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模式

  作为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需求,落实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策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充分重视并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构建德育协同育人模式,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高校必须以新媒体时代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积极推动德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优化课程体系设置,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从而为高校德育教育指引发展的目标,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升高校教育成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根基。一、高校德育内涵分析高校德育严格上来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教育指的就是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与智育、美育、体育、劳育并称为五育。该种教育模式,需要高校明确德育与其他教育的界限,跳出统一的教育框架,采用不同的培养路径。而广义上的德育,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诸多教育形式融为一体。高校在新媒体时代坚持广义的德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推进自身教育改革、提高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德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德智体美劳相结合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重视德育内容、形式的创新,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一方面,时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记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德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核心环节,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与目标。另一方面,重视德育的价值,将其作为人才培养评价的关键要素,围绕德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需求,而高校德育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的诞生及应用,有效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其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速度的快捷性,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媒体,拥有着大量的受众群体,以及强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并逐渐催生出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对社会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学习生活方式等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一,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必要措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传统的德育模式有着较大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德育工作的发展,发挥高校德育的育人价值,必须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第二,是整合德育资源的必然选择。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文化元素和信息冲击,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这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讲座和展览等,以激发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第三,是打造全新德育工作平台的必然要求。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信息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传播途径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而且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动漫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保证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第四,是推动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与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鲜明,自我意识较强,自身对全面发展较为重视,对德育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自我学习提升的意识较为强烈。同时,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高效率的学习平台,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在海量的德育资源中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内容,在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一)打造完善的德育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德育资源新媒体时代,打造完善的德育协同育人平台,是高校构建德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扩大德育主体,有效整合各方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功能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高校德育的长效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育人价值。可以说,通过育人平台的建立,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平台整合校内德育资源,推动课内课外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开展德育的基础环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道德水平的提高、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养,提高其教学能力与水平,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另外,教书育人作为高校最基础的职责,在日常管理中,更需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价值。因此,高校要积极为思政教师与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搭建便捷的沟通渠道,将教育与日常管理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方在德育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强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德育新格局。其次,通过育人平台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高校应积极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广泛邀请社会人士参与德育工作,整合校内校外德育资源。高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实践岗位,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大学生思想认知。也可以与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历史馆、纪念馆等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在博物馆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展览、文物和图片,了解革命的历史背景、革命先辈的事迹和英勇事迹;在文化馆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和互动体验,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丰富性。通过参观历史馆和纪念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红色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态度,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最后,通过载体整合网络德育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媒介,高校应加强对网络的重视,整合网络德育资源。互联网技术为高校德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基础与支撑,拓展了德育的发展空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及形式。高校可以打造以德育为主题的网站,通过视频、动画、图片、VR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各种APP等新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德育内容,通过这些平台,高校可以及时发布德育相关信息,包括道德观念、价值观等,引导学生正确获取和理解文化信息。并将网络德育资源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高校能够更好地推动德育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德育协同育人保障机制高校德育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除了要打造德育协同育人平台之外,还应当转变传统的德育理念,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从而有效地突破传统德育课堂教学的限制,打造开放性的德育课堂。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方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增强问题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更要保证问题的针对性与延展性,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达,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精神。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传统音乐演奏等,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促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第二,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营造立体式、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教学情境的创造,有目的性地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与质量,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以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从而提高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环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另外,高校在构建德育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影响德育协同育人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高校德育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首先,高校应完善组织保障。高校要设置专门的德育协同育人机构或部门,并明确其权利与职责,一方面为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提供目标与方向,引导与规范德育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有效推动德育协同育人责任制的落实,保证高校各级领导重视德育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加强高校各部门联动,保证德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良好运行。其次,高校应不断完善队伍保障。高水平的德育队伍是德育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应有作用的支撑,因此,高校一要提高德育队伍的准入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队伍建设,既要重视德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还需要对教师的政治立场、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进行考察。二要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并对德育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为教师提供自我学习与提升的专业方案。三要完善物质保障。物质保障既包括经费保障,也包括场地保障与平台保障,三者是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经费保障可以为德育活动、德育建设以及日常管理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则可以为德育协同育人提供学习活动等场地,如多媒体教室、阅读室、心理咨询室等;平台保障则主要是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广播室、室外宣传栏以及各种APP等,为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提供多样性的宣传推广途径。综上所述,高校德育协同育人模式是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转变传统德育理念与模式,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引,打造完善的德育协同育人平台,整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各种德育资源,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构建德育协同育人新格局。作者:陈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L21BSZ065)的阶段性成果。来源:光明网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