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大家干,“咸评政法”一站式化解基层矛盾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视频剪辑 陈倩

  通讯员 李蔚红 周光洁

  00:07长夏贩,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历史上,这里曾是万里茶道的一部分,而今天,这里则是全国乡村旅游胜地,明清时期留下的古村落里,到处是来来往往的游客。古朴的文化陈列馆,现在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作为“屋场会”的举办地。来开会的,除了村里的老百姓,还有来自咸宁市、通山县的政法干部和干警,村里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都会在会上接受调解。近三年来,长夏贩所在的石门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近60%,化解土地林权、宅基地、婚烟家庭等纠纷81起,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屋场会”的形式,是咸宁市“咸评政法”活动的一个缩影。10月18日,“荆楚政法基层行”调研团来到咸宁,对“咸评政法”进行调研。

  调研现场

  搭建“五个一”平台,一站式调解群众矛盾

  夏某是石门村的一位残疾村民,养了158箱蜂,在采蜜时和邻县村民发生争抢蜜源的纠纷。通过村里的“3+X”工作室,矛盾很快得到调解。

  “3+X”工作室,以支部书记、联点法官、联点律师3人为常驻力量,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派驻力量,村“两委”成员、驻村辅警、驻村干部等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按照受理、调查、调解、结案、评估五个流程,全天候接待群众来访,一站式调解群众矛盾。而这正是石门村在“咸评政法”活动中的新尝试。

  今年,石门村以“咸评政法”为重要抓手,以屋场连心会、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全员覆盖开展“咸评政法”宣传工作,充分发动群众主动评议、监督政法单位、政法干警,引导群众、依靠群众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县委政法委在石门村开展“咸评政法”宣传活动中,群众反映村级综治中心专业技术力量不够、信息化水平不够、宣传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县委政法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以创建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省级试点为目标,以“123456”微治理工程构筑干群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成果共享新模式,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具体工作中,石门村注意用好“两支队伍”,协同群众办事。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以村支书、治调主任、辅警、村组网格员作为村级平安建设专业力量,组建由支书、治调主任、辅警、党员、下沉政法干警、驻村干部等为主的专业调解力量。另一方面,构建齐抓共管的群防群治体系,积极发动老乡贤、老教师、老支书、老党员等“五老”和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发挥他们“威信高、地缘熟、语言精”等优势,形成专群力量合一。

  评议靠老百姓,基层治理更要靠老百姓。石门村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村内事务,人人都能一键上报问题,村民使用小程序“随手拍”及时反映人居环境、交通安全等隐患。以“一支书、一法官、一律师”为常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3+X”工作室,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下沉一线,就近就地调解好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通过增强与群众的日常交流互动,发动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重点人员管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逐步形成“村民点单、网格员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

  法官走南闯北,帮企业追回数千万元欠款

  “能追回这些欠款,对我们很重要,4000多万元,差不多是我们全年的利润。”10月18日,在通山县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谈起通山县法院对企业的支持,语气里满是感激。

  调研团成员在调研

  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通山县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农业机械化龙头企业、通山县十大纳税企业,集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品牌影响力处于行业领先位置。2022年,通山法院院长邱剑军在入企宣传“咸评政法”和开展平安咸宁全域提升活动走访时,了解到星光玉龙公司数千万元货款迟迟未能收回,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法院迅速成立专班快速响应、灵活执法,帮助企业收回4000多万元欠款。

  星光玉龙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的产品行销全国,欠款案件的被执行人也遍布全国。为了帮企业讨回欠款,法官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区市。在通过网络查控了651万元资产后,执行专班又驱车3200多公里,五天四夜前往合肥、蚌埠、太原、忻州、临汾等地,到被执行人公司进行调查取证、释法说理。其中一起2400多万元的案件,被执行人经营困难,当场与星光玉龙公司通过电话达成执行和解,支付50万现金,另行提供2000余万元的房产作担保,分期分批偿还。另一起标的额400万元的案件,也与星光玉龙公司通过电话达成执行和解,并现场支付160万元。经执行人员不懈努力,一周内便为玉龙机械追回2000余万元货款。2022年以来,通山县法院共帮助星光玉龙公司查控、执行到位金额4300万余元。

  企业负责人说,目前法官们还在积极想办法,帮助企业讨回剩余的欠款,他们的不懈努力,也让企业更有信心,一定能渡过暂时的困难。

  法庭“一条龙”升级,居民调解更方便

  “只跑了两次就解决了,方便得很。”10月18日,赤壁市赵李桥镇石人泉村农户游婆婆说,没想到现在调解矛盾这么方便。

  今年3月,石人泉村进行改电施工,结果电工把游婆婆家中电闸关后,施工完毕忘记送电,导致其家中放在冰箱、冰柜里的130斤肉类及腊货食物全部损坏,造成经济损失8500余元。游婆婆要求镇供电站赔偿损失无果。她在村委会看到“咸评政法”宣传帖,知晓可在小程序反映此事后,前往赵李桥镇综治中心请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帮其操作反映,中心当即联合派出所、村委会、供电站与信访人当面协调此事。经协调,供电站赔付经济损失5000元,游婆婆很满意处理结果。

  赵李桥镇综治中心原先只有法庭一家单位,开展“咸评政法”活动以来,赵李桥镇将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统一整合,“一条龙”式办公。以前居民要反映问题,接受调解,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来来回回要跑好几趟,而现在,到了综治中心,各部门调解工作可以同步进行,群众解决问题只跑一地、只进一门,一条龙解决问题,做到事件化解,当事人心结也解开了。

  赵李桥是著名的万里茶道源头,旅游给居民带来收入的同时,车辆停放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附近的社区居民。通过开展“咸评政法”活动,在广泛征求赵李桥社区居民意见后,由镇城建站组织施工队在林业站门前广场修建了占地1500平方米、可提供近50个临时停车位的停车场。在商铺集中的主街道,划设停车位86个,摩托车、三轮车停车区2处。赵李桥镇还安排交警上路宣传、劝导居民按规范车位停车。同时,为了方便商业街进出货车辆短暂停靠,交警大队为商铺街人性化地设置车辆10分钟临时停靠时间。通过这些措施,现在赵李桥居民的停车难问题有了很大的缓解。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