱出来。

好的教育者是助产士,是知识的接生婆。

2.柏拉图

教育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成年后的教育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磨炼。最高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3.亚里士多德

孩子是成人世界的模仿,5岁前不要教孩子任何功课,应主要教游戏和听故事。

人对最初接触的事物往往留下深刻的印象,父母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4.维夫斯

教育和生活是一体的,在人的一生中,对于智慧的追求无有终结。知识和德行是教育的目的,一切学问都是为了公众的幸福。热爱上帝是生活的最高目的,所以教育的目的和宗教的目的是一致的。

5.蒙田

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培养儿童完美的判断能力。

6.夸美纽斯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使之总是忙于有益的事情避免无事生非或虚度时光,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环。

7.卢梭

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好的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8.爱尔维修

教育万能,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变成什么样的人。人的天赋智慧平等,理性和知识来自后天的教育。

9.福禄培尔

上帝精神是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学会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

人性本善,教育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的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动态跃升过程。

10.第斯多惠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培养世界公民。

教育应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短视的爱国主义。

11.蒙台梭利

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12.罗素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品格的发展,而“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是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

13.杜威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14.加德纳

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在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素养、自知、交往等方面的智力能力。

15.马里坦

真正的教育是从建立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的“悟性”和“直觉”开始的。

16.尼尔

现代教育什么都错了。儿童生来就是明智的和现实主义的。

儿童可以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自己管理自己。应使学校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学校。上课是自愿的,儿童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

17.柯尔伯格

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采用直接说教和灌输的方法,只能采用引起道德冲突和不平衡的方法。

道德教育思想来自于教育实践和实验,并在实践、实验中不断检验和发展。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公正的集体氛围,给受教育者提供各种角色承担机会,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他么的道德责任。

18.苏霍姆林斯基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19.路德

20.纽曼

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冲突的,大学的职能是教学。在大学中,不能开展狭隘的专业训练,应该实行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行和理性。大学的教学中应提供普遍性和完整性的知识,其中道德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教育不是功利主义,知识本身即为目的。一个理想的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学习知识训练智力。

21.萨德勒

研究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只涉及它的学校。

不能把“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混淆起来,因为这两者不是同一回事。学校制度本身并不就是国家教育。相反,一个国家不依赖任何学校制度也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方式来训练和教育年轻的一代。

22.海德格尔

人被抛入一个“虚无”世界,面对恐惧、烦恼、绝望,孤立无援,充满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忧虑”,要么回避忧虑,跟其他人一样度过一生,过着标准化的、非人格化的、不“真实”的生活;要么接受忧虑的提醒,视人为完全自由的,并正视忧虑,开始“真正”地生活,不循规蹈矩,选择自我目的和自我标准,追求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