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在開放合作中提升創新能力 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黃盛)今年以來,“奮斗者”號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順利出塢,智能四足機器人Cyberdog2提供仿生感知……在我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加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背景下,眾多科技型企業全方位加強國際技術創新合作,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

  多位業界專家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在對外開放合作中,我國一些硬核科技企業,通過夯實技術實力,帶動產業升級轉型和經濟發展量質齊生,打造各種創新要素發揮集聚效應的廣闊平台,並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合作,為提高我國外貿韌性發揮了良好的作用,積蓄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推進國際科技合作

  構建更加開放生態圈

  “科技創新是人類共同應對風險挑戰、促進和平和發展的重要力量。”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持續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加入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國空間站、西藏羊八井宇宙線國際觀測站等已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大平台﹔華為、小米、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市場化科技企業以技術創新為引導,通過產科研全面一體化走向全球,向供應鏈、價值鏈的中高端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向人民網財經表示,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生產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上,已從過去十年前的中低端邁向了全球中高端,從過去的跟跑變成了現在的並跑,進入了全球高新制造業的前端,這其中我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經濟的劃時代變化中,表現出勇於開拓、積極創新的品質,成為全球科技企業發展最快、令全球同行矚目的一條靚麗的風景線。

  “中國科技公司在積極開拓國外市場走出去的同時,一面表現出自立自強,另一方面也表現出開放合作。”魏建國說:“要鼓勵這些科技企業在自立自強的同時,在開放合作上有所作為,把全球的優質資源生產要素做好最佳的配置,使中國制造有著更大的國際競爭優勢,真正向全球供應鏈價值鏈中高端發展攀升。”

  在推進國際技術合作同時,科技企業也獲得新的提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向人民網財經表示,我國科技型企業在過去十年從研發能力、產品技術含量和產品品質等方面實現了提升,數字化、綠色化也成為我國科技型企業的基本面。比如,在數字化方面,華為、小米注重提升研發能力、鍛造供應鏈韌性,不斷在全球市場中進行布局和競爭﹔小米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生產商,產品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銷售。在綠色化方面,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等代表,在產品出貨量和技術力量積累上,也備受全球市場關注。

   在張文魁看來,我國科技型企業取得的發展,一方面緣於這些企業立足本土、強化自主創新,另一方面也在於這些企業注重嵌入全球網絡加強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甚至已初步形成了開放性的生態圈。這些企業多數已在境外投資,既促進了受資國的經濟增長、提升了當地產業化水平,也進一步深化了經濟全球化格局。

  經濟全球化,伴隨著“一帶一路”的共享共建也不斷深化。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向人民網財經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改變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方向和方式,並提供了巨大的國際經濟和技術合作的窗口。共享共建“一帶一路”讓中國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到相關國家和地區參與市場競爭和項目投資,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當地的需求。尤其是小米、華為等科技型民營企業,也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市場上贏得更多准入機會。

  增強高質量科技供給

  加速高效率成果轉化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既需要我國全面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也需要圍繞高風險、高價值科學問題研究,瞄准戰略前沿領域加大布局和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抓住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遇。特別是科技型企業,既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也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增強高質量科技供給。

  在增強高質量科技供給、推進高效率成果轉化、擴大高水平創新合作方面,魏建國表示,中國高科技產業在爭創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要勇挑鏈主企業責任,充分發揮帶動價值,牽頭帶動產業鏈全鏈水平提升,注重把握不同產業鏈特征,實現整個供應鏈系統順暢、安全。同時,要著力強鏈補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真正帶動國產供應鏈企業走向全球。比如,華為、小米、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硬核科技企業,在全球科技創新中起到領先領跑的作用。其中,通信設備商華為完成了一系列關鍵突破,解決“卡脖子”問題﹔智能手機企業小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智能物聯網平台,並且帶動了本土產業鏈供應鏈出海﹔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對全球汽車供應鏈有著深刻的影響﹔比亞迪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大動力電池制造商。

  此外,魏建國認為,還要加大互利合作,做大做好蛋糕,推動互聯互通,匯聚發展互利﹔要堅持高水平的開放合作,隻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才能讓中國科技企業在走出去的道路越走越寬。

  “中國本土企業不能放棄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而需要在國際上直面競爭和挑戰,這樣才有動力攀爬技術的階梯,走到技術的制高點。”張軍表示,科技企業需要讓自身技術在更多的市場上得到運用,讓技術能夠造福各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技術研發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佔領制高點,但這是一個需要形成良性循環的過程,需要有更大的市場支持,從而讓技術開發帶來更好的回報。

  加速高效率成果轉化,還需要我國科技企業把自主創新和開門創新融合起來。張文魁表示,要堅持構建全球創新生態,在全球創新生態中進一步加強提高創新能力,多出創新產品﹔要進一步提高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程度,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究與企業的產業化創新也要融合起來,研究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問題也需要下大力氣去解決。