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千家联万户,兜牢民生保障底线!青岛民政系统真正让政策红利惠及市民

  访千家联万户,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青岛民政系统通过下沉一线面对面交流优化完善政策措施,真正让政策红利惠及市民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伴随一声短信提示音,家住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的章雨辰(化名)收到了第一个月的低保救助金,对于全家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29岁的章雨辰身患二级糖尿病,二级肢体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全靠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妹妹刚刚考上职专,全家仅靠父亲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另外还要负担章雨辰的大额医疗费用,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当地民政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该情况后,先行协调落实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申请低保政策,有效缓解了章雨辰家庭当前的困难,也解决了他长期治疗的问题。

  自今年7月份以来,青岛全市民政系统广泛开展了“访千家、联万户,察民情、知民忧,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民政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下沉一线,与民政服务对象、机构、企业点对点结对、面对面交流,用脚步丈量民心、用真心听取民意,积极宣讲民政政策,优化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为提高兜底保障政策可及性,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残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完善准入条件、优化办理流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质增效,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在前期入户走访摸排的基础上,市民政局梳理推出了“慈善救急难”“空巢独居老人探访陪伴”“敬老惠老助浴”“农村养老送餐”“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困境儿童圆梦成长关爱”等六个公益慈善项目,结合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组织爱心企业、组织现场进行认捐,共筹集善款650万元,用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活动中,全市民政系统结合落实民政部“为民解忧办实事”项目、省民政厅“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普遍开展了政策宣讲、救助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

  市民政局开展了“爱心敲门”——微心愿点亮计划,动员引导社会组织以全市低保、特困中的空巢独居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上门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服务对象实际需求,收集整理服务对象微心愿,链接慈善组织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心愿,结合社会组织自身专长,为服务对象开展疏通下水道、理发、洗浴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提高了服务对象生活幸福感。

  在市南区台西纬四路市场旁,工作人员向居民和商户发放政策明白纸,宣讲惠民政策。据八大峡街道西藏路社区党委书记牛海洋介绍,为提升居民政策知晓度,市南区民政局开展了暖心宣传行动,联合社区开设政策宣传大集,以社区为平台,加强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让群众早知道、早受益。崂山区开展了“红哨子”困难群众多维救助服务,依托街道社工站,联合救助服务组织,梳理困难群众服务需求,组织救助服务组织开展活动、链接爱心资源,提供相应救助服务。即墨区启动“光明行动·亮居工程”项目,对77户低保家庭电力线路实施改造,点亮社会救助之光,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

  据市民政局局长车景华介绍,全市民政系统将根据活动中基层反映的问题建议,明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方向,健全完善制度,优化工作措施,推进政策落地,为民政服务对象、企业机构办实事、解难题,真正让政策红利惠及民众,不断兜牢民生保障底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责任编辑:岳文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